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底,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摆脱分崩离析的苏联。次年中国就与哈萨克斯坦建交,为表诚意,哈萨克斯坦主动提出要归还我国十块领土。
这十块土地在我国的西北角,是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无能,与俄国签署了《瑷珲条约》、《西北勘分界约记》等不公平条约“割让赔偿”给俄国的。
可以这么说,这些土地是俄国从我国硬生生抢过来的。为此我国失去了大约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失去了那些原本附属于清朝的汗国。
后来苏联成立之后,把这些领土分成很多块给各个加盟国,当时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就获得了原本属于我国的十块土地。
在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局势大乱,原本很多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哈萨克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个。
离开了苏联的同盟,哈萨克斯坦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他将目光转向东方:中国,这个正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没有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反而更加蒸蒸日上。
更让哈方领导人满意的是,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深受结盟困扰的哈萨克斯坦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建交之路可没有那么顺利,摆在两国之间最大的难题是国界线该如何划分?
当初沙俄抢走我国领土之后,国界线就变得模糊不清,主要是当初测量技术非常落后,很多数据都不准确,并且牵扯到高原沙漠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让国界线一直是模模糊糊的,糊弄不清的。
中哈友谊的初发展1992年哈萨克斯坦向我国释放出想要归还国土的信号,哈方表示,这十块多达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本就是属于中国的,他们愿意归还给我国。
在此期间我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拿出当年与沙俄签订的条约地图,与哈萨克斯坦协定哪些土地是我国的,哪些原本就是属于哈萨克斯坦的。
非中国之物,分毫不取;属中国之物,寸土必争。
于是,1994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中哈国界协议》,开始着手界定中哈两国边境线,两国的专家前往边境地区,花了整整14年,用脚步丈量出两方都满意的国界线。
到了2008年,哈萨克斯坦按照协议如数归还了我国的十块领土,双方国境线清晰明了,避免了起冲突的大麻烦。
中哈友谊从此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带一路”共同向前在中哈建交的三十余年间,两国贸易往来持续不断。
哈萨克斯坦是个内陆国,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和石油,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之后,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大量进口了石油和天然气,而哈萨克斯坦则从中国进口了服装、家具等精加工的轻工业产品。
中哈双方始终秉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态度,携手共进推动经济发展。
从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后,哈萨克斯坦积极加入,没有海运的哈萨克斯坦积极抓住这次发展陆运的机会,成为关键参与国之一。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合作力度,同时也争取中国的帮助,借助中国的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发展交通,为扩大对外出口做出准备。
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长达1783公里。哈萨克斯坦是我国新疆对外出口的关键口岸,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出口欧洲的货物80%会途经哈萨克斯坦,这无疑为其创造了不少收益。
中哈友谊不断升温,2022年更是直接宣告朝着构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的中哈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与目标奋进。
2023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两国人民仅凭护照即可直接往来,这无疑为中哈两国的旅游业以及贸易投资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关系密切,源于哈方主动归还我国领土,这让我国看到一颗想要合作的真心。
两国都坚持着平等互惠的原则,没有霸凌主义,遵循多边主义,互相尊重彼此,劲儿往一处使,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构建,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争取在世界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对我国而言,一个如此与我国志向统一的邻居无疑让我国少了不少烦恼,哈萨克斯坦国内也比较安定,鲜少有冲突爆发,这也为我国西大门的安全保驾护航。
中哈友谊也为世界提供一个合作模板,让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看看,只有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双方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