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南海的天空不太平。
那天,我国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王伟在执行任务时,跟一架美国侦察机撞上了。
战机报废,王伟跳伞落海,结果却失踪了。之后,我国十多万人出动搜救,愣是没找到人。

2001年美国一架EP-3电子侦察机跑到了我国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这家伙不是来旅游的,它带着一堆高科技设备,专门搜集情报。
我国当然不干了,海军航空兵驻海南的部队赶紧派人拦截。王伟和战友赵宇开着歼-8II战斗机就上了天,目标就是把这架不速之客赶走。
王伟的飞机编号是81192,他带着任务靠近美国飞机,想逼它离开。
两架飞机离得特别近,几十米的距离,引擎声音都能互相听到。

结果,美国那架EP-3突然一个大动作,机身偏了一下,螺旋桨直接撞上了王伟的战机尾巴。
嘭的一声,歼-8II尾翼被撞得稀烂,飞机当场失控,开始往下掉。
王伟试着稳住,但实在没辙,飞机完全不听使唤。
他赶紧跟赵宇说了句“我没法回去了,你接着干”,然后拉了弹射手柄跳伞。

跳伞后,王伟的降落伞打开,人落进了南海。可从那之后,他就没影了。
赵宇看着战友跳下去,赶紧返航报告情况。我国这边马上行动起来,开始找人。
而美国那架EP-3虽然也受伤了,但硬撑着飞回了海南岛陵水机场,24名机组人员一个没少。
这事儿一出,全国炸了锅,大家都盯着王伟的下落。

王伟跳伞这事儿,是整个事件里最揪心的一段。他成功弹射,按理说有希望活下来,可结果却找不着人了,这到底咋回事儿呢?
飞机撞完,王伟的歼-8II已经没法飞了。尾巴被撞坏,机身抖得跟筛子似的,仪表全是红灯,警报响个不停。他没多犹豫,立马决定跳伞。
最后一句话说完,他拉了弹射手柄,座椅带着他冲出去,降落伞在空中打开,人就这么落向了海里。

那一刻,他肯定想着能活着回去,可谁也没想到,这成了他最后的身影。
王伟跳下去后,赵宇试着用雷达和眼睛找他,但海太大,风也乱,降落伞飘着飘着就看不见了。
按说跳伞落海,多少会有个痕迹,比如降落伞漂在水面上,或者人能挥手喊救命。
可王伟落下去后,海面啥动静都没有。雷达也抓不住他的位置,搜救的人只能凭大概方向去找。

事故一出,我国这边反应很快。
海军、空军、海警全上了,连沿海的渔民都开船出去帮忙。整整十多万人,飞机、船、直升机全用上了,从早上找到晚上,连着十几天没停。
渔民们特别给力,几十年的海上经验都拿出来,就想着能把王伟捞回来。结果海太大,人太小,愣是没找着。

南海不是小池塘,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海流还特别猛。跳下去的人,可能几小时就被冲出去几十公里。
加上那天风浪不小,能见度也差,飞机从天上往下看,海面一片灰蒙蒙,啥也看不清。搜救队用雷达、声纳到处扫,可技术有限,压根儿定不了位置。
找了十多天,到4月14日,我国只能宣布王伟牺牲,追认他为烈士,并给了“海空卫士”的称号。
十万人的努力,最后啥也没捞着,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难受得不行。

2001年那会儿,我国的搜救技术不算先进。王伟的歼-8II弹射座椅没装定位信标,定位信标就是跳伞时能自动发信号,告诉别人你在哪儿的东西。
现在的飞机都有,可当时没有。没有信号,搜救队只能靠猜,效率低得吓人。
南海有2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好几个省加起来。王伟跳下去的地方没准儿坐标,海流一冲,人可能漂到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十万人听着多,可分散到这么大的地方,每个人负责几平方公里都找不过来。

那天南海风浪不小,能见度差得要命。飞机飞过去,海面全是雾,船开出去,浪打得船晃晃悠悠。
这样的天气,别说找人了,连站稳都不容易。海流还乱,漂浮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搜救队根本摸不着规律。
跳伞落水,头几个小时最关键。可王伟跳下去后,搜救队没法马上到,黄金时间就这么错过了。
海水凉,人泡久了扛不住,加上风浪,生存几率越来越小。等大部队铺开找,人可能早就漂远了。

这事儿过去20多年了,科技进步了,有些资料也解密了,大家才看明白为啥王伟没被找到。
说白了,就是那时候技术不够好,救援能力跟不上。
王伟的座椅没装定位信标,这是个硬伤。现在的战斗机,弹射出去信号就响,卫星能直接锁定位置。
可2001年那会儿,歼-8II没这功能。跳下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搜救队想找都没抓手。

那时候的搜救设备也简陋,没红外线扫描,没高精度雷达,全靠人眼和基本声纳。
飞机在天上飞一圈啥也看不见,船在海上晃半天也找不着北。跟现在比,技术差了好几代。
飞行员那时候训练有个习惯,能救飞机就尽量救。王伟撞机后还想稳住飞机,多争取几秒,结果错过了最佳跳伞时机。
要是早点跳,落点可能离赵宇近点,找起来没那么费劲。

2001年我国的海上搜救体系还不成熟,没专业的快速反应队伍,指挥也乱哄哄的。十万人听着多,可没个高效的系统管着,干着急没用。
这事儿之后,国家开始重视这块。
当时中美关系紧张,美国那边不帮忙不说,还净添乱。EP-3撞了人,自己跑回陵水机场,啥有用的信息也没给。
我国只能靠自己,国际合作这条路完全走不通。
王伟的事儿一出,国家下决心搞装备。

现在的战机,弹射座椅都有定位系统,跳伞不怕找不着人。空军实力蹭蹭往上涨,再也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海上搜救这块也进步了,现在有专业的搜救队,高科技设备也齐全。红外线、卫星定位随便用,找人效率高多了。王伟没找着的事儿,不会再重演。
这事儿让我国看明白一件事:国际上没人靠得住,自己得硬气。

美国那会儿态度强硬,最后也就敷衍了个“道歉”。国家强了,才能不让人随便欺负。
王伟成了我们大家的英雄,大家伙儿都记得他。每年4月1日,部队都悼念他,新兵在照片前宣誓。
他的事迹进了课本,孩子们都知道这位为国牺牲的烈士。
这历史得记着,不是为了难过,是为了往前走。

参考资料
窦瀚洋.王伟:海空卫士 不畏强敌[J].共产党员(河北),2021(13):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