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节过年的时候,朋友聚会就会多起来,有一种交情叫“来我家吃饭”。
如果朋友向你发出这样的邀请,那他是把你当成了最信赖的朋友。
他们认可你,看重你,才会请你到家里来做客。
有人说:
“家宴,是最高的礼遇。”
自古以来,别人邀请你来家里做客,吃的不仅仅是饭菜,更重要的是主人的情谊。
但我们去朋友家做客时,无论关系再好,这三样东西都不能带。
不带好为人师,指点人家生活
孟子说: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尤其是到了别人的家里,更不应该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给出建议或者是帮助,本质上都是对别人的一种侵犯和否定。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的这种帮助会让别人丢面子,甚至伤害自尊。
芸刚搬了新家,邀请了办公室玩得好的几个同事来家里做客。
同事张琪进家后就开始就开始四处参观,芸也很乐意,一边领着他们看,一边介绍房屋以前的布局,自己又做了怎样的改造。
芸满脸幸福的味道,看得出来她是称心如意的。
其他同事,都对芸的小心思给与了赞美。
本来,客随主便是礼貌,是对主人生活的尊重。
偏偏张琪觉得自己装过两套房子,经验丰富得很,她以过来人的身份,对芸的家装进行起了评头论足。
她说,鞋柜做的不太合理,应该在旁边增设个小凳子方便换鞋,还要加一个挂包包的地方。
芸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也很接受。
诚心谢过之后,就招呼大家上桌子吃饭。
谁知道,在饭桌上张琪又开始发表意见:
沙发与地板颜色不协调、阳台应该打造成小花园、厨房要安装净水器,等等。
有些建议本来还是可以的,可张琪越说越多,完全否定了芸的所有用心,搞得芸渐渐没了好心情。
等吃完饭,芸也不想留客,就以家里太小为由,请她们去外面喝茶聊天。
本来开心的聚会,就这么不欢而散。
生活中,有些人没啥本事,却喜欢自我展示、评头论足,一副居高自大的样子,着实让人不喜欢。
各花各有各花香,别人的家不是你可以任意践踏的。
有道是:
“行有所止,言有所界。”
尤其是到了别人家里,要把别人的付出看在眼里,摆正自己的位置,多给赞美,少来挑剔。
自以为是的人,总想用自己的想法指导别人的行动,这样只会扰乱别人的生活,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不带负面情绪,破坏现场氛围
佛说:
“如果你在修行,一定要记住,不要让任何人,消耗你的能量。”
负能量爆棚的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周遭的人,他们就像“垃圾”一样污染环境。
网友阿辉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回来了,阿辉就邀约大家去她家吃饭,见见老朋友,一起聚聚叙叙旧。
大家久未蒙面,相见甚欢,聊过去、聊将来,气氛很欢畅。
她们翻出了以前在公园玩的合影,说谁的发型土的不行,谁当时脚滑到水里了,照片还能看出裤脚是湿的,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周倩姗姗来迟,进门就说路上太堵,车子被擦挂了,自己也说是小伤无大碍,在场的人都及时的给予了安慰。
别人拉她一起来开心,可她没说几句开心话,就又开始扯回了她的伤心事。
周倩满口都是哀怨,对自己这些年遭遇的不公、遇到的不幸,一遍一遍说个不停,俨然把朋友聚会视为情绪宣泄的契机。
有朋友劝她:
“别想那些伤心事了,一起来喝酒庆祝我们的聚会吧。”
周倩却说:
“有什么好庆祝的,悲欢不相同,你们也太不够朋友了。”
本来很欢乐的气氛,就这样被她给搞到了冰点。
去别人家做客,本该是送喜庆送欢乐,一味的倒苦水,把别人的家当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其实是很多家庭忌讳的事情。
成年人谁都有不幸和烂事,自己消化掉就好。
毕竟每个人都很忙很累,负担不了那么的抱怨、唠叨和诉苦。
不好的情绪如阴霾,净说些不开心的事,晦气自己,也晦气了别人。
所以,去别人家做客,要提醒自己调整好情绪,不要把抱怨和不满带到别人家里。
再说,坏情绪改变不了你的状况,却破坏了现场的气氛,成为了别人嫌弃远离的对象。
快乐的情绪如阳光,我们到别人家里去,应该展现积极快乐的一面,这样别人才会欢迎你,大家才能常常走动。
不要带自来熟,打破彼此边界
叔本华说:
“人际关系就像冬天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
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深以为然。
当边界被侵犯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和不安。
越亲密的人越容易拿自己不当外人,越容易越界进入好友的生活,误以为这样才是无间的友谊。
其实,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都要在彼此间留出适当的间隙,避免不能承受爱之重而彼此疏远。
杜佳的表姐在山区上班,体检时查出肾功指标异常,就到成都来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杜佳想到表姐经济不宽裕,就让她来自己家里住,这样也能节约一笔开支。
表姐来了之后,很感激杜佳对自己的照顾。
杜佳也对表姐说,自家人不必客气,你随意就好。
表姐就真没把自己当外人,想着大家都是亲戚,在杜佳这儿自然得自在点,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表姐很随意地试穿杜佳的衣服,杜佳上班走后,她就穿上杜佳的衣服出去看病。
杜佳知道后心有不悦,但想想是表姐也就算了。
原本杜佳安排表姐住客房,表姐却直接躺倒了杜佳儿子的床上。
杜佳觉得表姐太过随意,就委婉地说了儿子要回来住。
哪知道表姐说:
“你儿子反正在住校,一周才回来一次,这间亮堂,我先住几天。”
杜佳想到表姐是自己安排进家来的,住不了几天也要走了,就再忍忍。
谁知过了两天,杜佳下班回家,看到表姐把橱窗里朋友送的茶具拆封开来,独自泡茶享受起来了。
面对一切行动自由的表姐,忍无可忍的杜佳只好请表姐出去自己找住宿。
家是私人领地,无论关系再好,都有不可越过的红线。
不知分寸,只会消耗掉别人对你的善良。
三毛曾说过: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边界感,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会变成消极的东西。
保持一段温柔的距离,才不会给人带去困扰,才能相处融洽。
▼
古人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朋友敞开家门,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是给予了我们最大的信任和认可。
我们要珍惜这份深情厚谊,看到并感恩主人的用心。
用真心称赞,代替挑剔的话语;
用阳光的心态,营造欢乐的气氛;
用温柔的心待人,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样才能让这份友谊,醇厚绵长。
作者 | 幕卷·旧时月色,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女性,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