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官网发布重磅报告,披露美国情报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系统性监听。报告显示,美方通过控制根服务器、域名解析系统等互联网核心设施,构建了覆盖SIM卡固件、操作系统、数据接口及大型云端平台的全方位渗透体系,严重威胁各国网络空间安全。
报告指出,美国情报机构针对移动产业生态发起"无孔不入"的攻击,其技术手段涉及WiFi、蓝牙、GPS等数据接口,并通过指定异常路由链路实施监控。这种基于网络层级优势的监控模式,使得全球用户在访问政府网站或特定目标时,可能被强制导向美军基地服务器等关键节点。

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印证了我国网络安全专家十年来的预警。自"棱镜门"事件曝光后,我国通过《网络安全法》等立法加强数据主权保护,并在国际场合多次呼吁关注网络霸权。此次官方报告的发布,标志着网络空间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议题。
在应对措施方面,我国持续推进网络强国战略,通过建设国家区块链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发展自主可控的北斗导航系统等举措,逐步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针对跨境数据流动风险,"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法规已建立制度性防护屏障。
国际对比显示,目前我国在网络主权维护方面已走在前列。相比某些国家允许外国企业肆意采集本土数据,我国通过VIE结构监管、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等制度,有效防范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外流风险。近期TikTok股权结构调整事件,更凸显了网络时代数据主权与国家安全的紧密关联。

构建平等互联的国际网络秩序,需要突破现有互联网架构的技术壁垒。我国正在推进的IPv6规模化部署、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等工程,为实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这份报告的发布,不仅揭示了网络战的现实威胁,更彰显了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战略前瞻性与制度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