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起”的中国人!丧葬费成老百姓一大负担,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易珩文化苑 2023-03-23 11:33:06

清明时节,祭扫先人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中国,丧葬费用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一大负担,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墓地贷”这样的奇葩现象。

而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万亿级的殡葬市场,暴利惊人。那么,这个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谁在掌控着它呢?

很多人觉得死亡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不愿意提前考虑自己或家人的丧葬事宜。但是,现在丧葬费用的飞涨让人不得不早做打算,否则可能就“死不起”了。

根据英国SunLife的调查报告,中国平均丧葬费用约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工资为8.2万元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家庭要花费近3.7万元才能给逝者办一个体面的葬礼。

那么,这样高昂的丧葬费用究竟源于什么呢?是否与我们深厚的孝道文化有关?与我们独特的殡葬习俗有关呢?

其实,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人们认为,“孝莫重乎丧”,给父母办一个厚葬是对他们最后一次尽孝之道。

同时,丧葬也是展示家庭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机会,人们往往会攀比、炫耀、讲究面子。此外,社会上也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压力和期待,如果不办一个体面的葬礼,就会被认为不孝顺、不尊重、不合礼仪。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观念和做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殡葬方式已经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负担等诸多弊端。

而且,在科学技术和文明进步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死后形式上的虚荣和附加。

除了办葬礼的花销多,丧葬费成为经济负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墓地价格太贵了。根据新闻报道,在中国,墓地价格涨得比房价还快。

以两家殡葬业上市公司福寿园和福成股份为例,2020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约10.77万元,2018年福成股份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为9.49万元。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7.1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3万元计算,一套房子的价格约为111.3万元。也就是说,在中国,一块墓地的价格相当于一套房子的十分之一。

这样高昂的墓地价格与我们土地资源紧缺有关,也跟与我们殡葬方式单一有关,还跟市场供需失衡有关。在中国,土地资源本来就很稀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更加旺盛。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土重迁”,人们普遍认为“入土为安”,给逝者买一个永久性的墓地是对他们最后一次尽孝之道。此外,在市场上,由于政府管控、行业垄断、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供需失衡、价格虚高、竞争不充分。

那么,墓地价格高就是因为供不应求吗?那可就错了。其实,有一个更加可怕的原因,那就是“炒墓”。很多人可能听说过“炒房”、“炒股”、“炒币”,但可能没听说过“炒墓”。

这是一个隐藏在殡葬市场中的黑色产业链。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在全国很多大城市,一些人利用墓地价格上涨的趋势,通过各种手段囤积、转卖、倒卖墓地,从中牟取暴利。这些人被称为“炒墓者”。

那么,“炒墓者”是如何操作的呢?他们又能赚多少钱呢?下面将为你揭开这个黑色产业链的真相。

首先,“炒墓者”通常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大的陵园或公墓作为目标。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预定或购买一批墓地,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一些不明真相的散户。这样,他们既能快速回笼资金,又能培养出一批忠实的客户。

然后,“炒墓者”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和影响力,在市场上制造出一种供不应求、价格即将上涨的假象。他们会通过网络、媒体、广告等方式宣传某个陵园或公墓即将涨价、即将售罄、即将改造等消息,从而刺激散户心理和需求。

最后,“炒墓者”会在合适的时机收割散户。当散户被洗脑后认为自己买到了便宜货,并且期待着未来能够卖出高价时,“炒墓者”就会以高于市场价甚至数倍于成本价的价格回购散户手中的墓地,并再次转卖给其他人或机构。这样,他们就能赚取差价,并且重复进行下一轮操作。

据报道,在北京某陵园,“炒墓者”曾经以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几十个普通单穴,并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将其转手卖给散户,每平方米涨到了3万元左右。

而在广州某公墓,“炒墓者”曾经以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几十个普通单穴,并在不到三年时间内将其转手卖给其他人或机构,每平方米涨到了10万元左右。

可以看出,“炒墓者”的收益非常惊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风险和代价。“炒墓”不仅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而且,“炒墓”也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一旦市场出现变化或监管加强,“炒墓者”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无法转手、遭到处罚等风险。

除了炒墓者,还有一群人在殡葬市场上大赚特赚,那就是殡葬业务的上市公司。根据财报数据,福成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其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殡葬服务收入为12.9亿元,占比83%。而其毛利率高达73.4%,净利润率为30.6%,远超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水平。

福成股份的暴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成本低廉,因为其拥有大量政府出让或划拨的土地资源,且土地使用权期限长达70年;二是销售单价高昂,因为其通过品牌、规模、渠道等优势形成了较强的议价能力和定价权。

除了福成股份外,还有其他几家殡葬业务上市公司也都有着惊人的盈利能力,如福寿园、龙湖集团、华侨城等。这些公司都在不断扩张自己的墓地资源和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墓地价格的上涨。

“买不起”墓地是一个复杂而又紧迫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土地资源、市场供需、殡葬业等多个方面,还关系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消费观念、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多方合力。为此,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对殡葬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控和规范。

根据民政部的消息,近年来,各地陆续制定或修订了殡葬管理办法、公墓管理办法、骨灰安放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制度,明确了殡葬服务收费标准、公墓建设用地标准、骨灰安放方式等内容。

同时,国务院也在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强殡葬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推动生态节地安葬方式改革。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打破殡葬业的垄断局面,增加市场竞争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丧葬费用负担。

另外,殡葬业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创新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价格水平,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树立理性、节俭、生态、文明的殡葬新风尚,摒弃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选择适合的殡葬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云端安息”,比如将骨灰制成钻石或画作等纪念品;或者将骨灰撒入海洋或森林等自然环境中;或者将骨灰保存在数字化或虚拟化的墓地中。这些方式既能节省土地资源又能保留记忆,并且还能体现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向往。

殡葬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文关怀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面对殡葬业的暴利现象,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一味抱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的进程中,关注殡葬行业的发展动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殡葬方式,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阅读:213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6
2023-03-24 16:49

因为专家教授要老百姓死后骨灰撒入大海江河

zz

zz

5
2023-03-24 19:20

等我死了,那把灰冲下水道里都行,我无所谓。把这钱剩下来,有牙口的时候多买点好吃的[呲牙笑]

用户97xxx65

用户97xxx65

4
2023-03-24 15:27

我不需要那么多,骨灰盒也不要,弄个坛子装

用户21xxx37

用户21xxx37

2
2023-03-24 17:06

我没孩子,死了扔街上算了,有人会收拾的[得瑟]

lll

lll

1
2023-03-26 22:02

看现在乡下越来越多的良田都荒芜了,还保护耕地?打着保护耕田的口号去吃死人钱!死不起的中国人!

何花

何花

2023-03-24 16:15

不管是谁办的各种墓地都应该取蒂,墓地越扩越大占用大片土地,价格越来越高,政府应该给与取蒂。

易珩文化苑

易珩文化苑

传播记录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