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洪学智参加过长征,小战士撇撇嘴:别吹了,你不就一炊事员

笛吹愁散史 2025-01-15 18:02:40

1959年,洪学智来到了西藏军区调研。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的旁边坐着一个小战士。小战士自来熟,看到洪学智就和他搭话。

谁知当洪学智说出自己参加过长征的时候,小战士却撇撇嘴,让他别吹了。

为什么小战士不信洪学智的话呢?洪学智为什么要去西藏视察?

六星上将

1955年,在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中,洪学智因为其在革命期间突出的表现,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荣耀。

而在1988年军衔制恢复的时候,他再次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两次授衔皆为上将,这在世界上都是仅此一例的事情。

1928年,洪学智参加了农民武装,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因为常年被地主剥削,洪学智脸上满是沧桑,还长了一个大个子。

所以在后来,他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外号“洪大个”。很多人了解洪学智,是从他成为志愿军后勤部司令开始的。

但最开始的时候,洪学智也是带兵打仗的。他参军之后,参与了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他的指挥风格非常果断,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在红四方面军西征的时候,他已经是政治部主任了。不过虽然他政工工作做得很好,指挥打仗也丝毫不逊色。

当时我军刚进入川陕地区,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就遭到了川军的围攻。在徐向前的带领下,他和战士们共同奋战,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但这还不够,只要我们不离开川陕,川军的进攻就不会停止。为了给敌人一个难忘的教训,他带领战士们主动出击。

在经过三次主动进攻之后,敌军已经不敢肆意骚扰我军了。在长征的时候,他率部强渡嘉陵江,并且还要负责当时后方收容和粮草筹集的工作。

川陕地区有不少少数民族,为了筹措足够多的粮食,他免不了要和少数民族打交道。

只是多年以来,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被汉族打压的状态。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于汉人都是极为排斥的。

为了能做好统战工作,他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积极走访少数民族,告诉他们我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我军军纪严明,和那些经常劫掠少数民族的部队完全不同。

在洪学智的努力下,我军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而我军也帮助那些被欺压的少数民族兄弟,帮他们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因此在我军离开的时候,他顺利筹措到了大批的粮食物资。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洪学智率领抗大学员,穿过六省的重重封锁到达新四军总部,而他所带领的部队却没有丝毫损失。

解放战争的时候,他率军来到了东北。在面对敌军封锁的情况下,他克服万难,疏通了承德到辽西的铁路,为东北输送了大批人才干部。

协助彭总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洪学智还参加了进军广西、解放海南岛等重要的战役。

但要说他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入朝协助彭老总。在最开始的时候,洪学智进入朝鲜,是为了帮助彭老总指挥作战。

除了洪学智之外,邓华和韩先楚也是彭总的左膀右臂。

我军进入朝鲜之后,虽然打了好几场大胜仗,但后勤问题始终笼罩在志司上空。

尤其是美军占据空中优势,让我军在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削弱美军的空中优势,战士们不得不夜晚行军,白天休息。

而每次行军的时候,战士们也都是钻山林,走小道。

但战士们能这样做,后勤运输线却不能。要想保证战士们的后勤,那绝对是一笔庞大的物资。而这些物资想要送到前线,就只能靠汽车和火车运输。

但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都是最容易被美军轰炸到的运输工具。就算使用汽车,那车辆也没法一直走小路。

为了让我军丧失作战能力,美军发起了对我军的“绞杀战”,目标就是我军的后勤运输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建立打不垮、炸不烂的运输线,就成了我军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个重任,被彭老总交给了洪学智。

没办法,志司这么多人,也就洪学智干过后勤。

但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心里是很不情愿的。在他看来,身为一个战士、一个将领,他应该在战场上,而不是留在后勤。

他多次拒绝志愿军后勤司令一职,但都被彭总给无视了。见彭总铁了心要让自己搞后勤,他只好退后一步,说等战争结束之后,自己就不管后勤了。

当时彭总确实答应他了,但因为他后勤工作做得出色,连美国的“绞杀战”都给打败了,所以毛主席将他调到了总后。

他说以后再也不搞后勤了,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后勤岗位。在其位谋其政,在后勤的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发光发热,开创了后勤工作新局面。

视察西藏

1959年,洪学智奉中央的命令,来到西藏视察后勤保障问题。

当时还没有直通西藏的铁路,后来被称为“天路”的那条铁路,也不过刚开始修建。想要去西藏,就只能通过公路。

因此很多物资,都没办法及时送到各兵站。

西藏海拔又高,战士们还要克服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本身就很难熬。如果后勤保障跟不上,那该多么让他们心寒啊!

洪学智也知道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所以在接到任务后,他就带人出发了。在前往西藏的时候,他先坐飞机,后转汽车,折腾了好久才看到兵站。

到第一座兵站的时候正是饭点,他先去看了战士们的伙食。战士们一人一个肉罐头,食堂还有米饭和馒头。

但那些新鲜的肉类和蔬菜,却只有一两样。据站长所说,这还是比较丰盛的情况了。后面的兵站,连新鲜的蔬菜都吃不到。

越往里面走,洪学智就越能理解此次视察的意义。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住帐篷,根本无法有效保暖。

伙食也不好,有的兵站除了肉罐头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菜了。而还有一些兵站物资短缺,甚至要两三个人分一个罐头。

因为气压的原因,战士们的米饭都蒸不熟,只能吃半生不熟的饭。

对于这种情况,洪学智非常痛心。他每到一个兵站,就会记下当地的情况,然后留下一批人解决战士们的问题。

其实并非总后不想给兵站送物资,而是根本送不上去。

有很多兵站建立在偏僻的地方,那里车根本就上不去。想把东西送进去,就只能靠人力。但人力有限,根本运不了很多东西。

这也就导致那些偏僻的地方物资缺乏,成了洪学智看到的那种情况。但洪学智认为,无论多么艰难,都应该保障战士们的生活。

在调研期间,他最关心的就是战士们的吃饭问题。战争中走来的将军知道,让战士们吃饱穿暖,才能避免没必要的牺牲。

洪学智甚至还专门去了炊事班,当时正好炊事员们正在做菜,他看到大家正在忙碌,也就穿了个围裙加入了进去。

没想到这一幕,让小战士给看见了。所以等后来吃饭的时候,洪学智给小战士讲长征的艰苦,小战士并不信他参加过长征。

“红军不下校”,这是授衔时毛主席说的。小战士认为,他要是真的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怎么可能在炊事班。

就在这时,兵站站长找了过来:“洪司令,原来您在这里。”站长的一句话,让刚刚谈笑风生的众人愣在了原地。

经过站长的介绍,大家才知道这位在炊事班帮过忙的“厨子”,原来是总后勤部的部长。

不过洪学智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他招呼战士们继续吃饭。在洪学智的身上,大家看不到那些高高在上,只觉得他是一个亲民的好领导。

0 阅读:0
笛吹愁散史

笛吹愁散史

笛吹愁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