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藏本《阿惟越致经》
尺寸:高32长1560厘米
年代:北宋
用途:佛经
来源:解放前发现于山西太原崇善寺
收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批次:2013年第三批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存卷上一卷,开宝六年刻大观二年印本,每版22行,行17字,卷后有“大宋开宝六年癸酉岁奉雕造陆永”2行,又木记、文字3行“熙宁辛亥岁仲秋初十月中书子奉圣旨赐大藏经板于显圣寺圣寿禅院印造提辖等勾印经院事演梵大师慧敏等”。从中可知,底版刻于开宝六年(973),此卷印刷时间为大观二年(1108)。

《开宝藏》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是中国第一部木刻汉文大藏经。宋太祖开宝四年(971)朝命张从信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经全藏,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告成。因始刻于开宝时,后世遂称《开宝藏》,又名《开宝大藏经》、《北宋敕版大藏经》、《蜀版大藏经》等。

“大藏经”,又称”藏经"、“一切经”,是将一切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一部全集,为保存佛教典籍的存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功勋巍巍。然而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年间以来,汇集、编纂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国内可考的不过十余次:宋及辽金八次、元二次、明四次、清一次,先后有各种官刻、私刻版本仅二十余种。

《开宝藏》是中国佛教史的资料总集,它的出现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藏所搜罗经籍涉及哲学、历史、语言、音乐、美术、历算、天文、医药、建筑等多种学科内容的意义,也远远超出宗教的范畴。

现存《开宝藏》为北宋开宝年间雕造,并以宋代官用文书用纸黄麻纸精工刷印,是宋版古籍精品。该藏对后代汉文版佛教大藏经影响深远,学术价值很高。



《开宝藏》是我国第一部用木版雕刻的佛教大藏经,全藏六千余卷,目前存世极稀。据方广锠、李际宁编《开宝遗珍》著录,海内外目前仅山西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佛教协会图文馆、高平县文博馆、日本京都南禅寺、日本书道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等八家公藏机构保存十二卷,另有部分残片。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