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公务员》:李鑫为了考取公务员,真的是经历了曲折磨难

职场默笙人 2023-11-03 17:46:59

(书接上次)《县城公务员》:本以为国企是“体制内”,看了是自己想多了

继续考编,这次要考正经八百的“编制”

人们就是这样,一旦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开始抱怨,便一发不可收拾。心中的不满日积月累,李鑫开始想办法走出这里。

其实,李鑫何曾不是辗转反侧,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年龄没了优势,到底要不要继续考公务员?但是面对自己的疑虑,李鑫很快做出了决定,这个公司真的一天不想呆了,考,必须考。

重新拿起了《申论》《行测》,开始看书。但是,在工作期间,看这些书不太合适,跳槽之心异常明显,万一再考不上,岂不是被人笑话。

好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李鑫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软件,工作的时候,可以疯狂刷题,毕竟《行测》是他的弱点。他还是很聪明的,知道弥补短板。作为北方的年轻人,在应试教育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疯狂刷题肯定能出效果。就这样,李鑫在1个月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行测》从50多分,一直刷到了80多。“这样,我就能保证在考试的时候,得到70多分了”。现如今,李鑫没有了刚毕业时的轻狂,想法很是沉稳。

这次报名的时候,李鑫也是很稳重,他听取了一些“前辈”的建议,能不选乡镇就别选乡镇,因为乡镇报名门槛低,报考人数多,进面的分数也高。他先是选择了一些自己能报考的职位,然后每天查看这些职位的报名人数。最后,在截止前两天,选择了当地的县委办。他很好奇,按理说“两办”和组织部都是热门单位,但是这次这个岗位的报名人数不太多,可能有一些限制条件的原因,“劝退”了一些人。然而,他还是慎之又慎,县委办的职位有科员A(1个职位)、科员B(2个职位),毫无疑问,他选择了科员B。

2013年的4月份,李鑫踏入了省考的考场,按照自己的感觉,发挥和平时没有区别,剩下的就是静静等待成绩啦。

曲折的“入编”(一)

时间往前推一点,2012年年底,县委办的某个科室内,科室负责人正在对一名事业编的工作人员谈话。

“明年你还考不考公务员?”

“试一试吧,看看能不能再35岁之前把身份问题解决了”

“那行,今年让我们报招考计划呢,整好你的专业符合我们的工作性质,我们尽量把限制多一些,这样你会少一些竞争者,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多谢王主任啊”

“别贫嘴了,你抓紧复习吧”

看似和李鑫关系不大的一段谈话,也为他后来的经历埋下了伏笔。

……

到了查成绩的当天,李鑫早上起床朦朦胧胧的,脸也没洗、牙也没刷,坐在电脑前,打开网页、输入准考证号、查询……“122.1分,笔试成绩第6名,进入面试环节”。李鑫突然有种要脱离原单位的快感。但是,很快他就冷静下来:

“笔试成绩第6名,岗位招2个人,1:3进入面试,也就是说我是最后一名入围的,只能靠逆袭了”

顿生焦虑的他,打开百度,输入“公务员考试在面试中有逆袭的可能吗?”……看到有人分享成功的案例,自己就长舒了一口气——“看天意吧”。

狠了狠心,交了16000元,在某个培训机构报了一个“保过班”。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去上课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所谓的“保过班”,居然和交3500元上课的学生是一起上课的,只不过,如果交“保过班”学费的同学,通不过面试,会全额退款而已。

来到辅导班以后,李鑫更加感觉到自己没有了年龄优势,但是有一个和自己遭遇相仿的男同学,也是在县里的某个国企工作,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逃离”目前的处境。在这个培训班他还了解到了很多,就比如:有些岗位只是面对“服务基层四项人员”或退伍军人,所以他们进入面试的分数会比较低,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人已经先行付出了。

面试培训班真的是从睁眼开始,到闭眼结束。讲了2天的纯理论内容,就开始了一轮接一轮的仿真面试演练。但是李鑫感觉这些措施还挺有用,参加工作以后,面对前来咨询“面试培训班有用没用的时候”,他说:“如果你在家能有一个全真的模拟环境,可以不用去,但是你要知道,算上评分、计时的这些考官就需要5个人左右”。

(待续……)

下期提示:曲折的入编过程

0 阅读:245

评论列表

天朝理科生

天朝理科生

1
2023-11-04 15:00

让我捋一捋。总分122.1,行测80多,也就是说申论只有40几对吧。什么地方啊分这么低就能进面试。

职场默笙人

职场默笙人

用科技和数码工具,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更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