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方
编辑 | 子木
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就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的动议进行表决,最终以216票赞成、21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罢免麦卡锡的动议。
这标志着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投票罢免的众议院议长。而麦卡锡创造的上一个历史,是今年1月他经过15轮投票才成为众议院议长。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几天前麦卡锡刚刚取得了一项非凡的成就:推动国会通过2023财年第一季度临时支出法案,避免了美国政府关门。
但也正因如此,麦卡锡才会招来这场罢免。此前,共和党原本想通过拨款法案给拜登和民主党使绊子,党内极端保守派更是一力向麦卡锡施压,要求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加强边境管控。
他们先前表示,不接受任何临时拨款法案,国会必须谈拢全部12项拨款计划,甚至威胁一旦临时拨款法案获通过就让麦卡锡下台。
之前麦卡锡弹劾拜登也是因为共和党内极端保守派的咄咄相逼而不得已为之。
结果,麦卡锡为了不让政府关门大吉,最终还是选择做了妥协。毕竟如今共和党只以微弱优势掌控众议院,在这种情况下,两党必须合作才能够通过立法。而这其实也是共和党中温和派的想法。
但共和党的极右翼派却认为麦卡锡在最后关头掉了链子,向民主党做了妥协,以马特·盖茨为首的议员发起了罢免动议,结果居然还通过了。刚刚拉了民主党一把的麦卡锡转头就被民主党卖了。
在金钱至上的美国政坛,草根逆袭的麦卡锡的确凤毛麟角,能坐上美国政府的“第三把交椅”,的确殊为不易。
但毕竟他在政坛没有什么根基,一直以来难免实用主义至上,如今回看麦卡锡的从政经历,这个伏笔其实早就已经埋下。
1965年,凯文·麦卡锡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名消防员,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直到五年级,他都患有语言障碍需要治疗。
家庭条件不好,麦卡锡高中没读完就去当了工人。据他自己所说,他中了5000美元的彩票,并靠着这笔钱开了一家熟食店,赚到了一些钱。
但也有传闻,说他的钱其实是汽车走私赚来的,熟食店就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干的是洗钱的买卖。
干了大约两年,麦卡锡意识到,这样的人生一眼能够望到头,没有什么上升空间,只有进入大学,才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向上流动的渠道。
他很干脆地卖掉了自己的店铺,回到加州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上学。在学校,他积极参加不少社团,和同学的关系都很好,还拉着好朋友一起加入了加州青年共和党。
正是在大学期间,麦卡锡认识了改变他命运的“伯乐”——比尔·托马斯。托马斯是当时学校的老师,后来离开学校从政,成为了共和党在国会的众议员。
麦卡锡追随托马斯进入共和党,从实习生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托马斯身边的助手和幕僚,一干就是15年。
托马斯也不忘提携麦卡锡,托马斯成为众议院行政委员会主席、筹款委员会主席后,麦卡锡升任了美国全国青年共和党的主席。
2002年,37岁的麦卡锡当选加州众议员。2006年,比尔·托马斯宣布退休,麦卡锡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托马斯空缺下来的席位。
得益于比尔·托马斯在选区的多年深耕,麦卡锡在选区的基本盘也非常稳固,根本不用担心连任的问题,每次都以超过30%的比数取得压倒性优势。
麦卡锡非常擅长社交,跟任何人都合得来,以“圆滑”“人缘好”而著称。他记得每个同事的生日,甚至也能记得同事孩子的生日,还能叫出他们家人的名字。
他经常出现在国会健身房、咖啡店等非工作场合,制造机会与同事“偶遇”,和他们攀谈交心,而且总能相谈甚欢。
麦卡锡虽然有常人难以达到的“社牛”属性,但口碑却并不怎么样。一名在众议院工作的知情人士曾对美媒说:“人人都知道,麦卡锡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
麦卡锡则喜欢审时度势,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会根据政治风向灵活选择自己的立场和理念。
当初麦卡锡接替托马斯,他发现有不少人都很反感托马斯,于是他开始渐渐疏远这位将他一手扶上政坛的老师。
托马斯曾在2021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在众议院的麦卡锡已经不是当年跟着我的麦卡锡了。”
“他基本上就是只要需要,他可以成为任何人,什么都可以做。如果有必要,他可以说谎,也可以改变谎言,怎么还会有人相信他的话呢?”
麦卡锡圆滑、世故,善于钻营,是出身最低的议长,也如今美国政坛中越来越稀有的草根逆袭范例。
2013年美剧《纸牌屋》开拍,主演凯文·史派西苦于没有经验,还专门去找麦卡锡求助。麦卡锡还专门带他在国会“体验生活”。
与电视剧中相似的是,麦卡锡的升迁之路的确快得离谱。
2010年,在成为众议员4年后,麦卡锡就当选为多数党党鞭,成为众议院排名第三的共和党人,仅次于议长博纳和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坎特。
2014年,共和党大佬坎特意外输掉了国会选举,失去了议员职位,导致他没法再成为共和党的多数党领袖。
这个天大的好运气就落在了麦卡锡头上,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仅当了八年议员就成为多数党领袖的人物。
麦卡锡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在很多问题上并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也热衷于政治投机,被美国媒体形容为“最佳国会变色龙”。
从他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态度就可见一斑:特朗普竞选时,他各种反对;当选之后,他“跪”得无比丝滑;
国会山事件后,麦卡锡一会儿说“我们都对这一事件负有一定责任”,一会儿又跟舆论一起指责特朗普……前前后后改口了数次,不仅遭到公众批评,也遭到共和党内部批评。
之后,特朗普的民望又恢复上来了,麦卡锡又跑去海湖庄园道歉,开始继续为特朗普辩护。
按常理来说,这样的议员其实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很好的“和事佬”,毕竟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总要有人来“和稀泥”。
但今时不同往日,美国两党加速极端化,麦卡锡这样的中间派两头不讨好,民主党反对他,共和党内的极端派议员也不待见他。
2015年,麦卡锡准备角逐众议长一职。但就因为他没什么原则的“变色龙”,被共和党内部的右翼团体所不容,最终只能无奈宣布退出新任议长的选举。
今年1月,历经5天共计15轮表决,麦卡锡才与党内极端保守派达成妥协,成功当选美国第118届国会众议长。
为此,麦卡锡做出了许多妥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意把“撤换动议”的门槛降至由一名众议员提出即可,而非先前规定的需要获得一党中多数议员支持。
这导致罢免麦卡锡的门槛大幅降低,众议长的权威被极大削弱,麦卡锡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弱势的众议长”。一旦无法平衡党内各派利益,他的议长职务就将成为牺牲品。
民主党籍众议员麦戈文公然挖苦:“麦卡锡已经放弃了一切,包括尊严。”
成为众议长之后,麦卡锡在共和党内扮演着一个缝合者的角色,努力满足左、中、右等各派的需求。
但极右翼派对他骑墙的做法是极为不满的,也正是这些党内分歧,直接导致了此次罢免事件,而这无疑将加剧政治极化、政治恶斗的程度。
“群龙无首”的共和党人急于推出新议长,但无论谁接替这位前众议院议长,都需要尽量弥补党内分歧,化解共和党内部这股自取灭亡的政治势力。
正是这些政治势力让麦卡锡的任期如此短暂,如果无法化解,下一任的新议长,不过就是另外一个麦卡锡罢了。
当然,这也有例外!“懂王”特朗普适时地站了出来:如果美国国会众议院无法决定议长人选,他将在必要时暂时担任众议院议长一职。
特朗普称,如果共和党人无法达成共识,他将在“30天、60天或90天内”担任该职务。
据悉,特朗普正在考虑于10日访问国会,届时众议院共和党人将针对议长候选人举行会议。
不知道特朗普会不会、能不能当上众议长,因为谁也不知道“懂王”这次突然跳出来,是为了再刷一下存在感,还是真的有这样的打算。
即便特朗普真的有做众议长的打算,但目前两党相互恶斗,党内分歧难以弥合的情况下,他能不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但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他真的当上了众议长,那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民主党,日子都不会好过的,毕竟在搞极端这件事上,特朗普绝对是把好手。
美国的极端化已经是事实,越来越白热化的党政,加上巨大的财政问题,看上去竟有了些明朝末年的味道。
2024年是美国大选之年,这样的大戏恐怕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