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这个人其实蛮有意思的,她从小到大都不太顺,可是后来混成了大演员,她年轻时候当过钳工,现在一个人过得挺开心,她的故事让人觉得生活总是充满意外。
她小时候在上海长大,那会儿父亲是个归国华侨,这个身份弄得她很苦恼,经常被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区别对待,连参加个迎接外宾的演出都不让她上台。
有一次她妈妈大晚上跑出去给她买了件蓝毛衣,想让她能参加节目,结果老师直接说了实话,就是因为她爸爸是华侨才不让她参加的。
她从小就喜欢跳舞唱歌,在上海少年宫学了好多艺术课程,表现得特别好,可惜那个年代背景不好的人处处受限制。
上海电影制片厂他们都想要她,但是政审过不了,这种打击对一个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重,搞得她只能去当钳工。
那时候车间里其他女孩都是干轻松的工作,就她一个人整天跟机床打交道,耳朵里总是嗡嗡响,她心里肯定特别难受。
她虽然当着钳工,但是对艺术的热爱一直没放弃,下班就往青年宫跑,帮着弄道具布置舞台,累是累点但是她特别喜欢。
在工厂干了一段时间后,空政话剧团来上海招人,她因为觉得自己出身不好,一开始都不敢往前凑,结果反而引起了政委的注意。
最后她真的进了空政话剧团,这个消息让她爸爸高兴坏了,还特意买了烟发给邻居,这可能是她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空政话剧团让她演了很多戏,她演技还挺好的,特别是在《陈毅出山》这个戏里面,把角色演得很出彩。
有一天导演钱江找她试镜,想让她演个35岁的角色,她才21岁,但是导演觉得她气质特别适合,就这样她演了《他们在相爱》。
这部电影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因为那时候很少有表现爱情的影视作品,她一下子就出名了,走在路上都有人认出她。
后来她又演了《蹉跎岁月》,这部戏让她真正成为一线演员,她演的杜建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还拿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她演戏的时候很投入,特别是在美国拍《最后的贵族》的时候,她觉得到处逛逛才能演好旅美学者,连导演都拿她没办法。
婚后她接了很多戏,有些是爱情戏,这让她丈夫很不高兴,加上她不想那么早要孩子,两个人就这样分开了。
离婚后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演戏上,不管是电视剧还是话剧都演,2002年她还因为演《霸王别姬》拿了梅花奖。
现在她已经快70岁了,虽然很少接戏了,但是经常参加朗诵活动,生活过得很充实,跟圈里的老朋友们经常聚会。
她觉得离婚是对的,与其在不开心的婚姻里煎熬,不如体面地分开,这个想法挺独特的。
虽然后来有很多人追求她,但是她都拒绝了,可能是不想再被婚姻束缚,想要把时间都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她现在一个人住,没有子女,但是生活过得很精彩,会弹钢琴看书,跟朋友聚会,完全不觉得孤单。
其实她的经历很能代表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开始不顺,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现在偶尔还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声音依然很有力量,能把诗歌朗诵得特别动人,这说明年龄并不是限制。
可能正是因为经历过那么多挫折,所以她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所谓的完美人生,但是依然很知足。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一定要按照别人规定的路走,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就是一种很好的活法。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从年轻时的舞台到现在的朗诵,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