公元196年年中,曹操集团内部就一个问题发生了争执。
这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迎接流离失所的汉献帝刘协,后来在曹操当时的谋主荀彧的劝谏下,曹操最终下定决心去迎接刘协,由此曹操开始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曹操的这项举动,也是他日后奠定霸业的重要基石之一。
不过这套把戏并非是荀彧的首创,当时的有些人也早已经看到了汉献帝的利用价值,比如袁绍那边的沮授。
袁绍在刚拿下冀州的时候,曾问计于冀州原当家人韩馥的谋士沮授,沮授当时也给袁绍来了个冀州版的“隆中对”,在这个版本的“隆中对”中,沮授曾向袁绍提过接大汉天子的事,当时袁绍不光没反对,还直接就给沮授升职加薪了。
但是因为当时的袁绍还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执行这个计划,等到公元195年的时候,袁绍的大业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而此时的汉献帝正满世界求抱抱,于是荀彧再次明确的提出,咱们该去接汉献帝了。
因为沮授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沮授在劝说袁绍时,始终是站在袁绍的角度,所以袁绍很开心的就要答应了,但是,袁绍最终却没能走出那最后一步。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当年袁绍答应了沮授的建议之后,有人紧接着就提出了但对的意见,然后袁绍就反悔了,后来沮授再劝,袁绍也没有同意。
那当年是谁面子这么大,能让袁绍连“监护诸军”的沮授的话都不听了呢?
答案是袁绍的河南老乡加谋士郭图,以及河南老乡加曾经的战友淳于琼。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沮授是冀州本地人,早在韩馥来冀州当领导时,他就在冀州小有名气了,韩馥当了冀州牧以后,他这个外地人为了拉拢本地势力,以及沮授确实有才,韩馥才把沮授招到了麾下。
在韩馥麾下时,他曾向韩馥提出过制约袁绍的建议,但是韩馥没有全听,结果冀州就成了袁绍的囊中之物,袁绍这个外人得了冀州之后,也需要拉拢冀州的本地势力,所以也招了一批冀州派的代言人,他们就包括沮授、田丰等人。
而袁绍的河南老乡郭图等人,则是在袁绍在冀州站稳脚跟之后,才算是正式加盟袁绍的。
也就是说,在沮授最后一次向袁绍提出迎接天子的建议时,袁绍身边至少已经聚拢两股势力,他们分别是冀州本地势力集团,以及袁绍的老乡——颍川势力集团。
这两股势力,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就是各自籍贯的沮授、郭图等人,但实际上沮授和郭图不过是这两方势力的发言人,他们的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的。
那么这两个势力集团为什么要安排人到袁绍身边呢,自然不是为了无私的奉献,人家肯定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我安排谋士和武将给你用,你回头是要给我正向回馈的。
袁绍知道这一点吗,他作为四世三公之家出来的人,自然知道权力游戏的暗规则,此外所有人也都知道,这种权力和利益的交易不是随心所欲的,是要有评判标准的,而最起码的标准,就是多劳多得。
冀州本土派,和颍川外来派,为了日后能拿到更多的酬劳,自然就愿意多做事,当然这种行动不会是平行线,必然有交集,而这种权力和利益的交集不可能好说好散,你死我活才是常态,因此你仔细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这两方势力总会出现矛盾。
袁绍早期入驻冀州的时候,对于冀州本土派非常倚重,因此才会给了沮授“监护诸军”的绝对权力,但是随着袁绍老乡们的加入,袁绍就开始从冀州派手里回收权力了,而且袁绍作为领导,他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属下一家独大,两方的互相制衡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袁绍当年之所以会败给曹操,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内耗,而这种内耗时至今日,还广泛的存在。
那么这种内耗有没有办法消除呢?
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对于大一点的企业,因为企业在小的时候,老板能兼顾所有,但是随着企业做大,他必须要放权给别人,而随着企业越大,他放出去的权力就越大,为了防止尾大不掉,他只能采用各种手段,让手下相互制衡,而这种制衡就必然会产生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