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夜行习性控,遮光巢箱设计,家庭养殖贴士,注意作息规
八哥,这种小巧灵动的鸟类,在众多鸟类中独具特色。它生性活泼,善于模仿人类语言,还能给饲养者带来许多乐趣。不过,家庭养殖八哥也有不少需要留意的地方。
就拿夜行习性来说,八哥在野外习惯了根据自然光线和环境的明暗规律活动。有的网友分享,在自己家养八哥的时候,就发现它在晚上灯光没关的情况下,会一直保持活跃状态。这是因为它把灯光当成了白天的信号。而且八哥的精力比较旺盛,在夜间如果环境过亮,它可能会过度消耗体力,影响健康。
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八哥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像广东的一位养鸟爱好者就说,自己之前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结果八哥羽毛总是乱糟糟的,爱打蔫。后来在巢箱设计上做了改变,加入了遮光功能,情况才有所改善。所以,了解八哥的夜行习性,设计遮光巢箱就很有必要。比如在巢箱的材料选择上,可用厚棉布,既遮光又能保证一定的保温性。
对于家庭养殖八哥,作息规律的把控也很关键。八哥需要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以一个月为周期来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如果作息不规律,八哥的叫声、行为都会有变化。有的北方网友家养八哥,在冬天光照时间短的情况下,八哥就变得很嗜睡。这就是因为没有给它合适的作息节奏。
在饮食方面,八哥的食物选择会影响它的健康和习性。八哥可以吃小米、米饭等主食,也需要补充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像南方常见的释迦果,营养丰富,偶尔喂给八哥吃,能增强它的体质。北方在干冷的环境下,可以适当给八哥喂一些高能量的食物,如苏子,能让八哥更好地抵御寒冷。
八哥的居住环境也很重要,巢箱的大小和结构要合适。巢箱不能太大,不然八哥会觉得不安全;也不能太小,它需要足够的空间活动。有的养鸟者曾试验过,用不同尺寸的巢箱养八哥,发现尺寸合适的巢箱里的八哥状态更好。巢箱的通风性也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时候,比如在南方湿热气候下,通风不良会导致巢箱内湿度增加,容易滋生细菌。
遮光巢箱还有助于八哥养成良好的栖息习惯。在城市里,晚上很多地方灯光很亮,如果没有遮光措施,八哥可能会受到干扰。有一位山东的八哥爱好者,他的八哥之前因为灯光干扰,晚上总是不睡,还发出叫声打扰到邻居。后来他的家人给他做了一个遮光巢箱,把巢箱放在相对安静、避光的角落里,八哥晚上的睡眠就正常多了。
不同的绿植对八哥的居住环境也有影响。比如散尾葵这种绿植,它对湿度和温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野外的自然环境,对南方湿热的家庭养殖环境有缓解作用。还有虎皮兰,它在夜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八哥营造一个健康的微环境,特别是在北方干燥的房间里,能增加空气湿度。薄荷则比较特别,它有一股清香,有的八哥很喜欢在薄荷靠近的巢箱里,薄荷的气味可能让八哥感觉更舒适,就像在野外有新鲜植物的地方一样。但也不是所有绿植都适合,像夹竹桃虽然看起来美观,但它是有毒植物,绝对不能放在八哥居住的地方。
在家庭养殖中,八哥的社交也很重要。八哥是很聪明的鸟,它们需要和人或者其他八哥互动。如果长时间把它单独放在一个小笼子里,它可能会变得孤僻。有一位北京的大爷养了一对八哥,他经常和大爷家的八哥聊天,给它们播放一些有鸟鸣声的音乐,这对八哥来说就像是处在自己的群体里一样。而且,偶尔让八哥和同类接触,也会让它们更加健康、活泼。
从幼鸟开始的训练也很关键。对于八哥来说,3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简单的训练了。南方的一位养鸟新手就说,他养的一只八哥,从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教说话,慢慢地,这只八哥就学会了很多简单的词语。而如果错过了这个训练的最佳时期,八哥学习语言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在训练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能强迫八哥,还要注意训练的环境。北方干冷的冬天,如果要在室外训练,要先让八哥适应一下寒冷,不然可能会冻坏。
八哥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定期给八哥做体检,尤其是在八哥换羽的时候。比如在2个月左右的换羽期间,营养需求增大,可能会因为营养不均衡而出现羽毛生长异常的情况。在南方的一个家庭中,主人就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八哥换羽的时候只喂单一的食物,导致八哥的部分羽毛没有长好。另外,要注意驱虫,一年或者半年做一次全面的驱虫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八哥的健康。
还有,家庭养殖也要考虑季节的更替。比如在3年的家庭养殖经历中,一位成都的八哥主人发现,随着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八哥的食欲也有所不同。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八哥的食欲会下降,这时候要给它提供一些更易消化的食物,像泡过水的米粮。在冬天,温度低,要给它更多的食物补充能量。
从八哥繁殖的角度来看,要为它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繁殖环境。巢箱的布置需要模仿野外鸟巢的结构,巢箱内部要用柔软的材料铺垫,像干草等。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繁殖季节比较集中,所以在繁殖前几个月就要开始准备巢箱。而且八哥繁殖的时候对空间的要求也比较高,不能太拥挤,否则会影响繁殖成功率。
在家庭养殖八哥时,还需要注意噪音的影响。八哥的听力很灵敏,如果周围有持续的噪音,会影响八哥的身心健康。有一位上海的养鸟者,住在临街的房子里,一开始没有注意,后来发现八哥总是很紧张。后来他就采取了一些隔音措施,比如加厚窗户的玻璃,八哥的生活状态就有了改善。
在3年多的家庭养殖过程中,很多养鸟者都发现,给八哥提供多样化的玩具也有助于它们成长。比如一些小的树枝、麻线球等。在南方的一个家庭里,主人就给八哥准备了一些树枝,八哥会用树枝在笼子里搭来搭去,这对锻炼八哥的智力很有帮助。而且不同种类的树枝,八哥的喜好也有所不同。
关于八哥的社交,还可以和其他鸟类互动。有一位安徽的八哥主人,他家里除了养了八哥,还养了几只麻雀。一开始他很担心八哥会欺负麻雀或者麻雀会欺负八哥,但后来发现,它们相处得很和谐。八哥会从麻雀那里学到一些新的声音,麻雀也会从八哥这里学到一些新的飞行技巧,这就像在自然环境中不同鸟类相互学习一样。
八哥的食物储存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有的家庭会把鸟粮放在厨房,但南方的家庭因为湿度问题,很容易导致鸟粮发霉。就像那位广东的养鸟者,之前就把鸟粮放在一个不透气的小盒子里,没过多久就发霉了。后来他把鸟粮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用密封袋子储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八哥在家庭中的活动空间也需要合理规划。如果在养殖场中,空间可能比较分散,但在家庭里,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像有的家庭会把八哥的笼子放在客厅的一角,同时在旁边放一个小平台,八哥可以在上面休息或者玩耍。这就像八哥在野外有自己的一片小领地一样。
在家庭养殖八哥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哥的性格也会有所变化。比如一只饲养了5年的八哥,一开始很胆小,不敢接近人,但后来逐渐熟悉了家庭环境,变得很活泼,会主动飞到家人的肩膀上。这都是长期相处过程中八哥适应家庭环境的表现。
在2个月大的时候,八哥的羽毛开始逐渐丰满,这个时候如果家庭环境不够舒适,比如温度不合适,就像北方冬天室内没有暖气的情况下,温度过低,八哥的羽毛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可以给它适当的保暖措施,如在笼子里加一个小毛毯。
八哥的眼部健康也很重要。在南方的湿热地区,八哥的眼睛容易滋生眼屎。有一位广州的八哥主人,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结果八哥的眼睛开始发红。后来他及时给八哥清理干净,并调整了巢箱的湿度,八哥的眼睛就慢慢恢复了健康。
在家庭养殖中,八哥的情绪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家里经常有人吵架或者有很大的争吵声,八哥可能会受到惊吓,表现出不安。有一位东北的养鸟者就遇到这种情况,后来他把八哥暂时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里,八哥逐渐恢复了正常。
不同的家庭养殖方式可能会对八哥的成长有不同的影响。有的是单纯地看管式养殖,有的是互动式的养殖。像那位安徽的八哥主人,他和八哥互动得比较多,八哥就变得很聪明,会很多技能。而那种只是把八哥放在笼子里不管的方式,八哥可能就会比较呆板。
八哥的食盆和水盆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位置设计不合理,八哥可能很难进食或者饮水。有的网友分享,自己把食盆和水盆放在笼子角落,八哥因为体型小,转身的时候就会碰到食盆或者水盆,影响进食和饮水的正常进行。后来他调整了位置,八哥的食物和水源摄取就顺利多了。
八哥的休息环境除了要遮光,还要舒适。在南方的一些家庭,会用柔软的布料给八哥做一个小窝,里面还可以铺上一些棉花。而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除了要保暖,还要保证材质透气,不然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八哥的健康。
在家庭养殖八哥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八哥的行为变化。比如八哥突然减少了鸣叫的次数,这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环境变化给它带来了压力。有一位新疆的八哥爱好者,他养的八哥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是巢箱周围的光线变化导致的,于是调整了巢箱的位置,八哥就又恢复了正常的鸣叫。
八哥的成长过程中,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这段时间里,八哥要学习新的技能,如更好地控制飞行,从南方到北方不同的飞行环境都需要去适应。而且八哥的社交能力也要不断发展,学会与家庭成员中的其他人互动。
八哥的巢箱清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巢箱如果长时间不清洁,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一位江苏的养鸟者,之前没有定期清洁巢箱,结果八哥生病了。后来他养成了定期清洁巢箱的习惯,八哥的健康状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八哥的饮食多样化对它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除了常规的食物,还可以偶尔给八哥喂食一些昆虫,像面包虫。这在南方的饲养环境中比较常见,因为南方的昆虫资源相对丰富。北方干冷的环境下,昆虫可能比较少见,也需要寻找其他合适的替代食物。
对于家庭养殖八哥来说,了解八哥的夜行习性只是一个开始,像巢箱设计、日常饮食、健康护理、社交互动等多个方面都需要精心照料。每个地区、每个家庭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如何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为八哥提供最适宜的养殖环境呢?这是每一个八哥爱好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