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三月,扬州人挤人,而它隔壁的“同胞兄弟”却依然冷清。
图/兴化千垛风景区
这里是泰州。
扬泰,1997年前它们本是一家,后泰州带着靖江、泰兴和兴化独立成市。因此,扬泰之间有着同样“皮包水,水包皮”的文化,同样人文气息浓郁的老街,同样充满着情调的大小湖泊......
图/凤河城景区文峰塔
所以,若你想在烟花三月想下扬州,又担心人潮拥挤,不妨就去它隔壁的泰州走一趟。
注:古时的烟火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也就是在4上旬-5月上旬。
图/望海楼
01.泰州,幸福之城
泰州,古称海陵,位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这座“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古来繁盛。
图/溱潼古镇
第一笔财富是来自海水的馈赠,西汉时泰州一带是全国重要的盐业生产地和集散地;到了隋唐,伴随扬州的兴盛,更是一跃成东南都会;宋元时,又摇身一变成了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
水滋养着泰州,哪怕今日也仍在“向海图强”。
图/泰州长江大桥
江、海、淮三水交汇的泰州无疑是一个富庶之地,但更是一个烟波浩渺般的水乡天堂,其境内拥有大小湖泊2万余个,水域面积更是占据了泰州城的1/4。
鲜有的水城格局,造就了这一方水乡梦境,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感叹道:“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图/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水波潋滟中也沉浮着这座城千年的灵韵,缔造了无数风雅人物,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
施耐庵一本《水浒传》经久不衰,郑板桥笔下的《竹》登峰造极,梅兰芳一曲《霸王别姬》无可比拟,孔尚任一部《桃花扇》冠绝千古......
图/郑板桥故居
图/梅兰芳故居
泰州人喜欢称自己的家乡为“水城”,管自己的生活叫“水城慢生活”,他们生活在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泰州城里,闲时品茶听曲,把日子过成了神仙日子。
02.泰州,早茶之都
大抵繁华富庶之地,对入口的东西都颇有一番研究,自古扬泰是一家,泰州人也热衷于早茶文化。
而泰州人对早茶吃食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一茶三点一面”。一茶,为一盏茶一份烫干丝,谓之一个茶头;三点,为包子、蒸饺、烧麦;一面,为泰州特色的鱼汤面。
五种特色食物,按着顺序逐一品尝,由清到重,由淡到浓,清茶作为开头,干丝承上启下,“三点”作为高潮,鲜美的鱼汤面则负责收尾。
图/@7M
这份早茶公式,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泰州早茶文化之所以盛行至今,与奉行“百姓日用即道”的泰州学派有着莫大的联系。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师从王阳明,主张中国传统文化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泰州的老百姓们则把王艮的思想精髓融入了其中,深谙生活之“道”,使得泰州“皮包水”的文化,虽历经沧桑仍源远流长。
泰州早茶很民间化,也更质朴纯粹,家楼下烟火气十足的老馆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老馆子朴朴素素,不摆花架子,甚少富丽堂皇,但味道绝对没得说的。
就拿“三点”来说,虽概括为包子、蒸饺、烧麦,但实则花样多得让你眼花缭乱,除了萝卜丝包、三丁包、虾仁蒸饺、草头烧麦这种常规选择外,还有诸如春天的荠菜包、夏天的茯苓包等应季选择。
但众所周知,作为全国最大的螃蟹原产地,泰州茶点中的重头戏当属蟹黄汤包。
泰州有着最正宗最好吃的蟹黄汤包,《舌尖上的中国》戳破的那只蟹黄汤包,就不知流进了多少人心里。
与其说是吃蟹黄汤包,不如说是喝蟹黄汤包,“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最后一扫光!”这份口诀深入每一个泰州人的内心。
泰州早茶的烫干丝也虏获了一大批人的胃,相较于扬州的煮干丝,泰州烫出来干丝的口感更为利落爽滑,配上各家秘制的调料,像极了那句广告语“纵享丝滑”。
至于鱼汤面,则充满着惊喜,尤其是面的汤头。
黄鳝鱼骨、小鲫鱼炖、大猪骨先煸炒,再熬煮四五个小时,才出的那碗雪白浓稠的汤,醇厚鲜美,进入嘴巴的刹那鲜味就黏了上来,光是喝汤就能喝个满足。
图/小红书-是阿娇啊~
......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曾游历泰州古城,称“此城虽不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而700多年后,泰州上榜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幸福泰州,古今如一。
泰州茶楼推荐:古月楼、金月楼、会宾楼、海棠春茶社
泰州景点推荐:兴化千垛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公园、郑板桥纪念馆、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潼古镇、稻河古街区、梅园、柳园、钟楼巷、凤城河(夜游)
图/@泰州旅游网
·END·
【作者:走吧网;公众号:走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