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极致就是没用,兼论道德实用主义

历史战争 2024-09-12 22:13:17

儒家讲的道德,耳熟能详的比如孝如曾参、信如尾生、廉如伯夷。虽然觉得他们都很伟大,令人肃然,但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缺的一点儿是什么呢?就是对共同利益的考量。

曾参这个人,天天守着父母,一宿也不肯外出,为此不惜拒绝做官,从而获得了孝的美名。尾生是古代特别讲信用的人,他和一个女子约好了在桥下见面,结果她一时没有来,而突然发了大水。尾生因为有约定,为了守信用,就不跑,抱着桥柱子被水淹死了。伯夷是西周初期的士人,洁身自好,不可以漫污。他和弟弟叔齐劝周武王不要去打商纣王。

周武王不听,于是伯夷、叔齐就离开周国。他俩也没处去了,也不想吃周国的粮食,于是俩人就向北跑到首阳山,活活把自己饿死了。这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曾参、尾生、伯夷听上去都让人感觉很震动和敬佩,但这都是个人道德,从功利主义的原则看,他们都没有增加什么共同利益(common good)。所以只是能感染人的一种个人美德和高贵精神。

没有利益考量——当然这说的是共同利益的考量(不是私己利益)的美德,往往也是不可持久和普及的。

苏秦被燕昭王派到齐国从事间谍使命,期间被燕昭王怀疑忠诚度,于是他给燕昭王写了一封虚拟辩论的信,论说该怎么看待和评价一个人:

“今日愿跟大王您做一番假想的对谈。假如我孝如曾参,信如尾生,廉如伯夷,那么即使有人说我如何不好,我是不是也可以无惭愧呢?

大王必说:当然可以啦。尾生抱柱而死。伯夷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不肯为武王臣子,获得了廉的高名。当然是好啦。”

“我说:假如我有这三样品行以此事奉大王,是否足矣?

“大王必说:足矣。

“我说:您觉得足矣,我则不事奉王了。孝如曾参,那就不肯离开亲人父母,不足以出差千里有益于国。信如尾生,就不诳诞,不足而益国(为国家增益利益)。廉如伯益,那就不偷窃,不足而益国。”

“王必说:难道仁义不可为吗?”(不可追求仁义吗?)

“我说:怎么不可。人没有信,就不通彻,国没有义,就不能称王。但是,仁义是用于自为的,不是为人也。自复之术,非进取之道也。我是进取之臣,不事无为之主。(如果您只想自复)臣请辞归而回到老家洛阳,回去挑着筐种地,不要辱于大王之廷了!”

“大王说:自复不够吗?

“我说:如果自复足能弄好国家,那么楚的地盘将出不了沮水、漳水(湖北省),秦出不了商於,齐出不了临淄,燕也出不了句注山。它们都是靠着不复其常(不自复,重复常规)而取得进益的。”

苏秦称伯夷等人的道德是自复之术。他说的进益,就是整个诸侯国的最大利益。他并不反对仁义,并且是称赞它的,就像我们的态度感受一样,但可行的公民美德,则必须和common good结合。这也就是道德实用主义。

在这一点上,儒家偏离了它。

文/潇水:知名历史小说作家,历史战争特约作者

0 阅读:10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