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男子用“鬼秤”作弊获利23万,警方速破案

顾盼生说事呀 2025-01-05 17:49:09

男子用鬼秤作弊非法获利23万,警方介入侦破

你说,这年头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但有些人偏偏脑袋瓜转得快,用歪门邪道赚黑心钱。这不,淮安市的吴某就因为动了这么个歪心思,把自己折腾进了警察局。事情是这样的,他利用一台改装过的叉车秤,通过遥控器篡改称重数值,在废旧纸箱回收业务中硬是搞出了23万元的不当收益。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离谱?可事实就是这么发生的。

这起案件还得从一家电商企业讲起。他们公司平时会有大量的废旧纸箱需要处理,为了省事儿,就外包给了吴某这样的小老板去回收。一开始合作倒也相安无事,可后来怪事儿来了,公司的人发现每次复称那些回收到仓库里的纸箱重量时,总是少得离谱,前前后后竟然差出了190多吨!大家伙一下子炸锅了,这是啥情况?难不成这些废纸箱还能长腿跑掉?按理说,一个两个误差可以理解,可几十吨上百吨地消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一气之下,他们直接选择报警。

警察接到报案后,也没耽搁时间,当即派出民警赶赴现场展开调查。这时候故事就变得越来越精彩民警为了验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还专门找来了一台标准电子秤进行比对实验。一通操作猛如虎,很快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吴某手里的那台神器根本不是普通叉车秤,而是一台被精心改造过的大杀器!只要他拿着遥控器轻轻一按,重量数据立马缩水10%到30%,这种技术含量简直堪比电影情节啊!

当然啦,人赃并获之后,吴某也没有再嘴硬。他老老实实交代,说自己早就花钱买了一套可以修改称重数值的设备,每次交易的时候都会偷偷调低实际重量,从而让企业吃哑巴亏,而他则能稳稳地把这一大笔不义之财揣进口袋里。据统计,自打用了这个鬼秤,他的账上已经滚进去了整整23万元。不知道你们咋想,我反正觉得吧,这家伙胆子是真肥!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嘛,该来的迟早还是会来。最终在警方和相关部门的一番努力下,这笔违法所得被全额追回,并妥妥地退还到了受害公司的账户里。而我们的主角呢,现在已经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那点小聪明换来的,是法律铁拳毫不留情的一记敲打。

话说回来,这件事情其实挺值得我们琢磨琢磨。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商业模式五花八门的今天,各种新型作案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都防不过来。但同时,我们又不得承认,有时候咱们自己的监管意识确实还有待提高。如果这家电商企业在最初签约或者交货验收环节能更仔细一些,会不会就不给嫌疑人留下任何机会呢?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讽刺的问题:像吴某这样的人,本身未必缺乏赚钱能力,只要踏踏实实干活,多半也是能挣到饭吃甚至小富即安。但他们非要抄近路、走捷径,把手伸向灰色领域,然后幻想靠一些高科技或者漏洞捞上一票大的!结果怎么样呢?赔光名声损失自由,还落下一辈子的污点,你说这划算吗?

其实类似案例背后的逻辑并不少见。从假冒伪劣产品到偷税漏税,再到各种金融诈骗,不都是一样的吗?这些行为不仅伤害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更直接侵蚀消费者权益,对整个社会来说危害极其深远。所以呀,无论是谁,都别抱侥幸心理,以为犯罪成本低、抓不到你什么把柄;现实往往证明,这种念头越强烈,被揭穿时摔跤反而越惨。

同样值得点赞的是公安机关雷厉风行、高效办案能力。从报警举报,到证据搜集,再到犯罪事实查清,仅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这种快速响应不仅挽回了经济损失,也极大震慑住其他潜在违法分子。而且试想,如果没有专业检测仪器辅助以及执法人员精准判断,此类隐蔽性较高案件可能会长期存在于暗处无法曝光,其影响范围势必进一步扩大。

所以结尾我跟大家分享个心得吧:法律底线不可碰,诚信经营才长久。有些东西看似诱惑巨大,但沾染一次便足以毁掉所有积累。我相信,大多数人在面对利益与风险权衡取舍时,都愿意选择规矩守法,因为这是保护彼此信任关系唯一途径。同时希望未来有关部门能够完善监测机制,加强各行业内监督管理力度,让更多像这种违反规则却想浑水摸鱼的人彻底无机可乘!

---

参考信息来源:1.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淮安警方破获一起利用鬼秤作弊骗取巨额财物案件》2. 澎湃新闻《男子通过篡改电子秤数据非法牟利 警方迅速侦破追回全部涉案款项》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