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抗烟测试,季度记录,展厅会议室,防病要及时
在众多的绿植当中,棕竹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存在。棕竹的枝干比较挺拔,叶片翠绿而且有着独特的纹理,它整体的姿态给人一种优雅又不失坚韧的感觉。棕竹的植株有高有矮,矮的可以放在家里的茶几上作为点缀,高的如果放在客厅的角落,也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办公室环境里,它也能很好地适应那种相对明亮但又不至于太强烈的光照,给单调的办公空间增添一抹绿色生机。
咱先说说棕竹在不同地域的种植情况。就拿华北地区的石家庄来说吧,那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四季分明。在华北地区的很多居家环境中,棕竹的养护就需要特别注意水分的控制。比如说,我有个石家庄的朋友李姐,她在家里养了几盆棕竹。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太在意石家庄干燥的天气,按照南方那边的养护方法浇水,结果棕竹的叶片有点发黄,还出现了一些斑点。后来她就慢慢调整浇水频率,发现大概3天浇一次水的时候,棕竹的状态就比较好。而在华南地区的广州,气候湿润多雨,这里的居家和办公室都非常适合棕竹生长。我有个广州网友,他说在他们办公室的落地窗边放了一大盆棕竹,那棕竹长得可旺盛了。一个月过去,棕竹的叶片不但没有枯黄,反而更厚实了,新叶也冒了不少。这就体现出不同地域气候对棕竹生长的影响。
现在咱们来聊聊棕竹在展厅会议室这种特殊场景中的情况。展厅会议室通常是人员流动比较大、空气流通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而且很多展厅会议室空间比较大,照明条件可能也不是特别均匀,有时候光线强,有时候光线又相对暗一些。我曾经去过北京的一个展厅,里面摆放了很多盆棕竹。展厅面积大,人员走动频繁,还经常会有一些设备散热等情况。我发现那里的棕竹生长情况参差不齐。这可能和展厅会议室里空气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有关。
我们再来谈谈棕竹的抗烟能力。这是棕竹在很多环境尤其是展厅会议室这种人员集中的、可能会有烟雾产生的场所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有一个实例是在上海的一个写字楼展厅会议室,里面经常会有客户来访,洽谈业务时可能会吸烟。他们之前摆放了很多种绿植,但是发现有一部分绿植在这种有烟的环境下很快就出现萎靡的状态。于是,他们尝试种了一些棕竹。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棕竹虽然不能说完全免疫烟雾的危害,但相比其他绿植,它的状态要好很多。它的叶片颜色没有明显变黄变黑,依然保持着比较有活力的翠绿。
这里我们可以和其他几种绿植做个对比。比如吊兰,吊兰大家都知道,它也是咱们室内常见的绿植。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一个办公室同事养了吊兰。哈尔滨冬天室内虽然有暖气,但是空气比较干燥。这盆吊兰在有轻微烟雾(比如有人偶尔在旁边喷杀虫剂残留的那种烟雾)的时候,表现就不是很好。大概过个一周左右,吊兰的叶子边缘就有点干枯。还有文竹,文竹在南方一些湿度比较大的城市,像深圳的办公室里,如果不小心被烟雾熏到,可能只需要3天就会出现发黄的迹象。而绿萝,在西部的成都一个会议室,那里人员走动频繁,烟雾较多,绿萝在半个月左右就会出现叶片耷拉的情况。相比之下,棕竹在同样的烟雾环境影响下,一个月之后,大部分叶片还是保持较好状态的。
那棕竹在展厅会议室里怎么养护呢?这可有不少讲究。首先是光照方面,像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展厅会议室,光线比较强,棕竹不能直接放在强光下暴晒。在夏天,要是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的阳光直接照射,可能只需要7天,棕竹的叶片就会出现灼伤。所以最好是放在有一定遮光措施的地方,比如放在大型的绿植盆栽后面,或者拉上薄纱窗帘。而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也不能太久放置,比如在东北的一个展厅,冬天白天时间短,下午三四点以后就没什么光线了,棕竹在里面放置半个月,就会感觉生长有些缓慢,叶片颜色也变淡了。
浇水也是关键的一环。在南方气候湿润的地区,棕竹浇水频率可以低一些,像广州的一些展厅会议室,每15天浇一次透水可能就够了。但在北方干燥的地区,像西安,室内空气湿度低,3 - 5天就得浇一次水。而且要注意,浇水不是越多越好,每次浇透了就行,要是积水了,根部就会腐烂。我听说有西安的一个花农,给展厅的棕竹浇水太勤了,结果棕竹根部腐烂,叶子发黄掉落,一个月就没救了。
再来说说病虫害防治这个问题,这也是防病要及时这个说法的重要体现。棕竹会遇到一些病虫害,比如说叶斑病。我有个湖南的朋友,在长沙的办公室里种了棕竹。大概在每年的3 - 4月的时候,棕竹就容易出现叶斑病。叶子上一开始是出现小小的褐色斑点,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7 - 15天就会出现大片的叶片黄化和脱落。他就开始自己摸索防治方法,把生病的叶片及时剪掉,然后每天中午喷洒稀释后的百菌清溶液,大概是1:1000的比例,这样坚持半个月左右,棕竹就慢慢恢复健康了。
还有通风问题,这在棕竹的养护中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广东的汕头地区,那里气候湿热。有一个展厅,之前棕竹生长的环境通风不是很好,几个月下来,棕竹的底部叶片就开始发黄发烂,而且植株看起来比较萎靡。后来他们在展厅的一侧开了几个通风口,一段时间后,棕竹的状态就开始好转了。
不同品种的棕竹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说细茎棕竹,这种棕竹相对比较娇弱一些。在江西南昌的一个花房里,细茎棕竹在有稍微强烈一点的气流(可能是空调出风口或者窗户缝隙进来的风)的情况下,如果温度只有10 - 15摄氏度左右,3 - 5天就可能出现叶片发软的情况。而粗茎棕竹就比较粗犷一些,在同样的环境温度下,能承受7 - 10天这样的气流和温度波动,才会出现轻微的叶片晃动。
在展厅会议室这种空间里,棕竹和其他植物的搭配也需要考虑。不能只种棕竹,要和那些在抗烟、光照、水分需求等方面互补的植物搭配。比如和散尾葵、龟背竹搭配起来就很不错。散尾葵耐热性比较强,在南方的展厅会议室,即使温度高达30摄氏度以上,只要有一定的散光和适当的水分,它就能生长得很好。龟背竹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较强,在一些人员密集、灯光照明较强的展厅,龟背竹可以帮助改善空气质量。当棕竹在有散尾葵和龟背竹搭配的环境中,它们可以互相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在云南的一个热带风格展厅,棕竹、散尾葵和龟背竹一起摆放,即使是在有烟雾(比如当地的特色活动有吸烟环节)的情况下,这三种植物也都能相互扶持生长,几个月下来状态都比较稳定。
在棕竹的养护周期方面也要有规划。比如说从春季开始,当温度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的时候,棕竹可以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像腐熟的饼肥水之类的。到了夏季高温的时候,施肥频率可以降低到两个月一次。到了冬季,在一些寒冷地区,像山东青岛,如果棕竹是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要控制施肥量,一个月最多施一次薄肥,不然可能会烧伤根部。
棕竹在展厅会议室的养护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要考虑到地域差异、环境因素、病虫害防治、植物搭配等多方面的内容。那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是你在一个特殊的地域,比如西藏的一些展厅会议室,海拔比较高,气候寒冷且多风,你会怎么调整棕竹的养护策略呢?这是个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能看到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