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晚清十大最强高手:霍元甲勉强上榜,孙禄堂无缘榜首

从安聊趣 2024-10-26 02:03:12

你知道晚清时期,谁才是最厉害的武术高手吗?

我敢肯定很多人会说,是佛山无影脚黄飞鸿,或者是大侠霍元甲。

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发现他们其实都不是最强的,甚至上述两位都只能排在末尾,第一名实力恐怖如斯。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出晚清时期的最强十大高手,在此为大家一一奉上。

先别急着跳过,里面肯定有你不知道的隐藏高手。

第十,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1844 年出生于河北沧州。

沧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之乡,浓厚的武术氛围对王五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王五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生性豪侠仗义,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王五年少时便跟随当地著名的武师,开始学习武术的基本功。

在这期间,他勤奋刻苦,每日早起晚睡,进行枯燥地体能训练,这为他以后的武术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武艺,王五离开家乡,游历四方。

这个过程中,他拜访了多位武术名家,学习了不同门派的武术精华。

尤其对刀法情有独钟,后经过多年的钻研苦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刀法风格。他的大刀重达百斤,舞动起来虎虎生风。大刀王五的名声也就由此得来。

因王五多有侠义心肠,又有武功傍身,所以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什么地痞流氓,洋人啥的,完全不是其对手。

除此之外,王五的爱国情怀更是浓厚,他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国人遭罪。

于是他便投身于谭嗣同的戊戌变法,但最后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王五在说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后,便也跟随谭嗣同一道去了。

第九,洪拳大师黄飞鸿

黄飞鸿于1856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他的家庭与武术有着深厚的渊源,父亲黄麒英是晚清著名的武术家。

黄飞鸿自幼生活在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他从小便展现出了武术天赋。

13岁时,就以四象标龙棍打败了武师郑大雄的钓鱼棍法,因此被人称为少年英雄。

次年,他又习得了林福成的绝技,铁线拳及飞铊等绝技,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1874年,黄飞鸿被广州三栏行聘请为武术教练,当地遇到打劫时,他曾一人击退数十人,一时间名声大噪。

1882年他还成为了广州水师的武术教练。

像电影中,我们看到的黄飞鸿,行侠仗义惩戒坏人、痛击洋人等事件,都是根据他这些事情改编而来的。

第八,霍元甲

霍元甲是一名爱国武术家,1868 年出生于河北省静海县。

他出身镖师家庭,但自幼体质较弱,父亲霍恩第担心他习武有损霍家名声,最初是不许他练武的。

霍元甲虽然得不到父亲的正式传授,但他常常在父亲教兄弟们练武时偷看偷学。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他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刻苦练习。

后来,霍恩第发现霍元甲练武的决心,并且看到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武术基础,便开始正式传授他霍家拳术。

霍元甲得到父亲的教导后,更加勤奋地练武。他在霍家拳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经过多年苦练,自创了迷踪拳。

在他24岁那年,5分钟就打败了一位击败过他哥哥的武师。因此他逐渐在天津一带有了名气。

之后他也仅凭这些名气,就先后吓跑了俄、英等国的大力士选手。

在与日本柔道高手过招时,仅几个回合,便打断了日本高手的肋骨,最后日本赶忙认输。

第七,王子平

河北沧州人,是中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武术大家。

他也是出生于武术世家,祖父以翻杠子闻名,父亲王福宏也是当地有名的武术高手。因此王子平自幼便受家庭环境地熏陶,对武术充满了渴望。

经过多年的修炼,王子平武艺大成。

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钻研武术理论和实战技巧。

他将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科学相结合,注重力量、速度、敏捷性等方面的训练。

经常与各地的武术高手切磋交流,通过实战不断完善自己的武术技艺,成为当时中国武术界的佼佼者。

20 世纪初,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在北京中央公园大摆擂台,扬言打遍天下无敌手,并对中国人进行挑衅。

王子平知道此事后,决定让他见识下马王爷有几只眼,于是他决定登上擂台。

擂台上,王子平靠着灵巧的身法,迅速出拳击中大力士的肋部,而康泰尔根本碰不到王子平的衣角。

几个回合后,康泰尔被王子平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投降认输。

王子平的胜利不光洗刷了耻辱,还极大地振奋了人心,使中国人得以扬眉吐气。

你知道晚清时期的武术高手谁最强吗?既不是杜心五,也不是李书文。

第六,韩慕侠

韩慕侠,1877年出生于天津津南区,自幼家境贫寒,全靠父亲打柴割草为生,但他天性刚强,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次而然的机会,两父子被安排给了盐务总管的护院镖师周斌义,用于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初到府上的韩慕侠聪慧勤快嘴又甜,将周斌义的生活起居伺候明明白白的。

很受周镖师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周斌义决定将他收为徒弟,教他习武学文。

韩慕侠天资聪慧,学什么都快,一段时间后,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一次宴会上,韩慕侠大显身手,摆平了一个叫浪里蛟的地痞恶霸。保护了盐务总管海彰武的安全。

回家后周镖师见韩慕侠确实是位难得的武术奇才,于是便将他引荐给了当时名震武林的武术大家张占魁。

被称为闪电手的张占魁也是很喜欢这名娃娃,不仅将自身武学倾囊相授,还主动给韩慕侠再找了五位大师,让他全面学习。

在这期间,韩慕侠的学习生涯如鱼得水,武学进展神速。

当他将众多绝技都学成之后,张占魁还鼓励他让他往南边走,以武会友,再精进下武学。

在他游览名山大川时,再次获得了段老武师和应文天的倾囊相授。

为他解开了《拳经总歌》中的所有谜底。成功地将形意、八卦等武学融为一体。

一时间使得武林各路高手,都争相前来拜师。

第五,燕子李三

燕子李三在历史上有好几个,但是认同感最高的当属沧州李景华了。

他从小便开始了拜师学艺,他的爬树上墙尤为突出,同门师兄弟都羡慕得紧。

十八九岁时,就跟随沧州一个走江湖的戏班子到洛阳卖艺。

有一次班里丢了东西,都怀疑是他干的,于是便将他赶了出去。

获得自由后的李三仿佛鱼入大海,经常凭借自己的身手劫富济贫。

一次,他见洛阳一警备司令横行霸道,欺压平民,他气不过,晚上直接去偷了他的配枪,将其悬挂到花园中央。

还留下字条“燕子李三到此一游。”

之后他还去过少林寺,技艺再次得到了提升,从少林寺出来后,他多次去到富豪权贵家偷东西,再分给穷苦人家。

这一行为让他名声大起,都知道有燕子李三这么一号,类似梁山好汉般的人物。

能在众多豪门权贵府中来去自由,武功不可谓不高。

第四,杜心五

杜心五1869年出生于湖南慈利县,自幼聪颖,学习成绩优异,同时喜好武术。

7岁学会投击飞蝗石 ,且百发百中;8 岁时父亲辞世,家道中落,他到离家30里的胡家坪云台寺私塾读书,并拜严克为师学习南派拳术。

12 岁时,严克远游他乡,他便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虎学习武当拳的内家功夫。13 岁时,他师从徐矮师学习武艺。

这些不同流派的习武经历,为他日后的武学大成奠定了基础。

留学期间,他打败了日本相扑名师斋藤一郎,从而名声大噪。

抗战时期,他因拒绝特务头子土肥圆的拉拢,从而被关进日本兵营,但没过多久,杜心五就凭借身轻如燕的身手,翻越围墙逃走了。

他还曾是孙中山等人的保镖,多次挽救他们于危难之际。其身手得到了孙中山等人的一致认可。

你知道晚清时期的武术高手谁最强吗?既不是神枪李书文,也不是武圣孙禄堂,那又会是谁呢?

不要着急跳过,里面绝对有你意想不到的人物。

第三,神枪李书文

1862年出生于河北沧州,以长枪闻名于世,是清末民初年间,全国排名第三的的武术大家。人送绰号,神枪李书文。

他先后拜师黄四海、张景星等人,将拳术和枪法融会贯通,并总结成自己独特的招式,武艺突飞猛进,达到了“钢拳不二打,人枪合一”的高深境界。

曾击败挑衅中国人的俄国拳师,日本武术大师等人。

在这些比斗中,他将拳法和枪法使得出神入化,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

第二,孙禄堂

1860年出生于河北保定,是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在近代武林中有着武圣、天下第一手、虎头少保等诸多头衔的著名武术家。

他少年就经历了丧父之痛,家中贫困,全靠老母亲一人将他抚养成人。

最早拜了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之后相继拜师于李魁元、郭云深、程廷华、宋世荣等人。

精通并擅长使用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招式,一般十来个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1918年,孙禄堂将多家武学融于一体,并创造出了独属于他的孙式太极拳,自成一家。

在民族危难之际,面对俄国格斗家的挑衅,年过半百的孙禄堂毅然出手,直接将彼得洛夫击昏当场,年逾花甲之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时,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誉。

这些高手不仅武艺高强,国难当头时,他们还出手保家卫国,真是值得人钦佩啊。

第一,武状元张三甲

张三甲于1876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武生家庭。

他自幼聪慧过人,不管什么武功路数,基本见一遍就会,很有练武的天赋。

十四五岁时,便已长成了一个彪形大汉,力大无穷,曾在手持大刀练武时,轻松地将门口两座数百斤的石狮子举过头顶,令人惊叹不已。

为了武艺更为精进,他还拜师杨国昌,见他有如此天赋,杨国昌对其甚是喜爱,经常陪他练拳,纠正他的错误。

杨国昌去世后,他又遇到名师杜同春,再次尽得杜同春的真传。

1898年,张三甲张三甲进京参加武举会试。

会试时,他在弓、箭、刀、石四项比试中成绩全部位列榜首,考取会元。

殿试时,他手提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摆定架势后挥舞起来,让人目不暇接,震惊全场。

在拉弓射箭时,因右手大拇指上的骨扳指忘记摘掉,导致大刀落地,但他处变不惊,用牙齿咬掉扳指,右脚猛力一搓挑起大刀,顺势起飞后落在手中,接着刷出数招,架势再次震惊全场,让光绪帝龙颜大悦。

当时还有人不服,想与他比试,但看到他的大刀刀柄插入地下三尺有余,便主动认输。

最终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的成绩夺魁,被光绪帝钦点为状元。

还有传言称,霍元甲曾与他有过比试,但在张三甲手下,却没能走过三招就已落败。

张三甲如此实力,还是当时全国的武状元,排在第一,应该没人有异议了吧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凡是厉害的人,都是将多位名师的技能融会贯通,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武学路数。

这跟咱们做事情一样,要想做的好,就得借鉴前辈的优良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最终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参考资料:《中国武术史》《八卦掌汇宗》百度百科



2 阅读:243
从安聊趣

从安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