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的艺术,色彩中的历史——中国古代彩绘

墨染纸间梦 2025-01-17 12:59:34

彩绘(polychromy)是绘在不同基体上的色彩斑斓画面,过去称为丹青。彩绘的初期形态是原始人采用木炭或者有机色彩在石头上面绘制的。大约在十四五世纪,随着宗教事业的发展,各种代表宗教含义的图案被生动地绘制于建筑物和墙面上。之后,又被广泛地绘制于各种基体上,也赋予彩绘多种不同的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征。彩绘的主要形式包括建筑彩绘、石窟彩绘、墓道彩绘、陶质彩绘等,大多分布在宫殿、住宅、庙宇、祠堂、石窟寺及墓道内。彩绘的题材也非常广泛,从山川风物、神话传说、人物肖像、历史故事,到宗教经义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彩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绘画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彩绘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形式各异,风格独特。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彩绘,都是由颜料(pigment)与黏合剂(binding medium)构成画面。颜料多是一些无机矿物质(如朱砂、赭石、铅丹、石绿、石青、青金石等)和天然有机染料(如靛蓝、茜草、紫草、红花、黄栀子、紫苏等),黏合剂通常是能够成膜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干性油类、动物胶类、蛋白质类、蜡类、天然树脂类等)。

黏合剂在彩绘的稳定保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颜料颗粒间相互结合的介质,还是彩绘层附于基体表面的载体。黏合剂与颜料可能是一种材料单独使用,也可能是两种或多种材料混合使用。将黏合剂与颜料的混合物绘在土墙、木质、砖材、泥胎、岩石、陶质等支撑体上,或亚麻帆布、金属、玻璃等表面上,就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绘。有时候也会在彩绘的表面涂上保护涂层,形成饱和色彩,同时也起到防止环境影响的作用。

彩绘层结构

由于彩绘通常是绘在土墙、木质、砖材、泥胎、岩石、陶质等支撑体上,彩绘的支撑体壁面需要特殊处理。壁面常由黄泥、石灰、白垩土、麦秆、草、麻、棉、纸等加工而成。然后在壁面上由颜料和黏合剂的混合物施彩后构成画面。彩绘层的厚度大约为50 μm,是古代彩绘的精华部分。

通常将彩绘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画面支撑结构(墙体、木材、砖、泥胎)、地仗层(又称灰泥层或泥层)、颜料层。通过大量资料考证,彩绘结构通常可分为5 层,如图1所示。

图1 彩绘层结构示意图

1

画面的支撑体(或称为衬底层、基体),中国古代所用的彩绘载体主要是土、木、石、砖、泥等墙体。因此,画面的支撑体集中表现在这几种材料上。

2

画面的地仗层或打底层,这一层的材料因绘画方法的差异有明显不同。主要是泥土或黄土的灰泥、石灰泥、石膏灰泥等几种。而且地仗层的薄厚和质地也各不相同,也因绘画的地区及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异。彩绘的损坏与地仗层关系密切,因此在保护之前,应对地仗层有深入的了解。

3

底色层,是为了获得所需画面效果而调整的底色。

4

颜料层,是彩绘的精华部分,厚度大约为20~25 μm。是由无机颜料和有机黏合剂组成,以适当比例调配,就可得到所需的画料。颜料层的厚度不等,依画家风格而定。

5

保护层,主要是一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除了起到保护画面的作用外,还赋予画面光泽效果。但不是所有的彩绘都有保护层。

如何制作彩绘

我国古代彩绘的制作方法大体可分为5 个步骤:地仗处理、起稿、落稿、成色、沥粉贴金等。

地仗层由黄泥、石灰、白垩土、麦秆、竹茹、草、麻、棉、纸等材料构成,加入这些材料的目的是防止地仗干裂。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彩绘,其地仗材料构成也有差异。地仗做好后,就可以在壁上绘画。按起稿、落稿、成色、沥粉贴金步骤完成,也就是古代匠人所说的“一朽、二落、三成”的程序。起稿,传统上使用所谓的“朽子”(用柳条烧制成的炭条),也有用红土、白土材料起稿。这些材料可以随时在地仗上画上或抚下。落稿也称勾线,即用淡墨、淡赭或淡蓝等色勾出初稿,然后用墨笔勾线。所谓“落”,就是落墨的意思。成色是指勾线完成之后的着色。有些还采用“沥粉贴金”技术,使画面有辉煌的艺术感和美感。一般是以白垩粉土、米汤、熟桐油调成糊状,使这种黏液通过细铜管沿着画的轮廓线流出,待半干时,贴以赤金箔,或将金箔调在胶液中,用笔蘸上金液描绘。

下面分别对墓道彩绘、建筑彩绘、石窟彩绘的制作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墓道彩绘

一般是先将墙体凿平,在其上施加细泥麻筋,或含棉花、驼 毛的细泥铺在上边,再刷上石灰胶混合物,用砂泥铺平,晾干压平,然后再刷2~3 遍胶矾水。典型的墓道彩绘是陕西唐墓彩绘和汉墓彩绘,如永泰公主墓彩绘、章怀太子墓彩绘等。在这些墓道彩绘中,都能清晰地看到墙体施加细腻子和白粉层的痕迹。在陕西乾陵永泰公主墓唐代彩绘的地仗层中,底层为0.8~1 cm 的草泥层,上抹厚约0.2~0.5 cm 的白灰层。在陕西省靖边县的东汉墓内彩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墙体上施加细泥和白粉,或者墙体上无白灰层,或者由砌砖涂上细泥和白粉做地仗后直接施彩。

图2 永泰公主墓彩绘,墙体施加细腻子和白粉层的痕迹

图3 东汉龙车升仙图和孔子见老子图,陕西省靖边县汉墓,有精细白灰层

图4 西汉骑马狩猎图,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墓,无白灰层

图5 东汉牛耕牧马图,陕西省旬邑县,砖体支撑地仗层或直接砖体施彩

当然,也有比较粗糙的地仗处理方式。如辽宁北票莲花山辽代宝山墓彩绘,墓道壁为岩石,在岩体上抹一层厚约0.5~1.2 cm 的白灰层作画。墓室用青砖砌成,以青砖为底壁,先在其上抹一层厚0.3~0.7 cm 的草泥类,再抹一层厚约0.3~1 cm 的白灰层,而后作画。

图6 宝山1 号侍从牵马图与墓室东侧壁的鞍马图

甚至有直接在墙体上彩绘,或其他方法绘画。如陕西咸阳秦代彩绘残片,是已发现的最早彩绘实物。彩绘的墙体为土坯墙,地仗层为一约0.5 cm 厚的细泥层,内拌有草灰,然后在其上再抹一层很薄的白灰,在白灰层上绘画。山东梁山汉墓彩绘则是在墙壁上先抹一层黄泥,再涂布薄层白灰。河北望都汉墓彩绘的制作是在墙壁上只抹一层厚为1~2 cm 的白灰。河北安平汉墓彩绘只在墙壁上抹一层0.1~0.8 cm 白灰。它们在泥灰层中都没有掺加其他材料。辽宁辽阳魏晋墓的彩绘是直接绘在石材墓壁上,既没有抹灰也不涂底色。甘肃嘉峪关汉墓的彩绘只在砖墙上涂布一层白灰作底色。

建筑彩绘

建筑彩绘主要分布在宫殿、住宅、庙宇和祠堂,木建筑上的彩绘以油饰彩绘为主,即黏合剂以油类物质为主要成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主要绘在梁、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主要以梁枋部位为主,成语“雕梁画栋”由此而来。隋唐时期大量应用彩绘,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后来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被两者广泛运用和赋予民族色彩。在我国古建筑中,建筑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可增加建筑物寿命。古建筑彩绘的典型代表是故宫,是明清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存的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图7 是故宫建筑外观及其典型木构件彩绘纹饰,图8 是圆明园走廊和天坛彩绘。类似的宫殿、园林彩绘在全国分布甚广。

图7 故宫建筑外观、交错屋顶、龙凤呈祥和龙纹彩绘

图8 圆明园走廊和天坛彩绘

古建油饰彩画的地仗层是用不同粒度的砖灰或瓦灰、猪血、石灰、桐油、面粉、纤维等材料配制的油灰,一道道地糊抹在木材上,保护木基材。这个地仗层既是油饰彩画的基层,同时又可使木构件防火防潮。

清早期以前的地仗做法比较简单,一般只对木构件表面的明显缺陷使用 油灰做必要的填刮平整,然后钻生油(即用生桐油渗入到地仗之内,以增强地仗的强度、韧性及防腐蚀性能)。清早期以后地仗做法日益加厚,出现了不施麻或布的“单披灰”,包括一道半灰、两道灰、三道灰乃至四道灰做法,更讲究的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在建筑的重点构件要做到一麻五灰地仗,其余构件大多做单披灰地仗。王府建筑的地仗可厚于一麻五灰。

明清时期建筑彩绘的地仗泥灰层结构,注意了分层和添加物,故裂缝较少。有一些建筑彩绘的地仗层还使用了棉花,如云南丽江大宝积宫的明代建筑,现保存彩绘60 多平方米,其地仗层结构独具特色。先以竹编墙壁作为地仗层的支撑载体,以黄泥掺山草抹成厚度约1.5 cm 的底层,于四周边缘铺3.5 cm 厚的棕丝。再用掺棉花的砂泥抹平,同时在四周钉上竹钉,以增加牢固度。最后再涂抹一层厚1.5 mm 的暗红细砂泥,即于此上作画。

地仗的制作方法一般按建筑的部位和工程的重要性而定,其中一麻五灰地仗最为典型。一般工序分为捉缝灰—通灰—披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从下至上灰粒越来越细,各层的配比也不同。这种地仗工艺多用在柱子、垫、枋等处,而在门窗装修上多用单披灰,盈 联匾额上则多用一麻一布六灰等。

清代以来,木构地仗所以出现越做越厚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清代建筑多承自明代,因年久反复修缮,原有构件大多不太平直圆顺,棱角也不完整,只能通过加厚地仗、使麻糊布、过板闸线等工艺手段得以再现其昔日光彩;其二,实践使人们懂得,很薄的地仗不能长期抗御自然界各种侵蚀,因此加大地仗厚度,加强地仗的拉力(糊布或使麻),也就成为必然。

捉缝灰是古建筑彩绘地仗工艺的第一道灰,它颗粒粗糙,黏结牢固,干燥速度快,所以主要是找补不平处和填补缝隙。捉缝灰一般按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将调配好的灰用灰刀抹到缝隙内,此时所抹的灰只是浮在缝隙的表层,并未渗入缝隙的深处;第二步,将浮在上面的灰划入缝隙的深处,此步骤很重要,如果未填饱划入深处,捉缝灰干后容易脱落掉出,这种弊病称为“蒙头灰”;第三步,完成后刮平收净表面。第一道捉缝灰工艺完成后,开始第二道扫荡灰,扫荡灰又称通灰,它是在第一道灰干后,打磨好,把所要彩绘的每个构件满铺灰,灰的厚度为2~3 mm,整套工序要经过叉灰、过板子、捡灰等工序。

腻子灰干后开始打磨,要求打磨好后的构件外形协调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齐等,为下一步的工序打好基础。在古建筑彩绘地仗工艺一麻五灰中,使麻很重要,它是在第二道灰和第三道灰之间的一道工艺,是为了加固整体灰层,增强灰层的整体拉力,是地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程序。它的重要性如同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使麻又分为开浆、黏麻、砸干轧、潲生、水轧、整理活等六个步骤,其中前三步为主,后三步为辅。使麻开始前,首先将上一层的表面打磨平除去浮尘,接下来才是使麻的六个步骤。

石窟彩绘

中国古代石窟的典型代表是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其中蕴藏了精美绝伦的石窟彩绘。最著名的代表之一是敦煌莫高窟内的彩绘,绘有从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宋和西夏各个年代的精美彩绘4万多平方米。如果将彩绘展开,在彩绘高度为5m 的情况下,长度可达到25 km。除此之外,其他一些集中在中国西北方的石窟彩绘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彩绘、土穆库拉千佛洞彩绘等。

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彩绘地仗层主要是泥灰层结构,增加了防止出现干裂的技术措施,如在泥土层中掺加细砂或草。但地仗的精细程度不等,如宁夏固原北周墓彩绘的地仗,是在泥土层上涂刷一层白灰作衬底,再在其上作画。但是,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彩绘地仗是由两层草泥构成,抹于石质窟壁上,底层草泥层厚1.1~1.7 cm,内掺粗草和细砂;上层草泥层厚1~1.4 cm,内掺草,待干后即在草泥层上绘画,如图9。石窟彩绘制作中也有施加精细白灰层。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彩绘的地仗泥灰层结构较前更为考究,增加了地仗的牢固程度。因为一次成型易产生裂纹,所以采用了分层及加入一些添加物。这个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彩绘,地仗的泥层由三层构成,底层为厚2~6 cm 的草泥层,内掺草和约占10%的砂;第二层为1~2 cm 的草泥层,内掺草和约5%的砂;第三层为厚0.2~0.3 cm 的麻泥层,内掺麻刀、草和不足1%的砂,表层涂白粉以便绘制,如图10。另外一个典型的实例如麦积山石窟,泥层较厚,见图11 和图12。而更早期的龟兹石窟彩绘有较厚的麦草细泥地仗层、较厚的白灰层和较厚的稻草细泥。

图9 敦煌莫高窟彩绘

图10 敦煌莫高窟《维摩诘经变》,精细的白灰层

图11 麦积山石窟彩绘中的厚泥层

图12 麦积山石窟彩绘中的泥胎

图13 龟兹石窟第123 窟较厚的麦草泥地仗层

图14 龟兹石窟较厚的白灰层

图15 龟兹石窟较厚的稻草细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