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365:公筷你用着习惯吗?

内明书院 2022-11-27 02:38:28

生活中的好多事情中,其实都有心理学。比如说我今天想到一个关于分餐制这件事。

中国人现在一般的习惯是合餐制,就是大家出去吃饭,那个菜上来之后,每个人拿筷子在这个菜里边去夹出来吃,是大家合吃一盘菜。这种方式就会被质疑说不太卫生,因为有可能人和人之间就会因此互相传染疾病,如果万一有疾病的话。

我是一个非常推崇中国传统的,但是实际上我也是认为合餐制的确不卫生,而且说实话,中国的传统其实也是分餐制。中国在比如说先秦啊,比如说在汉代,在唐代啊,其实都是分餐制的。

大家每人一个小食案,就每个人自己有一个自己小盘、小托盘,上面有好多小碟,菜上来以后每个人的碟里边分一点,然后大家各吃各的。其实都是这样子的,只是到后来开始渐渐的有了合餐制。

所以现在呢,有一些人就提出说为了更卫生,我们可以做一个改变,变成这个用公筷,每个人去吃饭的时候,都发两双筷子,一个公筷,一个私筷,然后用公筷从大家的盘子里边把菜夹过来,然后再用私筷去吃。

实际在饭桌上这么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也包括我观察别人,发现其实挺容易出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很可能在吃的过程中,就忘了换筷子了,“诶,自己怎么用公筷,在自己盘子里,自己嘴里吃呢?”或者“诶,我们怎么拿那个私筷到盘子里夹菜了?”就经常会出这种事。

当然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这个习惯嘛,一时半会改不过来,需要让大家花更多的时间去改。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在这,问题是在于这个办法呀,它在心理学上来说,忽略了人的一些心理学规律。

人吃饭的时候呢,他不可能总是提着十分的精神,来随时看哪个是公筷,哪个是私筷,对不对?所以就特别容易混。其实我们真的要想解决问题,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公筷和私筷之间的区别,做到非常大,非常足够大,以至于他不会在自己不注意的时候,会搞错,不会出现这种事情。对,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就是只有在让一个人不是那么专注,不是那么注意的情况下,就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区别,一个人才有可能大大减少他出错的几率。

所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原理上去看,可能更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用公筷,而是把这个公筷这个功能,换成一种新的餐具。比如说换成一个大一点的夹子,像是自助餐那儿有时候有的那种夹子,可以在大盘里夹菜到你自己小盘里的那种夹子。或者干脆设计一种特殊的,在一般大家聚餐的时候用得更方便的夹子。

那大家如果拿着私筷跑去到公盘里去夹菜,就能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公盘里的菜都是用夹子往外夹的。这种情况下,那种无意中所导致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然后就可以成为一种实际上比较像分餐制的这么一种吃饭方式,然后更卫生。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哈。

如果你们觉得是这个道理的话,你们以后也不妨在聚餐的时候,试试这种方法,就是带着两个夹子过去,当然还可以带一个大点的勺子过去用来分汤,就可以让自己吃饭变得更卫生,同时,还可以同样的热闹。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8
内明书院

内明书院

倡行心理服务,科普心理知识,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