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一边倡导戒奢从俭、发扬简朴之风,一边却大兴土木

史海小记 2025-01-18 09:20:12

自古以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俭朴与否,直接影响百官。戒奢从俭,杨坚首先从自己做起。他自俸甚薄,是中国历史上稀有的节俭皇帝。

杨坚规定,六宫妃嫉,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外出所乘的车轿等物,尽量不做新的,有的地方破了,随时补一补再用。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有一个肉菜。

开元年(581)三月,他诏令“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四月,令太常散乐并放为百姓,禁杂乐百戏。

大臣苏威见宫中以银铸帐幕钩,向杨坚盛陈节俭之美,杨坚立即为之改容;下令雕饰旧物完全除毁。有的官吏给杨坚送干姜,用布袋装着,他认为太耗费,大加谴责。他去进香,有关部门官吏用毡袋装香料,他认为太浪费,竟然用竹板打了送香料的官吏,引为后戒。

杨坚所穿的衣服,多是布串所做,很少用绫罗绸缎。开皇十五年(595)相州刺史豆卢通贡奉了一些绫文细布,杨坚命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烧掉,以戒奢侈。

杨坚的节俭,还表现在后宫的清简,以及对后宫和皇子的约束上。北周宣帝在位时,荒淫无度,皇后就有5个,贵人以下更无定数,后宫衣饰粉黛耗费惊人。

杨坚在登基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修正,随后更是因为独孤皇后嫉妒心重,虚嫉妾之位,不设三妃,自嫔以下置60员,只及隋场帝时后宫120员之半。

较之晋朝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后宫美女近万人,更显得清简了。独孤皇后限制了杨坚的荒淫,也节省了开支。

开皇十一年(591),西疆吐谷浑主遗使至隋都,奉表称藩,请求接纳美女以备后庭,杨坚不允。

杨坚经常教育他的儿子注意节俭。有一次太子杨勇因为在一副蜀地出产的铠甲上刻上花纹,就批评他奢侈。杨坚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这样的劝导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可惜的是以后杨勇仍追求铺张,成为他被废黩的原因之一。

杨坚的第三子杨俊,也是因为奢侈不法,受到杨坚严惩。杨俊,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翌年,拜上柱国、河南进刑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12岁。加右武卫大将军,领关东兵。

杨俊居官,起初颇有好名声,杨坚闻而大悦,下书奖励。后来杨俊恃皇子地位,生活越来越奢侈,不把法律制度放在眼中。

他指使下属放高利贷,敲诈勒索,许多百姓和一些小官吏深受其害。杨坚听说以后,特地派人去调查处理,把杨俊手下的人抓了100多个。但是杨俊不知悔改,更加胡作妄为。杨坚知道这些情况以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令罢免杨俊的官职。

过了几天,大臣杨素又去动说杨坚救免杨俊,杨坚仍旧不允。他说:“我是五儿之父,若如公意,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以周公之为人,尚诛管、蔡,我诚不及周公远矣,安能亏法乎?”杨坚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别制“天子儿律”,不讲父子情面,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本来,杨俊因宠幸姬妾,遭其妃崔氏嫉妒,于瓜中放毒,使杨俊染病,征还京师。杨俊罢官以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杨俊抱病致书杨坚,表示认罪,请求宽恕。

杨坚并没有松口随后更是指责了杨俊,杨俊听后既惭愧又害怕,病情进一步加重。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求杨坚宽教杨俊,恢复原官职。杨坚心如铁石,不因杨俊重病而怜悯,仍然不许。

开皇二十年(600)六月,杨俊病死,时年30岁。杨坚闻知,只哭了几声而止。杨俊所有侈丽之物,悉命烧掉。令送终之物,务从俭约,作为后法。

杨俊手下僚佐请求为杨俊立碑,杨坚不同意。这便是杨坚大义灭亲、严惩皇子杨俊奢侈不法的经过,足见杨坚实行节俭政治是比较坚决的。

杨坚俭约还表现为对民力比较爱惜。杨坚在位期间对民众征调比较少,注意减少扰民之举。

开皇九年(589)隋灭陈以后,百官纷纷奏议,都要求杨坚举行封禅大礼。

所谓封禅,古来有之。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察地曰“禅”。目的在于宣扬封建帝王的天命做归,欺骗人民大众。

秦、汉以后常有帝王举行这种封禅大礼,耗费巨资,扰民不堪。杨坚头脑比较清醒,对百官奏议没有采纳。杨坚说自己功德不大,不应封禅;实际上他是认为违背了节俭政治的原则。不管怎么说,“禁绝封禅”是值得称道的。

当年十一月,考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人上表,又请杨坚封禅,杨坚不许。后来,兖州刺史薛胃派遣博士登泰山,观古迹,撰成《封禅图》及仪礼献于杨坚,劝他封禅,杨坚依然不许。

开皇十四年(594)晋王杨广率百官抗表,固请封禅。杨坚令牛弘定仪注:既成,杨坚认为“兹事体大”,没有实行。改为东巡,致祭泰山。

杨坚的节俭政治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官体支出的减省,二是军费负担的降低。开皇三年(533),杨坚根据臣下建议,改革地方建制,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一下子罢去508个郡级行政机构。

原来郡分九等,都太守以下属吏依等为77人至146人,平均一郡官吏大约112人;罢去508个郡,大约共减少官吏5.6896万之众(另京兆郡属吏244人未计入),占原有州郡县三级地方官吏的33.12%从而减省相当数量的官更永业田、职分田和郡守俸禄负担(郡守分九等,岁体禄100石至300石)。

同时又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并省了不少州、具(数目未见记载),进一步精简了官更数目,减省了养官费用。

开皇九年(589)隋平陈后,杨坚随即罢去南方诸郡,全国划一,又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析置州县。不仅提高了地方机构行政效能,同时节省了财政支出。

隋朝初年,由于北疆有突厥的威胁,南方与陈朝、后梁对峙,军兵数量趋于增加,军费开支尚大。

开皇五年(585)隋朝制胜突后,杨坚对突“节之以礼,不为虚费”,军费减省,赏赐也有节。开皇七年,隋灭后梁:开皇九年,隋灭陈,国家统一,由战争时期转入和平时期。杨坚当即下令“禁卫九重之余,镇守四方之外,戎旅军器,皆宜停罢”。

“禁卫九重”是指中央十二府的禁军:“镇守四方”是指中央管辖下的地方军区和总管府军队,除此以外的军队全部裁免。开皇十年,又诏令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杨坚对军队实行压缩精简,使军费支出大为减少。开皇十年,杨坚对府兵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现了兵农合一,从而使国家军费支出更为降低。

开皇初年实行的府兵制度,承袭北周,府兵专立军籍,费用全由国家负担。开皇十年杨坚诏令,令军人属州县,就是军人除另有军籍外,还同自己的家属列入州县户籍,转为民户。军人及其家属皆按照均田法受田。

军人平时耕作,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府兵制下的军人,也是均田制下的农民,实现了寓兵于农。府兵受田而免租调力役,从征时自备武器装备和资粮,从而减少了国家军费负担。

此外,杨坚还重视匡正民间风俗,以倡简朴之风。如开皇中,京邑和外州都邑百姓,每年正月十五日夜,燃灯作角抵之戏(包括摔跤在内的杂技百戏),竞相攀比挂场。

往往搭起高棚,大幕遮天,人戴鲁面,男为女服打扮华丽,车马塞道,大摆酒宴,音乐伴奏,费财力无数。治书传御史柳彧上书杨坚,认为这种风俗“非益于化,实损于民”。于是杨坚下诏颁行天下,禁断此事。

杨坚厉行节俭政治的结果,首先,减省了国家财政支出。这成为隋朝殷富的原因之一。

关于隋朝之富,古今史家,众口一词。“用处常出,纳处常入”“府库盈溢”“资储遍于天下”的记载不绝于书。元朝人马端临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以清初王夫之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

其次,净化了社会风气。两晋以来,奢靡之风盛行,整个统治阶级贪婪腐败,穷极奢侈。西晋重臣何曾一掷千金,“犹曰无下等处”。石崇与王恺斗富,纵欲无限。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史称由于杨坚躬履俭约,上行下效,积久成为风气。

开皇、仁寿年间,士人的便服多以布帛制作,不用绫罗绸缎;装带只用铜铁骨角,而无金玉之饰。完全改变了两晋以来士族权贵中盛行的争奇斗富、奢侈淫乐之风。

最后,造就了一批廉吏、循吏。杨坚厉行节俭政治彰显了廉洁高尚、贪腐可耻的理念,由此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从而造就出廉吏、循吏的群体。

杨坚对于清廉的官吏,一表彰,二赏赐,三升迁,使廉洁之士比肩于朝,树为榜样,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杨坚的政治智慧和贤明之处。

房恭懿,性沉深,有局量,达于从政。开皇初,吏部尚书苏威推荐为新丰县令,其政绩为三辅地区之最。杨坚闻而嘉奖,赐物400段。房恭懿将所得赐物全部分给穷乏百姓。

不久,又得赐米300石,房恭懿又用来赈济贫民。后苏威重新推荐,超拜泽州司马,有异绩,杨坚又赐物百段,良马一匹。

不久,迁德州司马,在职岁余,其政绩又为天下之最,杨坚又赐物百段。杨坚对诸州朝集使说:“房恭懿所在之处,百姓视之如父母。朕若置之而不赏,上天宗庙其当责我。内外官人宜知我意。”于是令房恭懿为使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

刘旷,性谨厚。开皇初,为平多县令,禁绝铺张,单骑去赴任。人有争讼者,刘旷晓以义理,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贫乏。

百姓感其德化,相互说:“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刘旷在职7年,风教大洽。当地监狱中没有系囚,监狱内皆长草,庭院可张罗捕雀。

后去官,官更百姓不论少长,皆号泣于路,送行数百里不绝。后任临颖县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

以上许多关于正身律已、勤政节俭的清官廉吏的出现,是传统优秀廉政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澄清当时吏治,革洗官场污风,有重大作用:也巩固了统治政权的基石。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的廉政文化可为后世鉴戒。

不过,隋文帝杨坚的节俭政治也有局限性,在他统治后期有建造仁寿宫和行宫12所的奢侈之举,开皇十三年(593),杨坚令尚书右仆射杨素在岐州(今陕西凤翔)北建造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杨素征调民力,平山填谷,曹建宫殿,楼台亭谢,高重叠,婉曲相连。对民工役使紧急,不少民夫累死。

他们的尸体被推填坑穴里,盖上土石,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时方暑月,未及掩埋的死尸,就用火烧掉。

独孤皇后支持杨素看法,并将此意讲给杨坚听,杨坚的态度有了改变。特杨坚与皇后等人入宫游观以后,非常欢喜,夸赞杨素“忠孝”,赐钱百万锦绢3000段。在这里,节俭政治连一点儿影子也看不到了。

以后,杨坚差不多每年都要行幸仁寿宫,一住几个月。开皇十八年(598),杨坚令自京师至仁寿宫建行宫12所。从此经常道遥于青山谷之中,以至于流连而不知返。

不过,像建仁寿宫这样的奢侈之举在杨坚当政的年月里还是不多。杨坚至死,在遗诏中仍然嘱咐丧事“务从节俭,不得劳人。诸州总管、刺史已下,宜名率其职,不须奔赴”。说明还没有忘记他的初衷。

0 阅读:7
史海小记

史海小记

史海遨游,古今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