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倒闭3大银行,美国梦为啥成了噩梦

寄翠谈商业 2024-03-24 20:23:41

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3月9日一笔420亿美元的提款申请,让硅谷银行坐不住了,到处借钱来解决流动性危机;10日CEO宣布躺平,从借钱到破产只用了24小时。

紧接着,12日,华盛顿互惠银行宣布破产;同一天,签名银行总部被纽约州金融服务部门关闭,理由是“系统性风险”。

谁能想到火烧屁股这么快,才不过48小时,美国三大银行接连破产,分布在全球的分行网点全部宕机。

这还不算完,波士顿银行也遭到了大规模挤兑,第一共和银行开盘前就暴跌75%,说明也遭到挤兑,银行被干懵了......

美国持续暴力加息的目大家都很清楚——从全球回收美元,收割他国经济和金融,希望简单粗暴地摆平高通胀。很多手握大量现金的各国企业、财团,包括在国内赚到爆、却把钱都转移到美国的潘老板这样的人,这些游资朝着高利息的美元奔去。

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联合声明

等到美国金融市场暴雷后,他们才发现:美国政府给了利息的甜头,要的却是游资的本金,去填补深不见底的债务窟窿,这大概就是他们向往的“美国梦”吧。

2023年3月8日美国利率是4.75%,而一年前才0.25%;国债先遭殃了,十年期的美债利率从0.5%升至3.98%,两年期的美债利率从0.11%升至5.09%。

一年期存款利息这么高,鬼才要蜗牛爬一样的美债。

请注意!国债利率狂飙可不是好事,债券不值钱了,它的利率才会变态拉高,也说明大部分持有者都在卖出美债,而且是面值打折抛售的结果!所以,一旦美元开始加息,美国债券市场风险和美股、地产一样会被点爆。

大家都想拿着现金吃短期利息,也就没人再愿意去投资实体经济;可是银行买的美债等金融产品是加了杠杠的,没那么容易套现,等储户要提现,银行拿不出活钱,大家慌了,都逼着银行还钱,拿不出钱的硅谷银行只能宣布躺平,这就是挤兑;因为没有新的投资出现,房地产、美股和美债市值连接暴跌,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影响,裁员潮汹涌澎湃。

这种三角债怎么看都像陷入死循环一样难解。

好在硅谷银行玩的不是金融衍生品,不像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把垃圾债券包装成金融衍生品满世界兜售,本来就是垃圾,很快玩脱了。所以,硅谷银行本身的损失都是可控的,这和房地产资金链断裂本质上是一回事,资产还在,但缩水很厉害,亏损10%就能干翻银行,破产的原因是流动性枯竭。

美国企业再怎么裁员,总归还没破产呢,但银行先躺平了,可以看做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升级版。

这一次的美元指数上涨周期里,美联储割韭菜,割到了自己。

在美国商业银行里,硅谷银行排名第16位,市值规模2000亿美元。论体量的话,相当于珠三角的广发银行、长三角的上海银行、华北老大北京银行。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大象级别的,以硅谷高科技企业储蓄、信贷及国债等传统低风险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一旦倒闭有多恐怖,多少硅谷高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巨额资金,说没就没了!

这对美国科技企业、产业投资、金融行业的信心打击非常大。

美元升值加息后,竟然把商业银行干翻好几家,可想而知,美债风险有多高!

最近美国政府改口说,为倒闭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保证储户取回资金,其实救和不救都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救银行和保储户是不一样的,美国政府选择了保流动性,希望挽救市场信心,至于银行要不要救,目前没太大的想法。

如果说储户稍微能平复一下呼吸,但那些硅谷银行的股东、机构投资者就得哭死在厕所里了。外媒报道,瑞典最大养老基金Alecta“踩雷”了,在过去6年里,Alecta在硅谷银行、签字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分别投资了89亿、32亿和97亿瑞典克朗,大约共计20.8亿美元,Alecta一脚踩了三个雷!

最不能承受风险的养老基金,反而成了美国银行连环破产的最大受害者。

另外,还有加州教师退休系统、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韩国国民养老金等众多养老基金也都不同程度“踩雷”,打击了一大批在美投资的机构信心。

华盛顿的互惠银行在2008年就破产过,当时被美国政府救助才活了下来,现在又倒闭了,算不算“惯犯”呢?

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公共债务扩张得太快了,他们总以为印钱、借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川宝2016年上台后,债务规模从19万亿扩充到23万亿,负债每年增加1万亿;等到2021年元月,拜登上台开始,美国公共债务就跟他当众拉稀一样控制不住了,才2年时间,债务规模就膨胀到近32万亿,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美国满世界搅屎这活儿,其实挺费钱的?”

神奇的6年,美国借债增幅超过12万亿美元,却没办成过一件事情。

去年我写了很多关于美元、美债的文章,看过的人都知道,滥印美元、随意借债后患无穷,我也劝美籍华人赶紧抛售美元资产撤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美国人发钱消费,来维持这样无本万利的生活需求,注定是一条断头路。

美国政府这种没底线的操作,搞得国际货币美元到处泛滥,代价就是各国货币都在贬值、物价上涨,美国国内也逃不掉持续高通胀。

其实我们也有这种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看似挣了不少,再加上美国坚持搞经济脱钩,把全球供应链都搞乱了,还要拱火俄乌战争,导致能源、原材料和工业品价格都上涨了,所以我们能买到的东西反而少了,这就是贬值造成的结果。

高通胀不光是对个人的影响深远,对其他国家的危害同样是致命的,去年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的外汇储备就耗尽了,国家动荡,就连制造业强国日韩都出现了历史性的贸易逆差。

那美联储为什么要疯狂加息呢?简单理解的话,是为了抑制高通胀,西医也是这种操作,病情没好转,那就追加一把抗生素,也不管病根在哪儿。把利息拉爆表以后,通胀没打下去,反而刺破了债务泡沫。

在这个期间,硅谷银行正好大量买入美债,刚好碰上美元持续暴力加息,债务面值暴跌,大家都在争相打折抛售美债,本金损失不小。

加息后,一年期的存款利息高达4.75%,一年的利息收益比十年期的美债收益还可观,大家肯定会卖出美债,去存短期存款。

美元加息速度越快,大家对利息收益的预期越明确,宁可快点卖出美债拿回本钱,游资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面值亏损,但同样买了美债的银行不行啊!他们承受不起超过10%的亏损,想卖又不敢卖,不卖又没有钱应付储户的提现,越是没钱兑付,越能造成储户恐慌挤兑,逼得银行卖掉浮亏的债券,结果造成银行实际亏损越多。

所以,一笔420亿美元的提现,就能让银行破产躺平。

在很长的时间里,美债等同于美元,变现方便,收益固定,市值波动极小。所以,美债是风险最低、收益可预期的理想投资产品,深受国家、养老基金和银行的低风险偏好。

问题在于,美元升值周期里,美债就成了不稳定资产。前文解释过了,稳定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

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政府最怕的就是通胀,几十年了,美国物价稳如狗,以前美国人最喜欢炫耀的就是低廉、稳定的物价,这也是两党作为政绩拉选票的法宝。

一旦通胀失控,民主党就跟千古罪人一样不受美国人待见,这也是为啥拜登支持率屡创新低的原因之一,有人把他评价为美国最差的总统,那是因为高通胀触动了美国人的经济利益,等同于动摇了他们的选票投向。

想要摆平高通胀,可能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立即停止加息,取消关税贸易战。这个不仅仅针对中国,美国政府现在是入魔了,欧洲也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叫苦不迭,欧洲汽车在关税面前非常脆弱,再加上电动汽车的冲击,卖不动了。

问题是,美联储停止加息的话,通胀还在高位飘着,民主党可能就干不下去了;继续加息的话,银行和债券市场继续暴雷,那美国又可能亡国了。

另一个办法就比较玄幻了,突然发生了奇迹——硅谷的科技产业同2013年一样,接连创造出各种业绩神话......风投、创投抢着送钱,谁要敢裁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硅谷高科技,争相在纳斯达克上市,科技股独领美股风骚,带动整个美国证券市场一路狂飙;投资机构和热钱也不在乎那点利息了,都忙着炒股呢,也不会跑去硅谷银行体现挤兑了,科技企业排着队来存钱,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形势喜人。

有没有这种可能?几率低到就跟我摸奖一样,连安慰奖都摸不到。因为,至少这五年里,美国科研资金投入逐年在大幅缩减,每年发布的论文数量被中国赶超了......没有常年持续的大投入,哪来的产出?哪来的奇迹?

美国政府一直不承认经济脱钩、搞乱全球供应链,是造成高通胀的原因,如果不是,请告诉我是什么。他们也拒绝承认靠发钱过日子陷入了经济滞胀,还想靠加息和重建供应链、强迫产业重回美国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现在怎么还能沦落到商业银行接连破产的地步?这几年那些喊着口号回归美国的产业,哪个不是搞得一地鸡毛?就连特斯拉都不愿在美国本土扩建产能,宁可跑到墨西哥去建厂。

所以说,靠美国政府胁迫回流美国,这种产业回归是不可持续的,当今的美国早就没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产业环境。产业扎不下根,就创造不出新的内部经济,也就没法给泛滥的美元扩建更大的“蓄水池”。

这样一来,银行的存款流向实体企业越来越少,只能去买美债,时间一长又不满足美债那点收益,胆大的银行就加杠杆操作美债,硬生生扩大了风险。等到美元开启暴走模式,资金开始抛售美债去追逐美元短期利息,这时候银行的风险就暴露出来了,本金出现亏损,而银行最怕的就是本金损失。

美国政府说会保证储户的资金体现,说明他们要保科技企业这个盘子,等于是保就业;至于要不要保出事的银行,现在还没表态,这么多银行在破产的路上狂奔,鬼知道美国还有多少银行捅了多大窟窿,过早表态容易打脸。

在很长的时间里,全球买入美债,十年期的利率只有0.5%,两年期的也才0.11%,大家图什么呢?图的就是一个安全感;但现在存款利息高了,美元就成了值得去追逐的资产,美债变成了垃圾,谁还要?债权人哪怕折损3%本金卖出,一年定期利息就赚回来了。

从一战开始的一百年里,美国占据了所有资源,全世界人才流入、工业规模第一,在别人还在对战或努力独立建国的时候,它已经是全球贸易的主导者,控制着工业标准和定价权,连个对等的军政对手都找不到。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当然可以涌现出大量的科技创新,这种全方位的优势不就是控制全球资源后,也就是绝对垄断下堆积出来的吗?

其他条件不变,换成中国、俄罗斯、欧洲都可以做到,前提是国家政权稳定,理工科人才济济,想要什么资源都能轻易得到。但是,现在的美国不行了,内部分裂严重,容不下那么多人才聚集了,这个世界正在逐步多极化,资源的堆积能力也在慢慢退化,现在连沙特这样的产油国都不再听从摆布了,只能看着亚非拉的资源朝着中国汇聚,而不是美国。

最近很火的ChatGPT其实就是一个大数据分析器,但现在的大数据是有明确主权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轻易让美国获取,这同样涉及到主权安全。

所以,美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关起门来就能创造出一个堆科技成果来。比如,年前吹上天的B-21隐形轰炸机,根本就没有实质性创新,只是在20年前的B-2技术上修修补补,在飞机尺寸上修修改改;再比如,福特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至今还是个没法正常使用的摆设。

虽然美国成功挑起俄乌战争,军工复合体也赚了不少钱,其实那都是卸磨杀驴的招式,欧洲人会逐渐看明白,美国不再是价值创造者,对待盟友越来越不靠谱了,利益面前没有敌我之分,美国是全球利益的掠夺者;中东产油国也看出了问题,尝试接受人民币结算来降低金融风险,当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关系后,这种良性循环的因子会加快地区稳定能力,各国会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

反过来看,硅谷银行的破产打破了美国科技霸权的神话,有人说过,一个帝国的破灭一定是内爆的,美国接连出现内部大问题,早晚有一天也会彻底自爆。而我们和其他国家一样,只是拼命寻找和创造本国的安全感。

失去全球资源支撑的美元,它终究只是一张绿色的废纸而已,大家都开始厌倦这张纸了。

0 阅读:0
寄翠谈商业

寄翠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