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洛神赋》开头的序中,曹植已经说了“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曹植是去洛阳朝见自己的哥哥曹丕回来的路上,有感而发写的这篇赋。
其实从开头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甄氏肯定不叫甄宓,否则如果曹植这么写,曹丕肯定分分钟干掉自己的弟弟;二是曹植和甄氏之间除了嫂子和小叔子之外绝对没有其他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就是说楚王出游碰见仙女自荐枕席的故事,也是巫山云雨、男女欢好最早的典故。如果曹植和甄氏有点什么的话,曹植会这么写吗?绝对不会。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洛神赋》和甄氏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所以宓妃绝对不会是指甄氏。我们再来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可能存在私情。
要知道曹丕是公元187年出生,而甄氏是公元183年出生,所以甄氏本来就比曹丕大四岁,而曹植是公元192年出生,甄氏差不多比他大十岁。在204年曹丕纳甄氏的时候,曹植才12岁,还是个半大孩子,他怎么可能求娶甄氏为妃?
个人之所以称之为“绯闻”,说明其实我是不认同这些后世附会的传闻的,因为它根本不合情理。所以曹植和甄氏是没有私情的,甄氏也和《洛神赋》没什么关系,否则我们现在就看不到《洛神赋》了。
历史上总有些文人学者喜欢把自己的想象(或者说意淫),加诸于某些私纪野史当中,好像这样自己设想的事情就有根有据了,而不进行合理的推测分析。这种做法实在很不可取,也给后世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实在是很无聊,古人看来也是看到美女就容易想到八卦,总觉得美女肯定会更喜欢有才华的文人(包括他们自己),一样的俗套啊!
本文由小凡读史原创,欢迎大家转发、关注,一起探寻历史真相!参考:《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