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概这个时候,有一件事挺有意思:
在理想汽车制作发布的新势力周度销量排行榜中,埃安被剔除出了国产新势力的队列。
2023 年 6 月,广汽埃安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86.7%,总量超过 4.5 万辆,周均销量约 1.12 万辆;同期,理想汽车单月累计交付 3.25 万辆新车,周均销量为 0.81 万辆。
但回顾当时富有争议的周度销量榜,月度销量屡创新高的广汽埃安,却没能成为周度销量榜单前十的「座上宾」。
被剥夺参赛资格的广汽埃安,算是新势力吗?
曾经是打法最不新势力的新势力
什么是新势力?
当然,这词自然也是有定义可查:
新势力,一般是指依托互联网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其中就以威马、小鹏、蔚来以及理想等车企为代表。
新势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新。
第一个「新」,指的是品牌够新,相比传统车企,新势力普遍创立时间都不长;第二个「新」,是产品全面拥抱新能源,有专攻新能源的底子。
除了互联网造车的异军突起,传统车企们也孕育了一批新势力品牌,吉利的「双生子」极氪、领克,从豪华品牌合作中脱胎的腾势、长安的深蓝等等。
起点不同,能源形式不同,但大抵也离不开新能源、新资历以及新架构的三个关键特征。
回过头来看看广汽埃安的成立历史:
2017 年,广汽集团将广汽新能源品牌注册成立,首期投入近 50 亿元建设新车工厂,预计年产能为 20 万辆
2019 年年底,广汽新能源在广州车展正式发布埃安品牌
2020 年,广汽埃安品牌开始独立运营,目标是全面打造高端科技品牌,广汽新能源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2022 年 9 月,广汽埃安更新全新品牌 Logo,并推出全新高端品牌 Hyper 昊铂
同年 10 月,广汽埃安拿到 182.94 亿元的 A 轮融资,估值抬升至千亿,成为当时国内估值最高的未上市新能源车企,分拆上市箭在弦上
次月,埃安正式发布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年底,超跑车型 Hyper SSR 首次亮相
背靠广汽集团,品牌独立拆分,资历年轻,有完整的新能源产品序列,从定义上看埃安还是个「根正苗红」的新势力品牌。
但在 B 端市场的着重发力,一度也让埃安成为最不像新势力的新势力品牌。
早期投入网约车市场,广汽埃安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反差感。别家新势力的目标,都是扛智驾、革BBA 命的这类「造火箭」工程,怎么到你这就变味了?
图片来自:Reuters
有钱不赚非好汉。
依托网约车市场,广汽埃安迎来了销量暴增的拐点。2019-2022 年,广汽埃安的年销量分别为 4.2 万辆、6 万辆、12.37 万辆以及 27.1 万辆。
过去的 2023 年,广汽埃安的全年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77.12%,总销量超过 48 万辆,月销量达到 4 万辆的水准。这样的销量规模,即使是在新能源全年零售排行里,也仅次于比亚迪与特斯拉。
在新势力们孱弱起步的早期,埃安就借助网约车市场的成功,跻进了新势力销量规模第一梯队的牌桌。
时代变了,打法也在变
据乘联会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网约车新车接近 85 万辆,同比增长约 18%;其中新能源网约车有 23%的增长,新增 74 万辆新车。
以品牌作划分,新增的 74 万新能源网约车,比亚迪约有 19 万辆,广汽埃安则贡献了 22 万辆,年内市占率近 30%。
此前杰兰路曾在 9 月发布《纯电轿车销量 TOP20 销量解读》,并指出埃安个人所有占比最高的车型为 Aion S Plus,占有率约为 52%。
市占率领先,网约车市场却不是一门一劳永逸的生意:
2016 年-2023 年,国内新能源网约车比例从 12%暴增至 87%。渗透率逼近 90%,新能源网约车市场僧多肉少,市场规模几近见顶,过往销量的增长神话也将难以持续。
去年,广汽埃安设定的年度销量目标是「保 50 万辆,冲 60 万辆」。最终,广汽埃安以 48 万辆的成绩勉强算是完成了「保 50」的任务。
稍显颓势的销量增长,在 2024 年进一步被放大:今年前五个月,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约为 10.06 万辆,同比下滑近 38.7%,月均销量仅为 2 万辆。
AION Y Plus
不仅是网约车市场在变,整个新造车行业也在发生剧变。
B 端市场潜力挖掘见底,高端品牌昊铂冲高不顺,广汽埃安需要转型,一次全方位的转型。
说不清楚是谁真正将流量的玩法带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斌、雷军、李想、余承东这些善用新媒体的一号位,正在迅猛地开辟出车企营销的第二战场。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业界从不缺少流量变现的经典战役。
一句遥遥领先,让问界起死回生的余承东;在微博「暴论」频出,将理想汽车运作为千亿车企的李想;两度千里直播自驾,自证蔚来产品力的李斌;以及依靠个人真诚 IP 将小米汽车打造为年度大赢家的雷军。
我们都能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特征:新造车们刀光剑影的战场早已不只在产品端,过往产品自会替你说话的时代已然过去,车企一号位要学会主动走出去,贴近用户拉近距离感。
回想这一年,埃安的求变、转型是全方位的。
今年 5 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微博开号,带头做起了埃安、昊铂的营销担当。站在转型出海的分岔路口,古惠南主动下场谈起了埃安品牌标革新的初衷,他说:
我们第一次在车头上启用「AION」 的字母标,过去我们都用「G」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海,我们埃安的车已经卖到了 19 个国家,大家对 AION 标的印象非常好,已经有了很好的知名度。
AION,AI 是指人工智能,ON 则是开启。考虑到全球推广的背景,所以我们直接启用了 AION 字母标作为我们的 Logo。
第二代 AION V 是我们埃安所有车系中第一个换代的车,为什么要讲他作为首款全球车,是因为 V 和 CRV、RAV4 一样处在最主流的 SUV 赛道,他有自己出彩的地方。
古惠南曾公开表示,只有在第二代 AION V 上市后,埃安才能拥有自己真正的独立地位,现在埃安的独立性、传播性以及标签都不够。
尽管投入网约车时期已经打下了足够的质量、成本控制基础,但却折损了埃安的品牌溢价能力。
6 月,古惠南(左四)与新势力一号位们出席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图片来自微博@AION古惠南
想要挣脱网约车的刻板印象,埃安除了在营销端上积极转型,还要在产品上做出新的突破。
产品突破的希冀,放在了第二代埃安 V 身上。
一周前,广汽埃安正式上市第二代埃安 V 霸王龙,定位智驾硬派 SUV,12.98 万元起,共提供 3 种续航版本、7 款配置车型:
*520km 续航
AION V 520 智享版:12.98 万
AION V 520 智豪版:14.98 万
AION V 520 智尊版:14.98 万
*650km 续航
AION V 650 智豪版:14.98 万
AION V 650 智尊版:15.59 万
AION V 650 激光雷达版:18.98 万(顶配)
*750km 续航
AION V 750 智尊版:17.98 万
起步纯电续航达到 520km,另一个配置亮点在于:第二代 AION V 650 激光雷达版,也将会是行业少有地将高阶智驾硬件带到了 20 万内区间的车型。
全新一代 AION V,还新在哪里?
是设计。
对比初代 AION V,第二代近乎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
在初代车身上,我们能够发现埃安团队在用大量的锐利、平直的线条凸显「机甲风」的核心理念,整车视觉效果硬朗、中性,但过多的犀利线条,反而带来了几分冰冷的距离感。
新一代 V,首先改变了前脸大灯灯组,以霸王龙龙爪作为设计灵感,两根粗壮的竖直灯组取代了原先的上下分离式斜杆大灯。
而在正脸部分,埃安内部团队放弃了使用锋利的多重线条勾勒车头,而是用了更多的柔和曲面设计,让整车车头呈现出了圆润的内收姿态。
初代 AION V
第二代 AION V 霸王龙
用一句话去形容两者间的变化差异,就是新一代 AION V 彻底颠覆了过往设计语言,竭力褪掉过往的网约车气质,以更富有亲和力的姿态转向主流家用市场。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兼概念与设计中心主任张帆,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对新一代 AION V 进行了外观解读,他说:
这些年,中国纯电汽车在设计上是突飞猛进的,与此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很多车越来越同质化,让人感觉变得冰冷。会不会有别的设计让汽车更有温度?这是我们在设计第二代 Aion V 时,着力思考的一个问题。
新 AION V 的前脸布局简洁、干净,最具辨识度的是两个车头大灯,竖向的两个龙爪,亮起来就像是霸王龙的眼神,聚焦但不会凶恶、生人勿近,我们希望将其打造为一个卡通片里的霸王龙。
外观是刚猛的趣味化,但在车内是柔和取向,整个仪表台以流水别墅作为灵感,很多细节处理的地方,都让人感到有温度、有力度。
第二代 AION V 内饰布局
有人说,AION V 两代车之间存在着剧烈的割裂感,埃安设计团队没有在设计上表现出理念的延续,也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
但,也许就是这样不留退路的设计革新,才能够大破大立,挣脱掉「网约车」的影子。
第二代 AION V,也将会是埃安品牌力重塑的新拐点。
*上市发布会当晚的 1 小时 20 分钟后,第二代 AION V 累计订单已经突破 10000 张。
新天际
网约车软文入局难逃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