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附近举行军事演习,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等也参与其中。这一公然挑衅行为,让南海局势瞬间剑拔弩张,也让菲律宾自身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
菲律宾在能源和基建领域对外部合作依赖度极高。回溯过往,中国凭借先进技术与雄厚资金,在菲律宾海上能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一直都是极为关键的合作伙伴。以菲律宾“吕宋经济走廊”的核心项目苏比克-克拉克铁路为例,该项目一旦建成,其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交通的改善。
马科斯(资料图)
据专业机构预估,这条铁路将直接创造不少于5万个就业岗位,从铁路建设的一线施工,到后续运营维护,以及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如建材生产、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都将迎来蓬勃发展。其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更是不可估量,有望使沿线地区的GDP增速提升至少2个百分点,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然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短视且不当行径,严重破坏了中菲合作的信任根基。中国企业基于对投资风险的审慎考量,无奈之下纷纷撤离菲律宾市场。这一变化直接导致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资金链瞬间断裂,原本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陷入一片沉寂。所有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面临付诸东流的风险,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被无情地按下了暂停键,错失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能源领域,菲律宾的处境同样艰难。由于中菲关系持续紧张,菲律宾海上能源勘探工作遭受沉重打击。此前,中国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为菲律宾海上能源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众多海上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都离不开中国专业团队的技术指导与资金注入。但如今,合作被迫中断,菲律宾的能源开发计划陷入僵局。菲律宾能源部长为解决这一困境,试图寻求美国公司的合作,期望填补中资撤离后的空缺。同时,还寄希望于美国能提供援助,推动菲律宾的可再生能源转型。
马科斯(资料图)
但现实却给了菲律宾沉重一击。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严峻,面临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等诸多难题,财政负担已然不堪重负。当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在高位徘徊,达到了近40年来的峰值,国债规模更是突破了惊人的30万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外援助时往往将自身战略利益放在首位。菲律宾不过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一枚棋子,美国并非真心实意想要帮助菲律宾发展经济。
特朗普一直秉持“美国优先”原则,对盟友利益向来不管不顾。回顾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对盟友的援助往往附带苛刻条件,更多是为了满足美国自身的商业利益,而非助力盟友发展。菲律宾想要从美国获得巨额援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看看日本,虽然日本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但近年来也深受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困扰。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球前列,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8%,劳动力市场萎缩严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在对外援助方面,日本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谨慎权衡。菲律宾的基建与能源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巨大,回报周期长,而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菲律宾的基建项目因政治局势不稳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能源项目则受国际油价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收益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日本是否愿意大规模投入资金,存在极大的疑问。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如今陷入这般困境,根源就在于其政策的转变。自马科斯上台后,完全摒弃了前任杜特尔特在南海问题上的务实友好政策。马科斯政府屡屡侵犯中国主权,在相关海域频繁制造事端。不仅如此,还加速拉拢美军等域外军事力量介入南海地区,妄图借助外部势力来增强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从频繁派遣船只非法闯入中国岛礁附近海域,到与美国举行多次联合军事演习,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中菲关系的友好氛围,让原本良好的合作关系不复存在。
近期,中菲刚刚结束第十轮南海问题双边磋商,然而菲律宾却立刻违背承诺,在黄岩岛周边海域开展军事演习,还拉拢美国在巴拉望岛周边海域进行联合演习。而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外交原则,面对菲律宾的不断挑衅,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在黄岩岛方向展开战备警巡。此次行动中,解放军出动了运输机、轰炸机、战斗机、远距支援干扰机等多种先进战机,组成了强大的空中作战编队。通过精确的战术演练、协同作战展示,向外界展示了捍卫南海主权的坚定决心。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天真地以为依靠美国就能有恃无恐,实则大错特错。美国对菲律宾的所谓支持,更多是出于自身战略目的,绝不会为了菲律宾的发展全力以赴。从过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来看,菲律宾只是其战略棋盘上的一个小卒,一旦局势变化,随时可能被弃之不顾。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不仅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使得南海地区的渔业、航运等经济活动受到干扰,还让自身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行为纷纷表示谴责,其国际形象大打折扣,许多国家在与菲律宾开展合作时都持谨慎态度。
从菲律宾国内局势来看,马科斯的错误政策引发了诸多问题。在政治层面,马科斯政府撤销副总统杜特尔特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务,这一举措使得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两大政治家族在菲律宾政坛都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影响力,他们的纷争导致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愈发紧张。各政治派别之间相互攻讦,政策推行受阻,政府行政效率大幅降低。
同时,菲律宾国内爆发了大规模集会,据统计,参与抗议的人数多达160万。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工人、农民、学生以及中小企业主等。他们对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外交政策表达了强烈不满,要求政府改善民生、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这无疑给马科斯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其在国内的执政根基受到动摇。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若想摆脱当前的困境,必须尽快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及时调整对外政策。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应当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立即停止一切侵权挑衅行为,重新回到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倘若菲律宾继续一意孤行,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临更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从经济层面来看,其能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停滞,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衰退;在政治层面,国内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到那时,即便美国有心提供帮助,恐怕也无力回天,更何况美国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援助菲律宾。
菲律宾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对抗毫无出路,合作才是实现双赢的唯一选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且一直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菲律宾只有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平等、互利、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广泛合作,才能在能源、基建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否则,菲律宾必将在困境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国家发展也将遭受更为严重的阻碍,民众的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