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问题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灾害,解决全球变暖也成为了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保持一定的危机感是很有必要的。
就拿日本来讲,由于他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这就使得日本面临着沉没的威胁。
日本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最严重的后果可能让日本60%的海滩被大海彻底吞没。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日本这个民族曾极具侵略性。
就在许多人在想日本什么时候会被海水淹没时,殊不知,除了日本,中国有两处地方也面临着“下沉”的危机!其中有一个地方的陆地面积,仅剩1.6平方公里了。
日本是一个长条形的岛国,位处于环太平洋的火山地带,常年都会经历多次地震,这也就让日本有“地震国”的名称。
日本曾经历过多次比较严重的地震,2011年,日本就发生了3·11地震,这场地震对日本12个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最终据统计死亡人数高达15900人。
地震不仅给日本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更是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日本的经济,更主要的还在后面,经常地震还给日本带来了很多隐藏危机。
“下沉”就是反非常严重的一个危机,而造成下沉的原因,就与地壳的变化有关,地面下沉后,不仅是道路会被破坏,甚至连海岸线也会被大海侵蚀。
日本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如今的日本有60多个地区,均出现了地面下沉的情况,这些地区每年的下沉速度在5-10毫米左右。
可别小看这5-10毫米,若是经过多年的不断下沉,一旦这些地方的地面高度低于海平面,发生海啸或台风后,这些地方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2015年,美国NASA的科学家就曾表示,照着全球暖化的趋势,未来100-200年内,海平面有可能升高1米甚至更高,到那时连日本东京都有可能被淹没。
日本政府就曾对外宣布,在北海道地区已有日本小岛被淹没了,看来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日本真的有可能被大海“吞没”。
如何脱离这一困局,也成为了摆在日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日本好自为之了,那么,中国面临“下沉”的两个地方是哪里呢?
早在我国宋朝时期,就对长岛县有记载了,在那个朝代,一些犯了重罪的犯人会被流放到这里,元朝时期,这里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期,被当做海运的枢纽要地。
到了明、清两朝,由于当局政府的无能,战事影响到了岛民们的生活,导致这里的岛民进行了几次迁徙,一度让这里变成了空岛。
直到1949年,长岛得到解放后,这里才再次焕发生机,后来成为了山东烟台市的下辖县,但如今长岛县已经被撤销了。
长岛县位于渤海与黄海的交汇之处,周边海域虽然拥有丰富的渔业,但岛上的居民也面临着许多麻烦,每当出现台风,就会给岛上的居民造成不小的损失。
近些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长岛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比较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长岛的海平面正不断上升。
长岛的陆地面积有56.8平方公里,岛上有九丈崖、北庄遗址等旅游圣地,每年都会引得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游玩,但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或许上百年后,一些景点面临着消失的可能。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我们不用慌张,如今,当地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应对手段。
然而除了长岛之外,我国还有一个小岛也面临着“下沉”的可能。
罗东沙岛是一座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地区的小岛,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并不是岛而是一片平常不过的大海。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这个小岛才渐渐形成了,曾经这座小岛最大时的面积为4.9平方公里,但这里从形成至今400多年里一直无人居住。
这座小岛曾在10多年的时间里,减少了将近一半的面积,然而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不仅与海平面上升有关,更与当地的“盗沙贼”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2010年,就有记者对罗斗沙岛的附近居住的渔民进行了采访,一些渔民表示,当地偷沙的情况已经存在了十余年的时间。
只要是天气适合出海的话,每天几乎能看到有10多艘盗沙船,在罗东沙岛附近抽沙,渔民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罗东沙岛面积在持续缩小的一么原因。
当地有关部门曾对这群“盗沙贼”进行了100多次处罚,但这些人却和执法部门玩起了“躲猫猫”,白天他们按兵不动,一到晚上就跑出来偷沙。
罗沙岛上的一个灯塔,就见证了小岛面积的缩小,曾经海岸线离这座小岛70多米远,经过10多年的变化,海岸线在2010年已经后移到了灯塔下方。
截止至2010年,罗东沙岛的陆地面积也从曾经的4.9平方公里,锐减到了1.6平方公里,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再过个几百年的时间,罗东沙岛可能就“消失”了。
面对下沉这一严峻问题,当地有关部门早已加强了对这两个地区的检测,并且进行了各种预防工作,尽可能的减少下沉的危机。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也在研究如何减少海岸线下沉的速度,环境检测部门也给出了预防方案。
相信通过多方部门的合作,我们终将可以减缓危害的速度,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任务,更是世界各国的责任。
Kgreenhty
小日本全部该死![得瑟][得瑟][得瑟]
tompson132
看着这篇文章的介绍,都有点心惊胆战的感觉。以前以为全球变暖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看来这种危机感太紧迫了。我们真的要保护环境。
A 吃了橘子的猫
请问你这结论从哪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