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古人说“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何意?有啥影响?

青丝评文化 2023-07-03 08:01: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当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105°的时候,我们将迎来一个名为小暑的节气。暑,顾名思义寓意着炎热。然而古人认为这个时期尚不算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刻,故称其为小暑。这段时期,虽然酷暑尚未来临,但气温已开始升高。古时有俗语“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同样指出虽然夏季已经进入了最炎热的阶段,但极热的天气还未到来。通过这个名称,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小暑即将降临,人们常常将其与酷热联系在一起,仿佛能感受到滚滚的热浪。然而,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发现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两千多年来人们对于小暑期间气候的的观察从未停止,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俗谚,题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便是其中之一,它形象的体现了小暑前后农人们的生活风貌。

小暑临近之际,“晒伏”是古时候家家户户最为普遍的选择。在一年中气温陡升、日照暴长、辐射剧增的日子将箱柜里的衣服纷纷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这无疑是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最为理想的时间。不过,美中不足的便是俗语中提到的“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这句天气谚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意思是说,当小暑来临时伴随着阵阵雷声,它可能预示着梅雨的回归,带来再次阴雨连绵的天气。倒黄梅意味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经历了梅雨季节的结束,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天气晴好,温度逐渐升高,气象特征也开始显现出盛夏的样貌。然而,这种气候持续一段时间过后,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再次出现,这种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去而复返并持续较长时间的现象便是俗谚中的“倒黄梅”。这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对古时的农业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田家占候集》中就记载了古人通过小暑期间的黄梅雨来进行占候的记载,如

不过"倒黄梅"这一反常气候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久。通常在一周左右,持续十天半月的情况则较少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倒黄梅”的原因并不是“小暑一声雷”,雷声只是可能伴随出现的现象之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倒黄梅”气候严重的年份里,这种异常梅雨现象的出现,并非只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是与整个北半球 乃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活动异常密切相关。梅雨异常现象成了北半球乃至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异常的指示器,大气运动的异常受到海洋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往往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此外,全球火山活动和太阳黑子活动也可以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辐射平衡来影响大气运动。因此,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梅雨异常现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0 阅读:11

青丝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