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面临危机,总会面临着类似“活着还是死去”的二选一拷问,顾此失彼难免纠结,这的确是个问题;而更多时候,需要“既要也要”的双面能力和智慧。企业,不但会做判断题,更要会做选择题。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面临着类似的拷问:虚拟经济是要颠覆实体经济还是要辅助实体经济?如何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务虚,还是务实?这是很多互联网企业正在纠结的问题。
11月18日,京东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业绩,为“虚实”二元经济的困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京东交出了一份务“实”的财报】
三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5%的增速;其中,净服务收入为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2%,占净收入的比例达到19.1%,创下历史新高。
而这次财报不同之处在于,销量增长背后,更多是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数量增长的背后,更多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与赋能。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雷先生表示,“数百万中小企业,尤其在乡村产业,更深度地参与到京东的高质量增长中,这些企业依赖京东获得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增长的机会。”线上与线下深度互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亲密接触爆发出耀眼的火花。
京东的快递业务,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财报显示,在京东开放物流业务后,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67.8%,占物流总收入比例接近七成,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仓储方面,三季度京东物流并购德邦后,仓储总管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京东的活跃用户数量从1.5亿增加到5.8亿。即便远在西藏,网购送货速度,从以前的一两周缩短至一两天;京东服务的活跃企业客户数量超过800万家,成为九成以上在华世界500强企业、全国近7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共同选择,同时也为制造、能源等领域提供专业供应链服务。
现在的京东早已名列一线电商大厂,收入增长固然可喜,但他们在线下的布局,以及带动线下增长的数字更加亮眼。
农产品方面,京东11.11,近10000种农产品成交额超过10万元。近3成粮油、茶叶等初加工农产品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在成交额最高的100件商品中,超过50%是新品种。
制造业方面,京东C2M智造平台已经与超过3000个品牌达成C2M合作,深度参与到产品研发与设计,帮助制造工厂节省75%的调研时间,新品上市周期比以往缩短67%。11.11期间还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未来三年内将打造超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
京东对实体经济的策略精简为四个字“以实助实”。
在农产品方面,京东“以实助实”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农产品-消费升级-农民增收”正循环;在工业领域,“以实助实”,京东助力产业带商家、工厂获得实在增长。京东还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通过数字技术升级传统产业链供应链。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900亿元。
一句话总结,2022年三季度,京东交出了一份相当务“实”的答卷。
【虚实经济的三个误区】
很多来自西方的舶来词,进入中国后以讹传讹,最终变了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就是这样的例子。
当下的舆论场中,不少互联网企业着急变身“实体企业”,大有洗白自己互联网标签的趋势。这其实是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误读和曲解,更有人把虚拟与实体不恰当地对比和类比,甚至形成了误区。
第一个误区:把虚拟经济等同于网络经济
保护实体经济和抵制虚拟经济来自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
实体经济是指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物质的、精神的产品等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类似次贷的金融业务。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质是华尔街投资商们的资本游戏,最终传到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动荡。
在国外的语境里,实体经济对应的是不合规的金融业务。但在国内,实体经济对应的却是互联网。
这或许是因为互联网里有太多的“虚拟”业务:VR是虚拟现实技术,游戏是虚拟的世界,互联网是虚拟的舆论场,近几年与区块链技术一起火爆的比特币属于“虚拟”货币。久而久之,网民的心智中,虚拟成为网络经济的代名词。
第二个误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对立
当人们把互联网等同于虚拟经济,也就把互联网潜移默化地开始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当然,这也离不开早期互联网企业“颠覆实体论”,后期互联网恶性竞争确实伤及到无辜的实体企业,比如商超卖场。近两年,个别网络平台遭遇到大额的反垄断罚单,更加剧了虚拟经济伤害实体经济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虚拟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并不对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更不是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共赢共生的关系。
很多网络公司就是由实体企业起家。京东最早是从中关村的线下“三尺柜台”起家,从光盘刻录到数码产品,再到最大的IT数码产品平台,一路走来,京东骨子里具有实体经济的基因。而京东的口号“多快好省”,则用最质朴的文字,展示了实体经济企业的专注和初心。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也在反哺实体经济
从PC互联网到移动网络诞生了很多平台企业,提供了从支付、快递到仓储等各类基础服务,不但拓展了网络服务的版图,同时也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运行效率。以京东为例,京东商城作为工业品和农业品的线上渠道,大幅提升商品销售效率;京东C2M智造平台,提升了生产和研发效率;而京东物流,则大大提升了商品流转效率。
第三个误区 虚拟经济冲击实体经济
当BP机被即时通讯工具取代,报纸杂志被手机APP所取代,当现金被支付工具取代,当各种互联网、移动APP兴起,各种线上服务方兴未艾。很多人惊呼,虚拟经济正在蚕食实体企业,正在颠覆实体经济。
时代更迭的洪流中,没有人能阻挡科技前进的车轮。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和服务的加速器。很多实体企业,其实不是被互联网虚拟经济打垮,而是被缺乏新技术“低效率”“数字鸿沟”击垮。
实体经济最大的敌人不是互联网和虚拟经济,而是自身面对新技术洪流的技术空心导致的“虚”。消除这种内在的“虚”,反而更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网络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 京东“以实助实”背后的逻辑】
为什么京东如此在意实体企业,又如此了解实体企业?为什么京东提出以实助实的战略?
首先,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最大痛点
中国的实体经济正面临内忧和外患。外患是,包括西方国家脱钩带来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当然也包括疫情对于实体经济的创伤。如果说,前者是人祸,后者则是无法避免的天灾。实体经济占据国民经济比重较大,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遭遇双重挑战的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痛点。
其次,京东骨子里具有实体经济的基因,京东最懂实体企业
在很多人心目中,京东是中国最大的B2C线上商城,是虚拟经济的典型企业。但实质上,从诞生至今,都是不折不扣的实体企业。
京东是实体门店起家。京东起家的中关村地区,高楼大厦、楼宇林立,IT店铺多如牛毛,中关村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之一。但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线下店铺凭借不透明的产品信息,谋取高额利润。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再也没人愿意去中关村线下买电脑。
而京东始终坚持“多快好省”,最终把店铺开到网上。京东价成为中关村的良心价的代名词。曾经,中关村里京东的三尺店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不再受空间限制,京东的客户也从北京拓展到全国各地。抓住互联网机遇,为京东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8月3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发布榜单,京东集团排名跃升至46位,较6年前首次上榜提升了320位,并连续6年排名国内行业首位,也是国内行业唯一进入前50的公司。
现在的京东,拥有大量线上业务,但线下仍是重要的战场。线下的人,线下物流网和线下的仓储网,与互联网巨头的轻资产不同,京东的大量资产都在线下。
员工方面。京东或许不是业内工资最高的企业,却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营企业。截止2021年底,京东体系员工数已经超过42万,京东一家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BAT的总和。
仓储方面,三季度京东物流并购德邦后,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仓储总管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至于快递,国家邮政局发布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京东快递位居九大快递品牌首位。
最后,京东是技术赋能的新兴实体企业
京东不仅是实体企业,更懂如何用数字化、网络技术解决供应链的难题。
京东完善“有责任的供应链”,同时持续推进“链网融合”,实现货网、仓网、云网的“三网通”,并深度融合解耦,实现“三网通”。如果将供应链比喻生命体,货网扮演了传递营养物质的循环系统,仓网更像是组织、器官和细胞,而云网则扮演了神经系统,缺哪一样都不行。
在数字化和智能时代,实体企业最缺乏的是赋能平台和支持底座,而京东正在扮演这样的平台。
借助三网通有机运行,京东不仅保障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京东为产业赋能的版图从农业到工业,从基础建设到物流、数字基建,京东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数智化的供应链服务。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面向大型企业,京东发挥供应链与技术服务能力,满足汽车、能源、机械、家电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做“数字大脑”力促提质、降本、增效。
【结束语】
虚实本是一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不矛盾,更无须割裂开。所以,关于实与虚的选择,其实并不纠结。虚拟的网络经济并不可怕,但失去虚拟经济背后的数字、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技术“虚空”的企业,才最可怕。
复盘京东的成功,无非是一个始终抱有初心的实体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东风,迅速成长的故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同时拥有实体企业的坚韧和执着和虚拟空间技术的洞察力,吃透虚实,才铸就了京东现在的成功。
京东提出的以实助实,有自己的底气。一方面他们是虚实兼具的多面手。同时,还拥有一颗反哺实体经济的责任心。这一点,尤其可贵。
雄观,资深新经济观察家、知名意见领袖,国内首个严肃科技脱口秀“雄辩”主讲人、十大科技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5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最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