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天敌英国?三场英俄争霸导致的战争

高博新视野 2024-12-31 11:39:56

英国是俄罗斯的天敌!

俄罗斯的每一场外来灾难,都有英国的原因。

因为从地缘战略来讲海权强国(英)和陆权大国(俄)的矛盾不可调和,是天敌!

先简单定义一下海权帝国和陆权帝国。

若一个国家,海军最强大,而且海军存在的目的是维护和掌控全世界的海洋航线,并且认为只有掌控了全世界的海洋航线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安全,他就是海权国家。

若一个国家,认为军队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维护本土安全不受威胁,其次才是有限的海外利益,最重要的是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那它就是一个陆权国家。

海权帝国认为一切财富和安全都来自海洋和海洋上的全球贸易,强调世界霸权。

陆权国家认可资本和贸易流通的重要性,但更重视国家本土安全,因为资源多半在本土,为了维护本土安全,陆权帝国会着重维护大纵深的国土范围,控制关键地理要隘,在强大邻国和本国之间建立“缓冲带”,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地区霸权。

显然陆维护地区霸权的路线,跟海权帝国寻求全球霸权的路线相冲突。

海权霸权战略一个重要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世界任何地方出现独霸一方的陆上帝国。

大航海时代之后,英国就是最典型的海权帝国,他一直打压欧洲大陆上出现的陆权最强国,拿破仑法国、军国主义的德国,嗜土如命的俄罗斯帝国等等。

在英国与法、德,俄三国的斗争中,英国是亲自出手或纠合它国对俄罗斯干涉最多的国家,而且英国往往还能获得胜利,最后还能不遭受俄罗斯的反噬。

付出的代价很小,获得利益很大。

这其中有四个原因:

1,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拥有海洋霸权。

2,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3,海洋是连通的,因此海权帝国是唯一的。相反陆权帝国有很多,往往同一个地区就有好几个陆权二等国。

因此海权国家可以使用外交手段结盟二等陆权强国。

历史上每次英国同俄罗斯发生战争,英国都拥有比俄更多,更强大的盟国。

4,海权帝国往往扶持二流陆权国家同一流陆权帝国对抗,因此损失相对较小。

比如这次乌克兰战争,美国和北约就不需要亲自下场,乌克兰先上,不行再上波兰。

美国取代英国获得海洋霸权之前。

英俄之间发生了三场争霸战争,就是海权国家打击陆权国家的经典案例。

它们是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及十四国联合武装干涉苏联都是英国主导或支持的对俄罗斯人的战争。

(1613-1914年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俄罗斯帝国崛起之后,便以莫斯科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张,直到遇到阻力而停止)

一,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7月—1855年12月)

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撒丁王国联军吊打俄罗斯帝国。

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帝国耗资约8亿卢布,俄罗斯损失52.2万人;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土军损失近近9.6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10.2万人。

(时任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疑似自杀。)

导致的后果是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被阻止,沙皇因战败而去世,阿拉斯加被贱卖。

二,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后,为争夺清朝的辽东半岛,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到1902年春,列强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国。

至此,日俄大战一触即发。

战前,1904年俄国国力远胜日本,人口:1.41亿(俄)v0.44亿(日)、兵力:俄常备军105万,后备役375万v日常备军37.5万,后备役200万,战舰:俄罗斯200余艘v日本约80艘。

但首先远东是俄罗斯薄弱地带,输送力量不易,其次英国封锁苏伊士运河,迫使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绕道好望角,劳师远征,终于在对马海战中惨败。

(俄罗斯第二舰队航海路线)

最后日本投入兵力约40万,俄罗斯投入兵力约50万。

最终俄罗斯战败。

日本:死亡88429人(战死35122),伤103584人,被俘约2000人 。

俄罗斯:战死34000—52623人,伤146032名, 被俘79454人。

此战后,东亚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写,日本取代沙俄一跃成为东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三,西伯利亚干涉(1918年——1922年)

一战后,在英国的主导下,协约国派遣军队在俄罗斯远东海岸登陆,直接武装支援俄国白军推翻在远东的布尔什维克地方政权。

英国由于距离远东较远,而且在远东兵力薄弱,共出兵1500人,英属加拿大出兵约4192人。

在英、加、北洋军阀、意大利、美国、捷克等国中,日本出兵兵力为七万三千余人(七个师团)占协约国八十的兵力。

(白军统帅高尔察克)

1920年协约国军队撤出俄国后,日本军队单独留在俄国远东直到被苏维埃俄国红军击败,1922年日本军队在苏俄的军事压力下不得不撤兵到《朴茨茅斯和约》一线。

日军在干涉西伯利亚过程中,约有5000军人阵亡或病亡,收益却并不多。

0 阅读:0
高博新视野

高博新视野

全新视野 另类角度 重新解构 颠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