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敲诈212名高管,警方跨省擒凶

顾盼生说事呀 2025-01-05 17:16:53

P图还能这样用?小坊真是开了眼了

说到这年头的科技,那可真是一日千里啊。AI换脸技术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挺新鲜,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但谁能想到,这玩意儿居然被人拿去干违法勾当?而且,方法之离谱、操作之细致,还真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歪才太多。这不,就发生在山东邹平市的一起案件,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脑洞大开的犯罪手段。

事情得从2023年的某一天说起。当时,一位企业高管邹先生(化名)收到了一封信。不是那种普通的信,而是附带裸照的视频文件,以及一张写着惊悚金额的勒索清单28.8万,说必须马上转账,否则后果自负。我跟你讲,要是搁谁身上,都得吓出一身冷汗吧。不过咱们这位邹先生倒也沉得住气。他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第一时间报了警。这么想想,他不仅胆子大,还有点反向操作的意思。毕竟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可能会想着赶紧掏钱消灾,对吧?

警方接警后,那肯定不能掉以轻心嘛。一查不要紧,还真发现事儿没那么简单。原来,这帮嫌疑人的目标对象根本就不是一个两个,他们盯上的可是全国各地知名企业高管,总共列了212个人!我的天哪,人家要啥有啥,可惜就是少点良心。这名单整整16页,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信息,包括照片。而这些照片,就是他们实施敲诈的重要素材通过深度伪造技术,把这些无辜的人头像硬生生地扣到了色情图片和视频上!我只想问一句:合适吗?

再看幕后黑手,也并非泛泛之辈。其中主谋朱某,在案发前因经济窘迫萌生歪念。他拉拢熟识的冯某,两人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搜集信息,另一个专注于P图作业。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像个团队创业项目?更夸张的是,为增加威胁效果,他们甚至连信封都设计成特别版,看起来简直比快递公司寄送通知书还专业。当然,这次商业计划最终还是胎死腹中,因为实在没人愿意掏这个冤枉钱。

不过话又说回来,捅马蜂窝容易,但收场难啊。在经过缜密侦查之后,今年6月,警方分别在广东东莞和湖南双峰将两名嫌疑人逮捕归案。据说,当场搜出了大量证据,包括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不雅图片以及相关设备材料。如果用句俗话形容,那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结果自己翻船。

当然啦,被抓以后总免不了各种花式狡辩嘛。比如主谋朱某表示:我又没收到钱,这怎么能算犯罪?而他的同伙冯某则试图撇清责任,说他只是辅助工作,顶多算个从犯。呵呵,我跟你讲,有时候真的服这种逻辑思维啥意思,只要犯罪未遂就等于无罪?所以检察机关站出来科普了一下法律知识:尽管二人确实没有实际获利,但已经开始实施具体行为,也就是说犯罪行为已进入实行阶段,根据刑法规定,这是标准的未遂情节,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至于所谓从犯的问题,由于参与全过程并积极配合,其作用显然无法视为次要角色。所以该咋判还是咋判,该担责一样跑不了。

最后法院采纳检方意见,以敲诈勒索罪对两名嫌疑人分别判处三年零一个月有期徒刑,并罚款2万元。不知道他们蹲号子的那几天,是不是会回忆一下自己的荒唐行径,然后默默感慨一句:早知道!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这件事背后的问题远比表面复杂得多。从技术层面来说,AI换脸本身并没有错,它最初研发出来也许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影视行业特效需求。然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数字时代,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道德考验。如果缺乏约束机制,再厉害的新工具也可能变成伤人的利器。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我们更需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因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如今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在江湖飘,总不能靠运气避刀尖,对吧?

与此同时,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加强对类似深度伪造技术滥用现象的打击力度也是刻不容缓。不仅仅局限于惩治已经发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预防体系,从源头堵住漏洞。此外,各类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与传播的重要环节,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比如加强内容审核、完善举报渠道等等。有些东西失控之前或许看不到危害,但等它爆炸的时候,就晚啦!

不过咱们话锋一转,其实坏消息之外也藏着好消息。例如,本案能够迅速破获,很大程度上依赖受害者及时报警以及公安机关精准高效办案能力。这说明整个社会对于此类网络诈骗问题已有较强重视,同时执法机构面对新型案件表现出的应对速度和经验积累,也是值得肯定滴。所以别老抱怨世风日下,其实正义永远不会迟到。

瞧瞧,多有趣的一堂法律课!虽然故事里的剧情荒诞离奇,但透过表面的戏剧性,我们看到更多关于人与科技关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守护自身权益的小启示。因此,小坊奉劝各位朋友,无论什么时候都记得留个心眼,同时相信正义力量毕竟骗子再精明,也逃不过铁窗泪呀!

参考来源:中国青年网,《利用AI生成裸照敲诈 高学历男子被批捕》。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