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活着时,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就经常失算?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白帝城驾崩,临终前将年仅17岁的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在此之前的十余年间,诸葛亮以其过人智谋,辅佐刘备从一介草莽到坐拥益州、成就帝业,堪称神机妙算。然而,当诸葛亮独掌朝纲后,北伐魏国屡屡受挫:街亭失守、上方谷大雨、李严掣肘,甚至在临终前还导致魏延兵变。这位曾在赤壁之战、定川蜀、取汉中等重要战役中展现出惊人智慧的卧龙先生,为何在后期频频失算?这其中既有时局变迁的无奈,也暗含着一代雄才命运起伏的深意。
卧龙出山 智定天下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汉室血脉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起兵勤王。刘备虽有雄心壮志,却屡战屡败,直到遇见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
公元207年深秋,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隐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在那个飘雪的日子里,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建议刘备立足荆州,进取益州,再图汉中,最终成就霸业。
这番对话让刘备如获至宝,当即拜诸葛亮为军师。从此,诸葛亮开始了他辅佐刘备的征程。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
博望坡一战,诸葛亮以火攻之计,大败曹军主将夏侯惇。赤壁之战中,他联合孙权,借东南风焚烧曹营,一举击退曹操八十万大军。这两场胜仗奠定了诸葛亮军事谋略家的地位。
随后几年,诸葛亮辅佐刘备占据荆州,平定益州。他运筹帷幄,助刘备攻下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这一连串的胜利,让诸葛亮"多智近妖"的美誉传遍天下。
在这段时期,诸葛亮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不仅善于用兵,更善于结交盟友。他通过外交手段与东吴保持联盟,共同对抗曹魏。
在内政方面,诸葛亮推行屯田制,整顿吏治,使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他重用姜维、费祎等年轻将才,为蜀汉的未来储备力量。诸葛亮的每一步棋都走得精准无比。
这时的诸葛亮,可以说是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他的建议总能得到刘备的采纳,他的计策往往一击即中。天下人都说,有诸葛亮在,蜀汉就有希望恢复汉室。
然而,这样的辉煌时期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刘备的离世,诸葛亮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作为托孤大臣,他不得不同时处理军政内外的诸多事务。
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诸葛亮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此时的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誓要完成托付,北定中原。只是命运的车轮,已经开始向着另一个方向转动。
运筹帷幄 乘胜逐北来
博望坡之战的胜利,让诸葛亮在蜀汉军中声名鹊起。当时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精兵攻打新野,刘备军势单力薄,几乎无力抵抗。
诸葛亮观察地形,发现博望坡两侧林木茂密,遂定下奇策。他命令将士们在坡道两边埋伏,只等曹军入谷,放火攻之。
夏侯惇引军入谷时,蜀军突然四面点火,烈焰熊熊。曹军阵型大乱,死伤无数。这一战,奠定了诸葛亮用兵如神的威名。
新野之战中,曹操亲自领军来攻,诸葛亮再次施展智谋。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兵于险要之处,令曹军腹背受敌,不得不退。
最令天下震惊的是赤壁之战。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气势汹汹。诸葛亮劝说孙权联合抗曹,并亲自带兵支援。
战前,诸葛亮观察天象,预测将有东南风起。他密令周瑜准备火攻所需船只。果然东南风大作,火船顺风而上,曹营顷刻化为灰烬。
这场以少胜多的大战,让诸葛亮的名声传遍天下。此后,他又辅佐刘备进取益州。诸葛亮派黄权、魏延为先锋,自己坐镇后方调度。
益州之战中,诸葛亮运筹帷幄。他先以外交手段分化益州内部,又调动军队步步为营。最终,刘备顺利占据益州,建立了基业。
取得益州后,诸葛亮并未停歇。他针对益州各族矛盾,实施怀柔政策,安抚少数民族。同时整顿军备,为进取汉中做准备。
汉中之战更显出诸葛亮用兵之妙。他派遣黄忠、赵云分兵牵制,自己则率主力占据要地。曹操派夏侯渊前来增援,却被蜀军一举击破。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威望达到顶峰。无论是行军布阵,还是城池攻防,他都表现出超人的智慧。
在这段时期,诸葛亮每战必胜,料事如神。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想出制胜之策。这使得蜀汉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诸葛亮不仅擅长军事,治理内政也颇有建树。他在益州推行屯田制,整顿吏治,使得民生安定。同时重用贤才,为蜀汉储备力量。
在刘备在世期间,诸葛亮的每一个谋略都能得到充分信任和支持。加上当时蜀汉人才济济,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都能独当一面。
这种局面让诸葛亮可以专注于制定战略,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有了这些得力助手,诸葛亮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托孤重任 北伐屡遭挫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独自面对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股肱之臣如关羽、张飞、马超等名将皆已离世,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寥寥无几。
刘禅年幼,朝中派系林立,内部矛盾日益加深。诸葛亮不得不同时应对内政外交,还要统筹军事,压力陡增。
北伐魏国的第一战就遭遇重创,街亭失守成为转折点。主将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坚持驻军高地,结果被魏将张郃断绝水源,全军覆没。
街亭之败不仅使蜀汉损失大量精锐,更打乱了诸葛亮精心策划的战略部署。他不得不暂时撤军,重整旗鼓。
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遭遇上方谷连绵大雨。军粮被雨水浸泡发霉,后勤补给线断裂。这场天灾让蜀军疲惫不堪,最终无功而返。
随后的北伐中,后方大将李严频频掣肘。他屯粮不力,导致前线军需告急。诸葛亮多次上书责备,却始终无法解决后勤问题。
魏延的不满情绪也日渐明显。这位勇将多次提出锐进的战术建议,但都被诸葛亮否决。两人的矛盾逐渐加深,为日后的兵变埋下隐患。
在处理朝政时,诸葛亮还要面对各种明争暗斗。一些大臣对他独掌大权心存不满,暗中使绊子。这让他疲于应付内部纷争。
蜀汉的国力也在持续消耗。连年征战让国库空虚,民力疲惫。诸葛亮不得不一边筹措军资,一边安抚民生。
与东吴的同盟关系也出现裂痕。自从关羽被孙权背刺后,两国之间的互信基础动摇。诸葛亮多次派使臣修好,收效甚微。
面对这些困境,诸葛亮开始亲自督战。他带病登城楼,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但北伐的步伐始终未停。
五次北伐的失利,让诸葛亮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他不得不在临终前向刘禅认错,表示愧对先帝托付。
这一切的转变,与刘备在世时形成鲜明对比。从前诸葛亮专注谋略,有众多能臣分担责任。如今却要独自应对内忧外患,疲于奔命。
北伐的失利,不能简单归咎于诸葛亮的决策失误。时局的变迁、人才的匮乏、内部的矛盾,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这段艰难时期,诸葛亮依然竭尽全力完成托付。他培养了姜维等新一代将才,为蜀汉的延续做出了贡献。只是大势已去,难以挽回。
大势已去 功业付诸东流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表托付后事。姜维接过北伐的重任,继续推行诸葛亮未竟的事业。
蜀汉朝廷却未能延续诸葛亮时期的政治思路。大将军费祎被人刺杀,朝中重臣接连离世,朝局日渐混乱。
魏延之乱爆发,这位当年跟随诸葛亮北伐的老将,在与后主刘禅的政见分歧中走向不归路。他率军造反,最终被杨仪剿灭。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意志,前后发动了十一次进攻。但每次北伐都因为后勤补给不足,或者魏军强大的防御体系而功亏一篑。
这些年的连续征战,让蜀汉国力不断衰退。民间怨声载道,税赋加重,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内部也逐渐分裂为主战派和主和派。
与此同时,魏国却在司马氏的掌控下日益强大。他们修筑了防御工事,在关键要道设置重兵,让蜀军的进攻举步维艰。
东吴孙权去世后,吴蜀联盟名存实亡。两国各自为战,再也没有了当年赤壁之战时的默契配合。这让蜀汉在战略上更加孤立。
公元262年,魏将邓艾、钟会发动了灭蜀之战。他们分兵两路,一路穿越阴平道,一路正面进攻汉中。蜀军腹背受敌,节节败退。
此时的蜀汉,早已不是当年诸葛亮主政时期的强盛之国。姜维率军回援,却被钟会大军阻截。邓艾则率精锐翻越崇山峻岭,突袭成都。
最终,蜀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这个由刘备艰难创建,诸葛亮呕心沥血维系的政权,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泡影。
从诸葛亮病逝到蜀汉灭亡的三十年间,朝廷的每一步决策都在印证他的先见之明。人才的凋零,国力的衰退,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回顾诸葛亮的一生,他在刘备在世时的辉煌战绩,与后期的连番失利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一个政权兴衰的必然规律。
当年在隆中推演天下大势的年轻谋士,最终未能改变三分天下的格局。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诸葛亮留下的《出师表》,道出了一个托孤大臣的赤诚之心。他虽未能完成复兴汉室的夙愿,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这场历史的大潮中,诸葛亮的谋略、智慧、忠诚,都成为后人景仰的典范。他的故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传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