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独立拍照键“复活”,但新设计真就更好用吗

三易生活 2025-04-02 22:39:11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各大品牌开始陆续推出他们的“年度影像旗舰”,对于重视手机拍照体验、或是以影像为业的用户来说,也就到了需要考虑“换机”的时候。

不过从目前曝光的相关信息来看,今年这一批新款影像旗舰在产品思路上,似乎普遍都与去年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方面体现在厂商不再普遍追求“底大一级压死人”,而是开始更积极地采用体积小一点、但架构上更新的CMOS,来追求“多摄”之间的画质平衡。

另一方面,相信有不少朋友注意到,已经有好几款新的影像旗舰都“不约而同”地复活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设计,那就是独立的相机快门键。

事实上,诸如索尼、夏普这几个品牌,近年来其实一直都有在推出具备两段式实体快门键的机型。但问题就在于,今年大家在国内市场所看到的这些新款影像旗舰,普遍使用的却并非“经典设计”,而是更加现代化、也更为多功能的,位于机身侧面的“快门触摸条”。

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就算相关厂商不承认,大家也都清楚它们的灵感,大概率来源于苹果去年秋季发布的iPhone 16系列上的“相机控制”按钮。但如果大家有上手过这些相关机型就会发现,它们的触摸快门键无论在操控手感、还是功能层面,都依然与iPhone 16系列有着不小的差距。

比如,这些“似是而非”的安卓机型,它们的触摸条还做不到像iPhone 16系列那么细腻、滑动变焦过程中的振动反馈。这就使得类似设计的变焦操控,实际上反而不太精确,甚至不如直接屏幕变焦来得好用。

iPhone的相机控制键有轻点和重压两个不同段落的触感,而且力反馈非常清晰

除此之外,这些安卓手机上的触摸式快门键,也不带有iPhone 16系列那种“两段式”的反馈手感。它们实际上是完全被固定在机身侧面,不像苹果那样会有着真正可以被“按下去”按键似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三易生活此前曾经探访过iPhone 16系列“相机控制”键的生产厂商立讯精密,并得知,iPhone的“相机控制”键虽然看似只是一颗按钮,但实际上是将电容触摸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叠”在一起的双层结构。而且这颗按钮拥有自己独立的控制芯片和振动反馈单元,因此可以做到既识别滑动触摸操作、又能识别按压的压力大小,并且因为它的振动不需要用到手机的主振动单元,所以振动反馈手感可以在操控过程中一直存在,无需担心耗电的问题。

相比之下,目前许多安卓手机里“似是而非”的触摸式快门键,原理上就要简单得多。它们大多只是单纯的一块电容触摸板,并不带有压力识别,也没有专属的振动回馈单元,所以就造成了相关机型无法像iPhone 16系列那样进行两段式的按压,也缺乏段落感清晰的力道回馈。

看到这里,是不是会觉得“还得是苹果专业”?其实也未必。毕竟,在思考如今这些旗舰影像加上“独立快门键”的意义时,就会意识到这样的交互设计,毫无疑问是想要“讨好”那些习惯相机操控体验的用户。换句话说,它们是想要吸引更多专业人士来使用手机进行影像创作,并针对这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便利。

可问题在于,与最“老式”、机械式的两段式快门键相比,现在这种触摸(或许还加上压感)的手机拍照按键设计,真的就更好用吗?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设计”确实有一些客观上的好处,比如它更有利于维持整机的防水设计,比如它可以在一个按键离同时整合快门与变焦(甚至还包括模式选择、曝光控制)等更多功能。

在许多相机的官网中,大家都能找到关于“半按快门”到底适用哪些场景的详细说明

但唯独有一点,是目前这些“触摸式快门键”普遍无法做到的,那就是它们都不支持半按式对焦和AE/AF(曝光、对焦)锁定功能,就更别说将半按快门操作设定为“只对焦”或“只测光”了。即便是公认“用料”最豪华、结构最复杂的iPhone 16系列,目前也只是刚刚实现了基本的半按锁定,尚不能为“半按快门”操作单独指定对焦和/或测光功能。

然而相机用户都知道,机械快门键的最大意义,反而恰恰就在这个“半按”操作上。也正是有了这个功能,相机才可以实现强制锁定对焦距离、强制固定白平衡等一系列专业向的功能,从而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比如难以对上焦的镜面、光线干扰很严重的场合)依然有着稳定的成像表现。

换句话说,即便现在手机上的这些“新型快门键”功能繁多、造型花哨,但如果它们连最基本的交互习惯都满足不了,又要如何真正去吸引专业用户,怎么说服习惯了相机的摄影师真的拿起手机来“创作”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1 阅读:104
三易生活

三易生活

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