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配有个真正的中秋节吗(十一假期写)

容夸父追事 2024-10-05 03:20:36

第一,旧日时光缓缓,一心深情仅够系于一人

回溯至我大学初启的篇章,正值青春懵懂,我孤身置身于陌生的学府,度过了一个略显清冷的中秋佳节。彼时,我尚未全然融入大学的氛围,周遭的一切皆显得新奇而又疏离。品尝完学校分发的那块朴素月饼后,我倚床而卧,随手翻阅起一本言情小说,以此作为情感的遮掩,而心中却如潮水般涌动着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我怀念父母的温柔呵护,怀念高中同窗的嬉笑怒骂,泪水悄然滑落,无声地诉说着我的思乡之情。

在那段日子里,我心中藏着一位特别的同学,我们借助最原始、最真挚的方式——书信,来传递彼此的心意。每隔数周,亦或更久一些,但绝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都会倾注心血,书写一封封长信,字里行间满载着对对方的思念与关怀。贴上邮票,将信投入邮筒的那一刻,心中总是满怀憧憬,仿佛能预见对方收到信时的惊喜与读信时的专注。偶尔,我还会在信封中夹入一片精心挑选的树叶,作为我们情谊的见证。

就这样,我们凭借着这份古老而浪漫的方式,共同走过了大学三年的青春岁月。尽管最终未能携手共度余生,但那段充满思念与等待的日子,却成为了我青春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那时的每个节日都仿佛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时间仿佛被拉长,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对一个人的思念、爱慕与牵挂。

那时的月饼,甜得如同初恋;那时的泪水,咸得让人心痛。那些简单而纯粹的日子,如今回首,依旧让人心生暖意与感慨。

网络图片

第二,迈入中年,思念渐逝,爱意疲惫

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我已步入中年。岁月的风霜让我见证了亲人的离世,也让我与一些旧友渐行渐远。内心的痛苦与思念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所隔绝,我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去拨打那些久未联系的电话号码。

往事如烟,难以追寻。那些曾经的美好与痛苦都已成为过往云烟,物是人非,再也无法找回当初的感觉。昔日回到故乡,我还会时常探访母校,漫步在熟悉的小径上,凝视着那些亲切的树木与恩师。但如今,我已不知如何与那里的一草一木进行心灵的对话。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在疲于奔命。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庆祝传统节日的热情与能力,不再像孩童时期那样充满期待与兴奋。思念与爱意仿佛被生活的琐碎与忙碌所侵蚀,甚至连做一顿饭的耐心都已荡然无存。

那些深埋心底的思念与人事,如同尘封的宝藏,不愿轻易示人。在独处的时刻,我们也不愿再将其翻出,因为那些记忆太过沉重、太过美好,也太过痛苦。

网络图片

第三,节日氛围难以驱散中年孤独

中年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仅源于身边亲人与朋友的缺席,更源于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苦楚。即便是在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我们也难以找到一种可以寄托思念与爱意的人或事。

在尘世的洪流中摸爬滚打太久,我们的心门已悄然紧闭。我们畏惧走出舒适区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与变故,宁愿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寻求庇护。那些仍与我们保持联系的人,我们可以随时畅谈;而那些已失去联系或无法随时联系的人,我们也不再愿意耗费心力去思念与追寻。

生活的重压与迷茫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悄然夺走了我们内心的温情与爱意。如今还有多少人在中秋佳节会不远千里回到故乡?又有多少人能够放下手头的工作,陪伴家人共赏明月?恐怕已寥寥无几了吧。

中年人呐,你是否也在勉强自己、跌跌撞撞地度过这个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意义非凡的中秋节呢?或许我们都应该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一下: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究竟遗失了什么?又该如何找回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温情与爱意呢?

老家

0 阅读:0
容夸父追事

容夸父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