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民事新收案件同比下降超50%,13项审判质效指标同比趋优,984人次警示教育……不做“木桶上最短的板”,争做“池子里最活的鱼”,且看四川法院脱薄工作如何激发——
一场补短跃升的蜕变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摘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雨中的川西小城,清冷不失恬淡。沿着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往前走,一扇铁门兀地出现。站在门前,国徽高悬,“九龙县人民法院”的牌子映入眼帘。穿过仅有两米宽的门厅走廊,眼前的审判大楼被居民楼环绕。大楼建筑面积严重不足,仅达到标准的14.7%。全院只有一个法庭供法官排队使用,办公室多个部门混用,诉讼档案室完全饱和,安检设备无法安装……这样的“薄弱”,看得见,摸得着。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工作,四川省九龙县人民法院、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松潘县人民法院、西昌市人民法院被列入首批薄弱法院队伍。“薄弱法院就像木桶最短的那几块板。”10月1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回顾着全省脱薄工作进展,将其形容为一次补齐短板、破解难题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长远工程。四家法院,各有各的“薄”。如何精准脱薄?如何在脱薄过程中深挖潜力、奋勇争先?四川三级法院携手联动,奔着最紧迫的问题去,迎着最艰巨的困难上,助推薄弱法院朝着优势方向不断发力,带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不仅要“达标出列”,更要“树优争先”;不仅要破除“木桶效应”,更要激活“鲶鱼效应”——这份不期而遇的“任务”,悄然成为四川法院的重要机遇。“星级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聊起那场“头脑风暴”,峨边法院副院长马海阿希记忆深刻。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各个民事审判业务团队负责人齐聚峨边,二十几个人坐满了一间会议室。峨边法院过去两年审理的民事案件中,被上诉、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一一“过检”,问题在哪?如何解决?马海阿希记满了一本笔记本。脱薄,首先要知道“薄”在哪里。脱薄工作部署以来,四川高院班子成员先后22次下沉薄弱法院,组成了6个工作组、涵盖27个部门的条线指导团队。各地中院积极参与调研,共同为薄弱法院“把脉问诊”。正是通过调研,四川高院政治部主任谢慧发现,四家薄弱法院不是全面“薄”,而是各有各的薄弱方面。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的实施办法》,从政治建设、业务工作、队伍素能、管理水平、保障水平五个方面明确薄弱领域。对照五方面标准研判,四家法院的突出薄弱点一目了然。如何精准脱薄,调研组经过深入研究,确立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而这,也是四川法院探索“星级管理”模式的初衷。“对照最高法院确定的五方面问题,我们按照薄弱程度评价,依次评定三星、二星、一星三个等级。”谢慧介绍,四川高院专门出台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综合评判薄弱问题和解决情况。松潘法院和西昌法院的“业务工作”“政治建设”存在明显短板,九龙法院和峨边法院的“基础保障”长期落后,均被评为三星问题。“抓住这些三星问题,就抓住了脱薄的关键。”审判质效长期居于末位,松潘法院向管理要生产力,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严格落实院庭长阅核制。今年1至10月,松潘法院13项审判质效指标同比趋优,首次闯入阿坝全州法院前列。队伍连续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西昌法院痛定思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引领,开展警示教育984人次、政治轮训247人次,干警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基础保障’马上就要摘星了。”走在从旧址到新址的路上,峨边法院院长万华感慨万千。曾经的峨边法院,面临与九龙法院相似的窘境。2015年的一场地震,让峨边法院审判大楼变成了危楼,不得已选择租用一栋商业楼的二层作为办公场所。拥挤的诉讼服务大厅,排期紧张的审判法庭,不仅法官难为“无米之炊”,当事人的诉讼体验更是降到了冰点。经过多番协调努力,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峨边法院新的审判大楼在延宕多年后重启建设,于10月8日正式启用。九龙法院审判大楼建设用地和经费逐一落实到位,开土动工指日可待。通过“星级管理”,四家法院正逐一攻克难题,力求早日达标摘星。“全部问题降为一星后,即可有序验收脱薄。”四川高院常务副院长秦海补充道,对于降至一星的问题,四川高院将转为常态化跟踪工作事项,持续优化提升,并定期对照星级薄弱问题再检视。“造成薄弱的因素大多根深蒂固,达标不意味着问题彻底解决,仍需久久为功,防止脱薄后又返薄。”“瑕瑜互见”——围绕审判质效找问题、晒成绩开庭结束,九龙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鲁燕像往常一样回到办公室,打开人民法院案例库,开始寻找与手头案件相似的案例。最近一段时间,鲁燕发现,案例库是个“宝藏”。“以前我们很少做判后答疑的工作。”如今,鲁燕和她的团队使用“法答网”“案例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发现,拿着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权威认证”过的判决与当事人交流,当事人会更容易接受,服判息诉率也更高。审判执行是法院的主责主业,“薄弱”直观体现为审判执行质效不高。在四川高院的指导下,四家法院拿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举措,有力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质效一直上不去,证明我们审判管理出了问题。”九龙法院副院长魏杰介绍,今年以来,九龙法院进一步精简完善了各项审判管理制度,重组审判团队、优化繁简分流和审判流程,完善院庭长阅核制度规范,“建章立制”有了进一步改观。“研讨了多年的内部执行联动,终于动起来了。”九龙法院健全完善执行工作制度,将执前保全、督促等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倒逼各部门联动配合。执行局局长宋冬平感到身上的压力减轻了,“立审执有序衔接,我们执行质效有了大幅提升。”办公室里,四川高院审管办副主任姜文晖拿起手边的一张表,上面详细列满了今年以来各家薄弱法院的审判执行质效情况。“量化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更好找出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作出修订,四川法院也不断完善“量化”指导方式,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探索利用质效合理区间,督促薄弱法院及时找到弱项、补齐短板。四川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法院案件量差异也大。四川高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汪澜介绍,对于全省执行条线,高院以各地法院执行案件量、法官人均办案量为划分标准,选择同体量法院进行比较,进而科学精准地查找问题。除了“量化评比指数”,四川高院还会定期公示一份“瑕瑜互见指标”,将薄弱法院一个月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出现的违纪违法等内容一一“晒”出来,激励大家比学赶超,提振士气。每当成绩进步,松潘法院党组会第一时间向全院干警通报。“我们将努力创造更多先进业绩,让更多兄弟法院在‘瑕瑜互见’中看到我们的亮点工作。”松潘法院院长范文慧说。“大家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现在转变为主动学习、要求进步。”九龙法院院长夏梅看到干警们在与兄弟法院相互学习借鉴中增长了见识,激发了斗志,一扫昔日的暮气沉沉。“鲶鱼效应”——聚焦审判工作现代化激活力、勇争先作为“领军人才”来到峨边法院开展短期岗位锻炼,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井研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谭媛媛已经适应了新的角色。四家薄弱法院均位于偏远山区,工作生活环境较差,留不住人的现象突出。队伍青黄不接,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法院发展。“薄弱法院要实现可持续提升,必须打好人才队伍这一根基。”四川高院政治部法官管理处处长孔云峰介绍,近年来,四川高院建立“领军人才”工程,选拔、培养了一批精通审判业务、法学理论深厚的审判人才。以往,“领军人才”大多赴东部沿海省份法院进行岗位锻炼。今年,四川高院希望“领军人才”能够在脱薄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峨边法院,谭媛媛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通过组成合议庭当审判长、组织专业法官会议,谭媛媛与峨边法院法官密切合作,近距离了解审理思路、短板优势,开展一对一交流指导,带动薄弱法院干警“见贤思齐”,提升能力。与先进法院相比,薄弱法院虽然在审判、人才、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缺口,但不意味着自身没有优势。“薄弱法院一样可以在补短板的同时跳起摸高,激发自身潜能,让优势工作更优。”这意味着要激活“鲶鱼效应”,让脱薄变成争先的舞台。“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的人。峨边法院立足彝区特色,邀请峨边县黑竹沟镇依乌村党支部书记耍惹阿觉等具有威望的“德古”参与调解,在黑竹沟法庭打造“法官﹢德古”的“火塘”特色调解品牌,及时高效化解纠纷。截至10月,峨边法院一审民事新收案件同比下降超50%。“甘嫫阿妞”“阿依蒙格”“阿依达诗”,分别代表彝族妇女、儿童、男青年的美好形象,峨边法院以这三个名字分别组建了服务不同群体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刑事审判庭庭长刘华、法官助理曲术芳是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当前,她们正针对高价彩礼、婚姻家事、未成年人保护开展普法宣传,推进彝区移风易俗,服务基层治理。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地处安宁河谷,西昌农业发达。西昌法院建设“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加强涉农案件审判,探索耕地司法保护新模式,筑牢凉山州粮食安全的司法屏障。高山草甸,踏雪前行。九龙法院组建由藏、汉、彝三个民族法官组成的“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走进乡镇、村组、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就地巡回审判,帮助群众解纷消忧。脱薄工作开展以来,四川高院鼓励薄弱法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树立特色司法品牌,充分调动广大干警积极性,更好服务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照五大薄弱领域,以“星级管理”模式逐一摘星破题;设置“量化评比”“瑕瑜互见”两大指数指标,督促薄弱法院及时补短、互评互鉴;树立N个特色优势项目,营造争先创优积极氛围——
“5+2+N”,概括了今年以来四川法院的脱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薄弱法院的短板逐一补齐攻克,“木桶效应”进一步破除,“鲶鱼效应”进一步激发,四川全省法院审判质效有了整体跃升,干事创业氛围日渐浓厚。“脱薄开局之年,打牢基础是关键。”王树江表示,四川还选定了5家省级薄弱法院、16家市级薄弱法院,借着脱薄的“东风”,一揽子解决四川法院想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事,在筑牢基层基础的同时,推动全省审判工作迈向现代化,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姿态,投身到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毕竟,“检验脱薄成效,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
——访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
记者:孙航 实习记者:孙陈亦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四川法院是如何部署脱薄工作的?王树江: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基础工程、民心工程、长远工程。四川法院深刻认识脱薄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将脱薄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高院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班子成员“一对一”挂点联系制度,中院及薄弱基层法院主动担责、统一思想、卸下包袱、加压奋进。召开薄弱法院院地领导座谈会、脱薄工作推进会,推动脱薄工作纳入地方重点工作,省委政法委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市州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并积极与浙江三级法院合作争取培训、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脱薄争先。记者:今年8月,张军院长率调研组赴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调研指导,充分肯定四川法院脱薄工作阶段性成效。四川法院在推进脱薄工作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王树江:四川法院坚持以系统观念引领脱薄工作,明确既要“达标出列”更要“树优争先”理念,创新“5+2+N”工作机制,狠抓“九分落实”。分层夯实5项基础,对照5个方面脱薄标准,制定薄弱问题星级管理办法,督促指导薄弱基层法院从最弱的问题改起、次第降星脱薄。赋能2类指标促提升,设立“量化评比指数”“瑕瑜互见指标”,通过脱薄专刊定期通报,从正反两面双向评价各项重点工作,激励比学赶超。树优N个项目扬优势,鼓励薄弱基层法院结合自身优势,跳起摸高、自我加压,积极申报特色项目,变短板为强项,让优势更优。记者:注意到“5+2+N”工作机制中涉及“星级管理办法”,这套管理办法有什么特色亮点、具体怎么实施?王树江:薄弱基层法院虽都有“相对薄弱”之疾,但“病症”表现各异,星级管理模式区分矛盾主次,兼顾当下长远,有力推动了薄弱基层法院补短强弱、整体向强。“望闻问切”定星,高院班子成员22次下沉9家薄弱基层法院,6个工作组27个部门条线指导、精准“把脉”,指导薄弱基层法院梳理形成三星难题13个、两星问题17个、一星问题15个。聚力攻坚降星,细化降星标准,明确评定程序,督促指导全省三级法院集中力量攻坚三星难题,评估通过后次第降级。峨边县法院已搬入新审判大楼,九龙县法院获县政府划拨建设用地并落实建设资金,松潘县法院审判质效持续提升,西昌市法院以“法韵月城”党建品牌为引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向好,各薄弱基层法院三星问题推动进展明显。接续奋进护星,将降至一星问题转为常态化跟踪工作事项,持续优化提升,定期对照星级薄弱问题表现再检视,防止脱薄后又返薄。下一步,四川法院将认真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精神和张军院长来川调研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帮扶指导、优化工作举措、狠抓“九分落实”,做深做实脱薄争先工作,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孙航 实习记者:孙陈亦
见习编辑:贺晴实习编辑:肖雅雯|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