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过度解释,会让你显得很“廉价”

是成小羽呀 2024-11-15 17:00:47

作者/小稚

喜欢过度解释的人,是一种病,得治。

试想一下,你每次滔滔不绝,说得没完没了以后,是不是都会感到无比懊恼。

你的秘密,你的城府,你想要塑造的一种形象,基本都在你的过度解释中,彻底湮灭。

一个刚刚认识的外人,总是很容易就能看透你的为人,倒不是对方真的有多么明察秋毫,或者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而是你自己在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个人的信息,基本完全暴露。

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你也感到很无语。

并且,一再提醒自己:下次一定不能这样。

但可能真的面对大致相同的场景,你还是会犯相同的错误。

过度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内心匮乏的一种表现。

这种表现,基本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幼年时期,说话的权利总是被剥夺,被打压,被反对,就是说因为他还小,因此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被尊重。

尤其是在父母面前。

有的时候,就算他们是有理的一方,但还是会被父母以各种理由压制,比如认为他们是在顶嘴,从而进行否定。

而他们本能的倾诉欲,在这个时候会走向两个极端,有的人会偏向于彻底内敛,不再说更多的话,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有的人则是侧重于一直去解释,总是试图去说服大人,相信他们的观点。

第二种情况,在长大以后经过演变,就会形成过度解释的人格。

他们不光是跟父母相处会如此,就连跟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相处也是如此:总是认为自己说得不够全面,或者不够细致,担心对方会反对或者听不懂,于是就滔滔不绝,越说越多。

在外人看来,可能会认为他们比较啰嗦。

有时,明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在他们的讲述下,可能会变得相对比较复杂。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会显得好为人师,喜欢去指导别人。

其实,他们的内心可能最初并没有这些意图,只是出于一种惯性的心理,在表达的时候,习惯性把观点阐述得很全面,对方没想到的东西,他们都能立马想到。

同理,对方压根没问,没提及的东西,他们也能说出来。

这种性格的a面,就是显得比较有主见,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一味跟着他人的观点走,但是b面也很明显,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会显得自己很廉价。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往往是来源于神秘感,来源于未知。

我们跟一个人刚刚认识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对方,不知道其底细,往往会出于一种未知的心态,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相对而言都会更尊重对方。

但是,一旦对于这个人的了解越是透彻,越是看透其内核,或者意识到其软肋,那么往往就会变得很随意。

说白了就是,此时这个人对你而言,产生的威慑力正在逐渐消失。

而一个喜欢过度解释的人,无意识透露出的信息,真的可以有太多。

假设一个场景。

你跟一个朋友出去玩,刚好是春天,草坪上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你的朋友就顺势说了一句:小的时候,我可喜欢放风筝了,你喜欢放吗?

正常情况是,只需要回答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就好。

但是,下意识会过度解释的人,这个时候可能不需要对方提及,就会越说越多,他会去解释原因,生怕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选择。

一旦解释了原因,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就是最初造成这个原因的事情是什么,还有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等等。

甚至有的人,说着说着,直接就把自己童年的创伤全部表达了。

大概就是这种逻辑。

而这种逻辑,也会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于是他们在稍微熟悉一点的朋友面前,没有什么秘密,对方一眼就能把他们看穿。

这种性格的人,很多人虽然喜欢跟其交朋友,但是难以发自内心尊重,都是感觉你人好的前提下,从而驱动的一种本能。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好拿捏,跟你玩的话不用设防。

如果,一个人跟你交朋友,纯粹是因为你人好,那么你就很容易变成传说中的“老好人”。

老好人,可不是什么好词。

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是那个吃亏最多,遇事被不断拜托的人,也是那个难以被尊重的人。

要是你有这种过度解释的心态,一定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驱力,时刻告诉自己:任何时候,你都不需要给他人解释,你只需要展示结果就够了。

再就是:不要害怕得罪任何人,其实任何人你都得罪得起,压根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希望你能够勇敢,也能够做自己。

-END-

0 阅读:20

是成小羽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