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陈永贵一手提拔成政治明星,80年又被免去一切职务,现在如何

百年人物志 2025-01-20 10:00:18

山西昔阳大寨地处太行山腹地,是个贫穷的小山村,尽管在祖祖辈辈的努力下,到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开垦出了700亩土地,但由于这些土地零散分布,使得当地农业发展极为受限。加之天气影响,大寨人时常要担心温饱问题。

1953年,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以陈永贵为牵头人,率领大寨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水、治山运动,修建了大量水渠,引水浇地,靠着一双手和锄头、铁锹等最基本的农具,埋头苦干。十年后,大寨一改过去落后的局面,实现了粮食丰收的大好局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很快,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在建设和发展大寨的过程中,涌现出了陈永贵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铁姑娘”同样也在后来成为了政治明星,她就是郭凤莲。

郭凤莲出生于1946年,3岁时母亲早逝,从小跟着姥姥在大寨生活成长。因经济原因,郭凤莲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参加劳动,成为了下地务农的一把好手。在1963年大寨的抗灾自救运动中,便有郭凤莲的身影。

1963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导致原本长势很好的作物一片片倒下,道路、堤坝全部被摧毁,不少村民的房屋也被冲塌。

在这一背景下,陈永贵率领大寨村民积极重建家园,郭凤莲等“铁姑娘”们一起投入其中,辛苦劳动。

1964年,尚未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铁姑娘”们的队长,这群“铁姑娘”年龄最小的才14岁,最大也不到18岁。尽管年纪小,但她们却在重建大寨家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她们的辛勤劳动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一想到当年的经历,郭凤莲经常感慨说:

“参加了第一线的劳动,那就是奋不顾身地要干,就是一个字——干……而且当时想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

在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时代,女孩子们几乎都是身穿军装,头发短到耳根的模样。最初,爱美的郭凤莲还曾因被剪去长发大哭一场。

但当秋天到来,郭凤莲看着粮食大丰收的场景和废墟上重新建好的房屋,心里竟然是从未有过的激动,她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和各大报刊争相报道大寨事件,大寨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大寨建设的人蜂拥而至,就连胡志明等外国领导人也曾来这里参观考察。周总理也曾三次陪同外宾来到大寨,期间,郭凤莲多次受到接见,这段经历成为了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1966年,不满20岁的郭凤莲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随着大寨走向全国,打开了知名度,陈永贵也经常出现在报刊、电视上。除了他之外,郭凤莲也逐渐为人所知,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陈永贵调至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在他的建议和提拔下,郭凤莲接任党支部书记。日后,郭凤莲一步步平步青云,从大寨逐渐走到了中央。

虽然身份、地位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但在郭凤莲心中,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农民,挣工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经济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共中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此时参会的郭凤莲还没有意识到,大寨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1980年,郭凤莲被免去一切职务,接受审查。一段时间后,郭凤莲收到了调离大寨的通知。郭凤莲从小在大寨长大,突然的调动虽然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但她还是坚决表示:“服从党的调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寨已经没有了过去排长队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群,随大寨一起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还有郭凤莲这个名字。

此后十年间,郭凤莲两次调动工作,但她的目光却从未离开过大寨,她将所有有关大寨的报道剪下来贴在一起。除此之外,郭凤莲还在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她曾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怎么上过学,但为了大寨的经济建设,她曾全身心付出。再后来,她离开工作岗位,接受审查,在这段低谷期,她又抓住机会读书学习。

无论身处什么境地,她从未想过放弃,从一个政治明星又回到了普通工作人员的角色。

这一时期,大寨也已经换了4任支书,虽然经济状况比过去有所好转,但大寨人却十分怀念过去的光辉岁月,怀念当初带领大寨人发展的郭凤莲。

1991年11月,在山西省委领导的关怀下和大寨人的强烈呼吁下,郭凤莲再次出任大寨党支部书记,这一年,她45岁。再次回到大寨,郭凤莲心中憋着一股劲儿。

想要带领大寨人在市场经济中实现二次创业,并非易事。郭凤莲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130多人的队伍来到外地考察学习。郭凤莲意识到,只有将大寨变成一个品牌,才能够带动大寨的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1992年,大寨成立经济开发总公司,并先后投资创办了水泥厂、羊毛衫厂、煤厂……为了将这些工厂经营好,郭凤莲努力学习经营和谈判技巧,甚至还学会了赔笑脸求人、喝酒。在创业的道路上,尽管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郭凤莲逐渐掌握了在市场经济中求生的本领。

除了四处寻找市场外,郭凤莲还积极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1992年11月,大寨羊毛衫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首都宾馆召开,郭凤莲和大寨在时隔12年之后,重新出现在了大众面前。出席这个发布会的还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和纺织部部长吴文英,他们的助阵,帮助大寨羊毛衫厂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收获了不少市场。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名列前茅,大寨不仅是山西的亿元村,而且跻身全国十大名村的行列。

大寨发展起来后,郭凤莲和大寨人并没有停滞不前。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关停了污染严重的煤厂、水泥厂等企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走向多种经营的路子。

在红色旅游兴起后,大寨又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得旅游业成为了大寨的一大支柱性产业。

在新的时代环境中,郭凤莲用独特的远见和开放的思想,带领大寨又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而“铁姑娘”郭凤莲也成为了画着淡妆、戴着项链,烫着一头卷发,一副时尚女强人的模样。

参考资料:新天地2009年3期、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4期、记者观察2012年10期、当代贵州2013年18期、决策与信息2010年3期、现代农业研究2009年5期

0 阅读:156
百年人物志

百年人物志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