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贷业务被点名,这家银行个贷放量是不是太快了?

消金娇 2025-02-12 14:10:31

作者 | 李海颜

来源 | 财经新一线

一则罚单揭开华瑞银行存在的多项贷款违规问题。近日,上海金融监管局披露罚单显示,华瑞银行因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违规发放车位贷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没超680万元,成为当日披露罚单中被处罚金额最高的银行。

罚单之下潜藏着华瑞银行贷款业务快速发展下的隐忧。近年来,华瑞银行零售贷款业务的持续放量,个人贷款一度增超50%,占比超八成。高增长下,个人贷款投诉居高不下,该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发放的贷款多次因借款利息过高等被投诉。

作为19家民营银行中的“先行者”,华瑞银行也曾经历过一段时期的辉煌,净利润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但近年来发展却逐渐式微,一度在19家民营银行中垫底,与此同时,股权也经历着内部“洗牌”,逆风过后的华瑞银行正在寻求翻盘……

01

违规罚没680余万元

2月8日,上海金融监管局披露罚单,对多家金融机构及个人进行处罚,罚单总数达到49张。其中,华瑞银行因处罚金额最高成为焦点。

罚单显示,华瑞银行因绩效薪酬管理不到位、未经核准履行高管职责、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违规少提减值准备、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以贷收费、质价不符、大额风险暴露不达标、违规发放车位贷、信息科技运行和系统开发未有效分离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没共计680.12万元。

时任华瑞银行公司与金融市场业务总部总监的张潜,因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违规少提减值准备、贷款管理不到位、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大额风险暴露不达标、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警告并罚款8万元。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罚单背后反映了华瑞银行内部管理体系、贷款管理存在漏洞、技术管理存在缺陷等多方面问题,其中,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违规少提减值准备等问题,表明该行贷款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且内控失效,反映出贷款流程整体失控,导致资产质量难以准确评估,未来风险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而信息科技运行与系统开发未有效分离,表明该行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影响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额外的业务损失,以及可能由此造成的客户损失赔偿问题。

对于上述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及整改情况,2月10日,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罚单针对的是2022年监管现场综合检查期间发现的问题,该行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开展整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

“我行以此为契机,坚持审慎经营,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各项业务活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上述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已不是华瑞银行首次遭遇大额处罚。早在2021年9月,华瑞银行就因涉及信息披露、贷款、同业业务等问题,被罚没520.58万元。彼时,具体违法违规事实主要发生在2016—2020年,从处罚事由来看,与此次违法违规行为亦有相似之处,包括未经任职资格许可任命高级管理人员、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授信集中度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此次华瑞银行被罚,一方面,反映金融监管部门严监管态势持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该行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内控管理。

02

个贷业务频现隐忧

从罚单来看,华瑞银行违规行为多涉及贷款问题。

近年来,华瑞银行贷款呈现零售增速迅猛、对公贷款收缩的趋势。2021—2023年,华瑞银行的个人贷款和垫款分别为132.05亿元、165.18亿元、258.03亿元,占比分别为48.28%、65.78%、81.55%。与之相反的是,该行对公贷款逐步收缩,公司贷款及垫款分别为126.72亿元、84.93亿元、57.43亿元,占比分别是46.33%、33.82%、18.15%。

对于零售贷款业务增速迅猛的原因,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主要是国内航旅市场强劲恢复,该行依托股东航旅服务场景,不断丰富零售信贷产品,持续发力出行金融业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数字零售金融业务方面,华瑞银行聚焦出行金融,形成以“航旅贷”为特色的产品,以“先用后付”和“出行贷”为延展的“1+N”出行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该业务合作机构包括携程金融、得物、抖音等第三方平台。截至2023年末,华瑞银行“航旅贷”累计放款1807万笔,较上年末增长14.08%。

个人贷款业务高增长之下隐忧却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华瑞银行与得物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发放的贷款多次因借款利息过高、暴力催收等被投诉,其中也涉及“航旅贷”。与此同时,2024年10月,华瑞银行还曾出现客户莫名成为3.96亿元贷款保证人的情况,彼时,该行回应称,系因信贷人员操作失误造成征信误报所致,事后已完成信息纠正。

放量的个人贷款业务也累积了一定的不良,去年8月、9月,华瑞银行曾先后转让多笔个人消费贷款债权,渠道来源涵盖携程、得物、饿了么等平台。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部分中小银行对公业务因坏账率上升而面临压力,逐渐减少这方面业务投入。与此同时,个人信贷业务中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类业务通常具有较高的息差,为银行带来了更丰厚的利润。”王红英认为,然而,这种转变也伴随着挑战,尤其是对于数字技术和风险控制的要求较高,一旦管理不当,容易产生坏账问题。此外,由于部分中小银行在数字技术监管方面的能力滞后,在开展互联网信贷业务时可能会侵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导致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和处罚,并且还可能遇到一些不明原因的坏账案例。

对于在个贷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管控好相关风险,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加快构建自营风控核心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稳健的客户管理运营机制。同时,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大数据风控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加强风控闭环体系建设,丰富贷款逾期清收化解手段,保障资产质量。

03

如何逆风翻盘

华瑞银行是19家民营银行中的“先行者”,首批成立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官网显示,该行于2014年9月获原中国银监会筹建批复,2015年5月正式开业。

成立首年,华瑞银行交出净亏损456万元的“成绩单”,但随后三年迎来高速发展,2016年,该行扭亏为盈,净利润暴增3213.55%至1.42亿元;2017年、2018年,该行净利润增速回稳,同比分别为77.96%、29.15%。

经历了一段辉煌时期,华瑞银行发展逐渐式微。2019年、2020年净利润出现下滑,直至2021年重回正增长,但增速已不及此前。2022年,华瑞银行因核心业务供应链信贷投放受制,净亏损3.41亿元,同比下降252.46%,成为当年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亏损的银行。

2023年,华瑞银行虽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至0.53亿元,但在已交出“成绩单”的18家民营银行中(江西裕民银行尚未披露)仍排名靠后,净利润仅超过新安银行,排名第17位。最早成立的微众银行以净利润108.15亿元稳居榜首,与华瑞银行同期的网商银行、民商银行、金城银行净利润排名也在民营银行阵营前十。

与此同时,华瑞银行股权也经历着内部“洗牌”,原发起股东因自身原因频频减持股权或退场,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因各自公司经营需要纷纷减持该行股权,相关股份由同为发起股东的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泉泵业”)受让,另一发起股东赣商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因自身经营问题已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此外,第五大股东上海建之桥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之桥”)也将退出,去年9月,建之桥持有的华瑞银行6.5%的股权登上拍卖台,目前已拍卖成功,2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华瑞银行获悉,上述股权已由凯泉泵业拍得。

2023年年报根据,凯泉泵业为华瑞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05%,此次受让后,凯泉泵业持有该行股份将增至28.55%,接近第一大股东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30%的持股比例。

根据均瑶集团披露,2024年华瑞银行数字化业务持续发力,出行金融数字化转型成效卓著。联合贷模式等多种出表业务模式探索有成,出行贷成功孵化成数字化业务第二大支柱,2024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15%。

对于后续的发展规划,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业务方面该行将持续优化贷款结构,加强本地化运营,通过走进园区、社区和商圈,加大本地化存贷业务发展。新兴业务发展方面,该行将在持续践行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同时,探索绿色金融产品与上海特色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持续与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与风险控制,探索新兴行业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与客户体验。

“华瑞银行位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不仅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企业客户,还有许多资产规模较大的个人客户。”王红英认为,基于此,华瑞银行应采取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以适应上海及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例如,对企业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对零售客户,则着重强化财富管理等高端金融服务。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和提高资产质量,华瑞银行还应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来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管理。

0 阅读:27
消金娇

消金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