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北大校长,喝酒、抽烟、逛窑子样样在行,却拿下36个博士学位

小彭的灿烂 2024-10-06 04:41:02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年少轻狂抽烟喝酒样样来,他放荡不羁,逛窑子也不在话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可救药的纨绔子弟,却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校长,一生竟然拿到了36个博士学位,他的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如雷贯耳——胡适。

这是怎样的一个矛盾体?一个曾经的浪荡子,又是如何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化巨擘?

【纨绔子弟逆袭记】

1891年,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的一个书香门第,可别以为他从小就是个乖乖派,这小子打小就调皮捣蛋,没少让家里人操心。

十几岁的时候,胡适就开始抽烟了,一开始是偷偷摸摸,后来索性明目张胆,他那时候觉得抽烟能让自己显得成熟稳重,殊不知在长辈眼里,他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

除了抽烟喝酒他也来者不拒,在他看来喝酒能让人豁达也能结交朋友,可惜他常常是越喝越上头,闹出不少笑话。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年轻的胡适还喜欢逛窑子,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相当出格的行为,但胡适似乎并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我行我素。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沉迷声色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成为北大校长?

1910年,19岁的胡适获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踏上了赴美留学的征程,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

留学期间,胡适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他开始埋头苦读废寝忘食,从文学到哲学从历史到教育,他涉猎广泛如饥似渴。

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胡适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导师——杜威,在杜威的影响下,胡适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国后的胡适,俨然已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很快就成为了学界的新星。

但别以为胡适就此洗心革面,完全抛弃了过去的习惯,事实上他依然保持着抽烟、喝酒的习惯,只不过这些曾经被视为恶习的行为,在他身上却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学识渊博的教授,竟然还有如此放荡不羁的一面,这种反差反而让胡适在学生和同事中更受欢迎。

那么,胡适是如何平衡学术研究和这些看似放纵的习惯的呢?

【胡适的学术成就】

实际上他的人生成就像一部令人目眩的交响曲,他不仅在一个领域卓有建树,而是在多个学科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他一生中获得的36个博士学位,这个数字即便放在今天,也足以让人咋舌。

比如说在文学领域,胡适是一位革命者,他大力推动白话文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哲学方面胡适将中西方思想融会贯通,他不仅精通中国古代哲学,还将杜威的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

有趣的是胡适的这些学术成就,并没有让他变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相反他的学识越渊博,他的人格魅力就越发迷人。

在学术会议上,胡适常常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但在酒桌上,他又能与人谈笑风生畅饮不醉,这种学识与豁达并重的形象,让他在学界和社会上都备受推崇。

胡适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学术圈,他的思想和言论常常引发社会热议,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会关注胡适的一言一行。

有人说,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他用自己的学识和魅力,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成名之后的胡适,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继续在不同的领域开疆拓土,不断挑战自我。

正是这种不懈的求知精神,加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让胡适在1946年成功当选为北京大学校长,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最高学府的掌舵人。

那么,胡适是如何管理北大的?他又是如何平衡学者身份和校长职责的?

【独特的领导风格】

1946年,胡适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个消息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一个曾经的“浪子”,如今要掌管中国最高学府这着实让人好奇。

胡适上任后,立即展现出了他独特的领导风格,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人生经验融入到校务管理中。

在胡适看来大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应该与社会紧密联系,他鼓励学生关心时事参与社会实践,这种理念在当时的学界可谓是一股清新的风。

有趣的是,胡适并没有因为当上校长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依然保持着抽烟、喝酒的习惯,甚至偶尔还会和学生们一起小酌几杯,这种亲和力让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不过胡适的这些行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一校之长应该以身作则,不应该公开这些“不良嗜好”,但胡适却认为真实地展现自己比装模作样更重要。

在担任校长期间,胡适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热情,他不仅自己继续研究,还积极鼓励教师们投身学术,在他的带领下,北大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了。

胡适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校园的范围,他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他的观点,常常能引发全社会的思考和讨论。

有意思的是,胡适在处理公共事务时,总是能保持理性和幽默,即便面对批评他也能以平和的态度应对,并适时用几句俏皮话化解尴尬。

可惜在1948年,胡适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惋惜,但对胡适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离开北大后,胡适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他的婚姻生活和感情世界,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学术和事业之外,胡适的私人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戏剧人生】

在胡适光鲜亮丽的公众形象背后,他的私人生活同样引人入胜,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胡适的婚姻和感情生活自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胡适的婚姻,可以说是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姻缘,他的妻子江冬秀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这样的组合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圈子里可谓是独树一帜。

有趣的是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在那个年代这并不罕见,但对于一个留学归来、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来说,接受包办婚姻着实让人意外。

婚后,胡适和江冬秀的生活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般和谐,两人在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距常常导致矛盾和冲突。

但胡适始终没有放弃这段婚姻,而是选择了坚持和包容,在外人看来,胡适似乎总是对妻子冷淡,但实际上他内心对江冬秀充满了歉疚和感激。

尽管婚姻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但胡适在感情生活中并非一片荒芜,他与陈衡哲的柏拉图式恋情成为了文坛佳话,两人以诗文互赠情意绵绵,却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

此外胡适与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也常被人津津乐道,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就文学、艺术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这段纯粹的友谊为胡适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有意思的是,尽管胡适在感情生活中经历了诸多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和幽默,胡适的婚姻和感情生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

他们在追求个人理想和履行家庭责任之间,常常感到左右为难,但正是这些复杂的人生经历,让胡适的思想和学术更加丰富多彩,他对人性的理解对社会的洞察,无不来源于自己的亲身体验。

胡适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纷呈的传奇小说,他从一个叛逆少年,成长为一代学术巨擘,经历了荣耀与争议,也品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结语】

胡适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纷呈的传奇小说,他从一个叛逆少年,成长为一代学术巨擘,经历了荣耀与争议,也品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参考资料:

中华网热点新闻在2023年10月133日关于《他抽烟、酗酒、逛窑子,却拥有36个博士学位,是北大都不敢开除的人!》的报道

0 阅读:23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