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浅论秦代箕踞俑

维京晋州 2024-07-13 14:50:06

古代人的坐姿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考古研究的基础。今天我们研究古代人的坐姿,旨在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内涵,深入探究九州华夏的坐姿文化,展示古人的社会生活风采。

一、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对于古人的坐姿来说,可以分为坐、跪、跽、踞和垂足坐等不同的方式。现在我们分别来论述一下这几种坐姿。

首先是坐。《说文解字》中说:“坐,止也”,意思是坐是一种停息的方式,古人是盘腿坐在地上,双脚后伸,脚心朝上,臀部压在脚跟上。

其次是跪。《说文解字》中说:“跪,拜也”,《释名》中说:“跪,危也”,跪就是两膝相并,双脚后伸,脚心朝上,臀部压在脚跟上。

第三是跽。

《说文解字》中说:“跽,长跪”,指的是长时间双膝着地,上身挺直,也就是跪的耸状体态。

跪和跽都是两膝着地,或并拢,臀部耸起,只是跪更多用于拜礼,而跽可能是指长时间的双膝着地。接下来是踞。

《说文解字》中说:“踞,蹲也”,即双脚和臀部坐在地上或物体上,两膝上抬。《后汉书·鲁恭列传》中记载了“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可见这是一种不合礼节的坐姿。

更加不礼貌的是箕踞,即两腿分开不靠拢的坐姿,双腿呈一条斜线朝下,形状像簸箕,古代人穿着不完整,所以无论男女,都需要时刻避免暴露身体,而箕踞的姿势容易导致暴露,因此是一种不遵守礼节的坐姿,象征着对他人的轻慢和傲视。

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箕踞被认为是最不礼貌的坐姿,是最失礼的表现方式之一。不同的坐姿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尊卑礼仪的差距。

《文献通考》记载:“秦出西戎,不习礼文之事。欲是今而非古,尊己而卑人。”

箕踞俑是在秦始皇帝的陵墓附近的一个坑被发掘出来的。这个坑位于秦始皇帝陵的外城垣的东北角以北约900米处,距离秦始皇帝陵的封土的北边沿大约3000米。

陪葬坑的平面布局呈现出一个“F”字形,包括一个斜坡入口、两条南北向通道和一条东西向通道,总共占地面积978平方米。

在这个陪葬坑里出土了15件陶俑,经过观察和修复,根据它们的姿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跽姿,一类是箕踞姿。

其中跽姿的陶俑有7件,箕踞姿的有8件。由于人为破坏、火灾和坑体坍塌等原因,这些陶俑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目前已修复好的有9件,其中有4件是处于箕踞姿态的陶俑,5件是处于跽姿态的陶俑。

在这个K0007坑中,箕踞姿态的陶俑的形象是这样的:他们头上戴着一个柔软的帽子,身上穿着一件右衽长襦,腰间系着一条皮质的带子,腰的右侧挂着一个矩形口袋,下身穿着长裤,脚上没有纹路的袜子。

他们盘坐在地上,将双腿向前伸直,形成簸箕的形状,身体的上半部分稍微向前倾斜,后背随意地弯曲,两只手分别搭在双腿的膝盖上;

左手掌心向上微微张开,右手自然握拳但留有一块空隙,可以想像曾经握着某物,但已经丢失了一部分。整体呈现出慈祥而安逸的神态,面容平和亲切。

二、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箕踞姿态的陶俑是秦始皇陵附近陪葬坑的一部分,它们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于古代人坐姿文化的认识,展示了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风采。

这些陶俑的形象也揭示了古人的坐姿礼仪和坐姿习惯,对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研究和修复这些陶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秦始皇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坐姿文化。

关于箕踞俑的产生,考古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部分考古学家认为箕踞俑可能是古代乐人,持弦乐器左手,右手拨动琴弦。他们认为陪葬坑K0007可能是一个“池沼”,位于古代都城旁边的水池,用于举办乐舞祭天等活动。

然而,也有人认为箕踞俑实际上代表的是在上林苑中进行“弋鬼雁”的“左弋射士”,专业负责猎杀鬼雁以供祭祀。还有人认为箕踞俑的动作是在编织网状物,用于捕捉鱼虫饲养禽鸟。

这些观点都有欠缺之处。他们只考虑了箕踞俑与陪葬坑的结合以及坑的性质,而没有具体考虑音乐弹奏和服饰等背景。根据对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的分析,箕踞俑的产生应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箕踞俑出土的位置和附近出土的水禽等物品表明,箕踞俑可能是人工驯化水禽的工具乐手。这些陶俑可能是执掌某种乐器,与击筑、鼓瑟、掐筝等器乐相似。因此,箕踞俑的动作可能是在演奏乐器。

《文献通考》记载:“故灭六国之后,获其君之冠则以赐侍人,获其君车则以为副车,又乌能参考损益以复先王车旗衣服之制”。

其次,箕踞俑所穿的衣服与其他秦俑相同,显示出它们是进行室内活动的陶俑。这也支持了箕踞俑是乐人的观点,因为音乐演奏往往是在室内进行的。

最后,箕踞俑出土的形态和姿势可能与编织网状物、捕捉鱼虫饲养禽鸟有关。它们可能代表古代人们在捕捉食物时的姿势和动作。这也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渔猎活动相符合。

关于箕踞俑的产生,考古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部分考古学家认为箕踞俑可能是古代乐人,持弦乐器左手,右手拨动琴弦。

他们认为陪葬坑K0007可能是一个“池沼”,位于古代都城旁边的水池,用于举办乐舞祭天等活动。然而,也有人认为箕踞俑实际上代表的是在上林苑中进行“弋鬼雁”的“左弋射士”,专业负责猎杀鬼雁以供祭祀。还有人认为箕踞俑的动作是在编织网状物,用于捕捉鱼虫饲养禽鸟。

然而,这些观点都有欠缺之处。他们只考虑了箕踞俑与陪葬坑的结合以及坑的性质,而没有具体考虑音乐弹奏和服饰等背景。根据对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的分析,箕踞俑的产生应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箕踞俑出土的位置和附近出土的水禽等物品表明,箕踞俑可能是人工驯化水禽的工具乐手。这些陶俑可能是执掌某种乐器,与击筑、鼓瑟、掐筝等器乐相似。因此,箕踞俑的动作可能是在演奏乐器。

其次,箕踞俑所穿的衣服与其他秦俑相同,显示出它们是进行室内活动的陶俑。这也支持了箕踞俑是乐人的观点,因为音乐演奏往往是在室内进行的。

最后,箕踞俑出土的形态和姿势可能与编织网状物、捕捉鱼虫饲养禽鸟有关。它们可能代表古代人们在捕捉食物时的姿势和动作。这也与古人日常生活中的渔猎活动相符合。

三、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秦代出土的乐器和陶俑很少,但出土的抚琴和鼓瑟乐俑很重要,它们的弹奏技法有所不同。抚琴主要是弹拨和抚按,通过按弦时间和振动频率来判定音符。而鼓瑟则主要是扣弹,只在装饰音和奏变音时才按弦弹奏。

尽管二者在技法上有差异,但在坐姿姿态上基本一致,包括跟做、跪坐、盘坐等。这些乐俑大多是陶质女俑,头发分成中分样式,到颈后肩上束为椎髻,发梢自然下垂至背部或挽成垂髻。姿态优雅秀丽,穿着交领右衽的曲裾长衣,腰间系带。

乐俑呈现出跪坐状态,双膝着地,脚掌朝上,双手交叠于内侧,臀部压于掌上。上身挺直或稍微向前倾斜,双臂弯曲向前伸展。双手拇指向内屈于掌心,食指勾曲,其余三指略微屈曲向前平伸,双手可以同时弹奏或一手按抚一手弹拨。

这种跪坐姿态的乐俑,演奏时需要有支架来支撑乐器,所以跪坐更为方便、舒适、正规。而K0007坑的箕踞俑与水禽组合在一起,很可能展现的是训练过程中的姿态,而不是正式表演。

如果没有支架,乐器可以握在手上,倚在腿上演奏,这样更为方便和自如,因此姿态变成箕踞坐姿就能够理解了。

《左传》记载:“征褰与襦,褰亦裤也,然其外必有若裳深衣以覆之。”

秦代出土的击奏乐俑主要演奏击打类乐器,如鼓、磬和钟。尽管演奏技巧不同,但都采用双手敲击的方式。演奏姿势分为立姿和坐姿,其中坐姿包括跪坐和跟坐。

东汉时期在西南地区出土的击奏乐俑,都是陶质男俑,他们头戴帽子或束发成高髻,面带微笑。穿着交领右衽的宽袖长袍或长襦短袴,腰间系带。

双臂向前伸或举起,两手半握拳,手中持有的小器物已经不存在,只是作出打击的姿势,或者直接用手持鼓槌击打鼓。与箕踞俑一起出土的跪坐俑,很可能是用来训练水禽的,让它们舞动更有节奏感。坐具对箕踞坐姿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秦汉时期,人们通常会席地而坐,膝盖是重要的支撑点。因此,坐姿、跪坐和跽坐都有相应的规定。

长时间以膝盖支撑坐着会十分不舒服,才会有较为放松但不符合礼仪的箕踞坐姿出现。这些坐姿的俑出现在上焦村马厩坑和K0007陪葬坑中,真实反映了秦代社会生活的情景。

而箕踞坐姿俑的出现,则是因为秦人与戎狄等少数民族接触频繁,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各种先进思想和事物。此外,还受到有裤裆的内衣和宫廷音乐舞蹈的发展的影响。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促成了箕踞坐姿的产生。

结语

秦代出土的击奏乐俑展现了击打类乐器的演奏姿势,其中跪坐与箕踞坐姿俑展现了不同的演奏状态。坐具对箕踞坐姿的影响也是促成其出现的原因之一。这些乐俑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文化,也为我们了解秦汉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左转》

《史记》

《文献通考》

0 阅读:2
维京晋州

维京晋州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