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官场之中,有这么一位异人。他人升官凭借的要么是政绩,要么是讨好上司,唯有他升官依靠的是“万人嫌”,而且他得罪的还不是旁人,从内阁要员到皇帝本人,都被他得罪了个遍。这位异人是谁呢?
万历十七年,在海南州府山县,有一行人抬着一口棺材走过一处山地。抬棺之人突然停住,棺材砰地一声砸在地上,并且变得极为沉重,几人怎么使劲都抬不起来。
于是人们觉得这是棺中安息之人自行选定的风水宝地,遂将其就地埋葬。棺中的人,便是明朝声名赫赫的清官海瑞。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是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于 1515 年 1 月 12 日出生。他的一生历经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以清正廉洁、敢于直言进谏、勤勉爱民而闻名。
在任职期间,海瑞推行了诸多改革,像“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制度,减轻了百姓负担;打击豪强,捣毁地方豪强势力,将被兼并的土地归还给原主;整顿官场风气,坚决主张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吏,严禁徇私受贿。
他还亲自监督施工疏浚河道,整治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受百姓的敬爱。海瑞的清廉正直以及为民请命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真心,成为后世称赞的典范,被尊称为“海青天”。
海瑞的一生经历了三次起落。
第一次崛起,是从福建的县城学正晋升为浙江淳安县令。海瑞耗费四年时间,从一个不入流的帝国小吏,成为了七品官员。然而,这一年他已经 45 岁了,不过对他而言,这样的进步已然相当迅速。
因为海瑞学识有限,他并非进士,只是个秀才。在大明,进士和秀才分属两条不同的升迁途径。许多人觉得,海瑞的升迁得益于“笔架先生”的名号。
上级官员到学宫视察工作,海瑞的左右副手叩头拜见,唯有海瑞站在中间只是拱了拱手,三人的情景活像一个笔架。不过海瑞此次升官,主要还是因为他工作确实出色。
身为县令,他整顿校风校纪,狠抓教学质量,对教官和学生都极为严格,被赞为“海青天”,交出了出色的升学率。在淳安县令的任上,海瑞所做之事更是大快人心。
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公费出游到淳安境内,耀武扬威,甚至欺凌招待所所长。海瑞当即派遣衙役将其拘捕,狠狠鞭打一顿,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金充公。
完事之后,海瑞给总督写信,先是复述了胡宗宪平时提及的要清廉奉公,不可打着胡某人的旗号违法乱纪等话语,然后笔锋一转,竟称有人假冒胡公子,损害您的声誉,现已将其抓获,请您亲自处置。
胡宗宪面对自己的儿子,心中犹如万马奔腾,却又万般无奈。这小小的县令不仅胆子大,而且手段高明,话说得严丝合缝。他堂堂一个帝国总督,虽可以凭借权势压制,将海瑞撤职,但那无异于自打嘴巴。
这便是海瑞的能耐。总督大人咽下这口气,不敢发作。后来,左副都御史鄢懋卿(yān mào qīng)奉谕旨前来视察。
京官到地方,免不了索要好处,但这位钦差大臣还要标榜朴素,沽名钓誉,出发前特意发布通告,称本院生性简朴,不喜奉承迎合,凡饮食供应应当以简朴为宜,不得过于奢华,浪费铺张。
这原本只是场面话,没成想海瑞当了真。鄢懋卿还未抵达淳安,就收到了海瑞的桌帖。
桌帖将通告原文摘录在后,接着写道:“我打听到您南下所经过的地方,各处都设有酒席,每席耗费银钱三四百两,更有金花银在席间不断献上,其他账目也极其奢华,就连小便器都是银制的。”
然后海瑞好心提醒鄢大人,要抵御住这些别有用心的贿赂,免得被他们坏了名声。鄢懋卿收到桌帖之后,内心也是万马奔腾,愣是没敢进入淳安,直接绕道走了。
从这两件事能够看出海瑞的办事风格。胡宗宪和鄢懋卿皆是高官,位高权重,常人不敢得罪,可海瑞就敢得罪。这不算什么大能耐,关键是,得罪了他们,他们还拿你没办法,这才是真能耐。
所以海瑞绝非一个迂腐的清官,他对抗官场潜规则的斗争手段其实相当高明,既坚守了原则,又做到了自我保护。三年知县任期已满,海瑞得以升任浙江嘉兴府通判。没想到事情出现波折,海瑞官场生涯的第一次跌落,就在此时。
由于过于清正廉洁,他遭到了官僚集团的反击,结果他被调离浙江,转任江西兴国知县。这算是平调,但因为原本有升官的预期,再加上兴国比淳安更为落后闭塞,所以表面上是平调,实则是暗中降职。
不过对海瑞来说,只要能留在官位上做事,在哪里任职都一样,所以这次跌落对海瑞而言只是一点无关痛痒的小挫折。
在兴国工作了一年多,海瑞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崛起。因为工作表现出色,他升任户部主事,正六品的京官。
实际上,海瑞此次升官,是当地的地主乡绅们通过权力运作,将海瑞“礼送出境”。你不花钱打通关节,那我们送你升官去京城,只求老爷别留在我们这儿了。京城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仅仅一年后,嘉靖四十五年二月,进入广阔天地的海瑞开始折腾了。他呈上了一道名垂千古的奏疏,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海瑞在这道奏疏中爆出了许多猛料,连嘉靖皇帝的私生活都加以评点,这在万历皇帝之前可谓是史无前例。
大多数人没有留意到,海瑞说话是讲究技巧的。他一方面批评皇帝,一方面以忠臣自居,而且一开头就夸赞嘉靖皇帝的天资远超一代明君汉文帝,只要皇上稍加振作,就能直追舜帝。好话坏话交替着说,又捧又踩,字里行间满是忠诚的颂歌。
嘉靖一次次重读海瑞的奏疏,一会儿气得暴跳如雷,怒斥海瑞是畜生;一会儿理智又回归,海瑞自比干,但我怎能做商王?海瑞的人情世故之通达,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他的固有看法,这正是嘉靖皇帝不忍心杀海瑞的缘由。
海瑞在牢里等了一年,每天都在等死,最终等来的却是皇帝的驾崩。老皇帝去世,忠臣得以复官,只不过出任的都是一些位高权轻的虚职。海瑞心里难受,他生命的意义在于办实事,而非做一个道德楷模供人瞻仰。
于是海瑞为自己谋划了宦海生涯中的第三次崛起。
隆庆三年年初的京察,也就是京城官员的考核,按照惯例,凡属四品以上官员都应当进行自我评价。海瑞在奏疏中写道:“陛下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又对我破格提拔,在所有的文臣之中,没有人比我更急切地想要报答陛下的恩典。”
接着他谦逊地表示自己才能浅薄,见识短浅。又接着,他指出自己现任的职务完全是无事可做的闲职,“不能报效国家,留着我有何用?不如干脆将我革职。”他给了吏部一个两难的选择:天下的忠臣,必然会被天下人议论。
如果我们不敢招惹他,那就只能分配给他承担实际工作的官职。海瑞这是以退为进,迫使吏部妥协,得以在江南大力推行他的改革。
看到此处,不禁令人感叹:幸好海瑞是个正人君子,不然以他深谙官场争斗技巧的能力,倘若做个奸臣,必定是千古第一的那种。
海瑞在江南任职期间,抓住主要问题,试行一条鞭法,整顿官风,责令豪强将田地归还给百姓。
有一点必须说明:海瑞才是最早施行一条鞭法的帝国能臣之一,张居正的改革后来便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然而仅仅 8 个月,海瑞就被罢官,这是他的第三次跌落。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海瑞到任江南,要推行打击豪强的政策,首当其冲的便是前任首辅徐阶的家族。几乎半个苏州城的田地都被徐家占据,民怨极大,海瑞不可能装作看不见。
面对前任首辅,海瑞很客气,“劝”徐阶退田,“是要保您百年后家族平安”。但徐阶不肯。徐阶虽是退休的首辅,但他在朝中仍有人支持。阁臣张居正就出来为恩师徐阶的墓碑题字,慰问恩师,同时大力阻挠海瑞施政。
更何况,江南不止一个徐阶,还有众多“小徐”。有人不怕能臣,就怕清官,尤其是不讲情面的清官。海瑞的新职务一公布,江南的富户都不寒而栗,二十四扇的扇子改为四扇,朱红的大门涂上黑漆,各种低调行事。
但看到徐阶带头叫板,立刻同仇敌忾,合力对付海瑞。吏科给事中戴凤翔迅速出马弹劾海瑞,“海瑞欺凌士大夫,沽名钓誉,严重违背政体”,这样的大帽子,不管合不合适,先扣上再说。
向来只有官员欺凌百姓的,现在倒好,出现了一个欺凌士大夫的官员。
其实定什么罪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包括阁臣在内的各种势力有意无意地勾结在一起,无人真心想要治理腐败,都将孤身一人的海瑞视为眼中钉。在各级官员和地方豪强势力的联合围堵下,正直的清官和改革之臣没有容身之所,被迫离开政坛。
海瑞离开,一走便是十六年。等到七十一岁的海瑞再度复出的时候,和吉祥物差不多。三年后,海瑞逝世,身后连墓地都是别人给他的。南京市民冒雨从龙市十里长街为他送行。无论在明朝还是其他时期,真可谓官场如同战场。
一个人若想在朝廷中稳稳当当做官,必须学会选边站队,否则仕途很难顺遂,甚至会落得悲惨的结局。但看海瑞的一生,他偏偏不墨守成规,他不仅把朝廷重臣得罪了个遍,连皇上也不放过。
在那个时常有朝臣因廷杖而死的年代,他竟能安然度过一生,着实令人费解。
那么海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因有三点:其一就是,海瑞实际上并未给他人构成威胁。海瑞在为官期间,多次打击贪污官吏,揭露了许多官吏的不法行为,许多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为何说海瑞实际上没有给别人造成威胁呢?因为腐败在明朝官场是一种常见现象,像海瑞这样分文不取的才是异类。明朝的俸禄相对较低,官员的福利待遇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对于大明的官员而言,如果不做一些贪污受贿的举动,不仅在官场上难以生存,就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正因如此,被扳倒的人即便当时受到惩罚,也不算伤筋动骨,过段时间很快就能官复原职。所以,尽管海瑞被整个官僚集团厌恶,但大家勉强能够容忍他。
其二就是,海瑞这个人没有弱点。他一生清正廉洁,连一丝污点都没有,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给他定罪的证据。
而且时间一长,海瑞这种无所畏惧的正直事迹传遍千家万户,美名远扬,成为当时著名的清官。如果海瑞遭遇什么不测,首先要被指责的就是大明的高层官员。
就连嘉靖皇帝都曾说过:“海瑞想当比干,可我不是商王。”意思是,如果杀了海瑞,那自己岂不是和遗臭万年的商王一样了?如此一来,连皇上都不敢招惹的人,朝臣更是对他无可奈何。
海瑞能平安一生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他所处的职位。他一直处于朝廷最无关紧要的位置,根本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海瑞在明朝官场只能算是一个摆设,然而这样的人物虽不重要,但必须存在。
皇帝受到指责,为何不敢招惹海瑞?是因为容忍他能显示自己为民着想,敢于听真话。胡宗宪为何即便受到侮辱也不敢处罚他?
因为容忍他能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不因小事动怒。张居正上台后,为何一直留着海瑞?
因为留着海瑞能显示自己重视人才,不计前嫌。平安一生是海瑞个人的大幸,然而对于这个逐渐走向衰败的国家来说,却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