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适,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
闲适,是陶渊明篱下的菊影,是苏东坡江上的箫声,
是王维空山的琴语,亦是白居易炉边的暖酒。
这50句诗词,如50扇轩窗——
推开,可见烟雨平生;阖上,便得方寸清凉。
以清风为席,枕山河入梦;
借半日浮生,换一世悠然。
有一种生活,叫“闲看庭前花,月下独酌茶”。
在喧嚣的市井中,你是否也渴望一方净土?
不必归隐山林,不必避世桃源;
只需一颗淡泊的心,便能将琐碎光阴酿成诗。
晨起听鸟鸣,暮归数星辰;案头一壶酒,窗边几卷书。
这样的日子,看似寻常,却藏着最深的智慧: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愿你于喧嚣中,掬一捧清风佐酒,剪半窗明月为灯,
在碌碌红尘深处,修得一颗澹泊心,活成自己的桃花源。

01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唐】王维《酬张少府》
解下衣带,任山风拂过衣襟;对月抚琴,让清辉洒满指尖。王维以松风为友,山月为伴,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禅意画卷。无需多言,天地间的静谧已是最好的知音。
0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李白仕途困顿时,却在碧溪垂钓中寻得豁达。一竿一线一扁舟,看似闲散,实则是以出世之心入世,将壮志未酬的遗憾,化作云水间的洒脱。
03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夏日慵懒,醒后无事,看孩童追逐风中柳絮,竟比功名更动人心。杨万里以童趣入诗,道出“无思”之思——人间至味,原是清欢。

04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
友人未至,独自敲棋,灯花簌簌而落。看似寂寞,却因一份从容,将等待化作诗意。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留白处,自有深情。
05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偶然步入竹林禅院,与僧人闲谈片刻,竟觉半日胜过十年奔忙,道尽尘世中人对闲适的珍重与窃喜。
06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漫步至溪流尽头,索性席地而坐,静观云卷云舒。山水穷尽处,恰是心境开阔时。此句不着一个“闲”字,却将随遇而安的豁达写尽,禅意如云,漫卷漫舒。

07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渔人归舟,任小船在浅滩轻摇;月落江村,枕着涛声入眠。看似懒散,实则是与自然达成默契——人间烟火,亦可如野鹤闲云般自在。
08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宋】张炎《甘州·寄李筠房》
身处深邃幽静的空山之畔,不用送那飘逸的白云,只需一枝傲雪的寒梅,添一抹人文的雅致,便足以寄托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挚友间的深深挂念。
09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宋】程颢《春日偶成》
旁人笑我如少年般贪玩,却不知我心早已超然物外。春云澹荡,野径漫步,闲适之乐,非偷得浮生,而是心无所缚。

10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暮色苍茫,雪意渐浓,一句邀约胜过千言。绿蚁新醅,红泥火炉,闲情不在酒,而在与知己共度的温情时光。白乐天的浅语,深藏人间至暖。
11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
茅檐临水,秋灯如豆,夜读时连虫鸣也成了注解。隐士生涯,没有孤寂,只有与山水、书卷共生的丰盈。闲,是灵魂的富足。
12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酒酣卧舟,恍见星河倒映水中,清梦与流光交织。如幻似真,将醉意化为诗意,天地一舟,万籁俱寂,唯余梦境浮沉。

13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熄灯后听雨,本是无眠夜,却因一份从容,反觉雨声助眠。白居易晚年诗作,总透着“懒”中藏智的趣味——顺应天时,便是最好的养生。
14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东坡夜饮大醉,扬言乘舟遁入江湖。看似狂放,实是历经宦海沉浮后的顿悟:余生若能如孤舟漂泊,不系名利,方得大自在。
15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宋】唐庚《醉眠》
山居岁月,静如鸿蒙初开;一日光阴,慢若经年流转。隐者的忘机之乐,心若无尘,刹那即永恒。

16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王维《竹里馆》
深竹林中,琴声与长啸皆成天籁。王维的孤独,是明月相照、清风相和的孤独,寂而不寞,空而不虚,恰似禅境。
17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明】唐寅《桃花庵歌》
唐伯虎以桃花为帐,诗酒为粮,半醉半醒间,将潦倒活成风流。花开花落不问春秋,醉眼观世,反见真趣。
18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唐】杜甫《南邻》
浅水泛舟,野渡无人,三两知己漫谈。杜甫难得闲笔,却勾勒出乱世中的桃源一隅——小中见大,方知寻常最珍贵。

19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唐】刘昚虚《阙题》
柴扉半掩,山路蜿蜒而入;柳荫深处,书声与鸟鸣相和。此句如一幅水墨,淡墨写意中,藏着文人“大隐于市”的智慧。
20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唐】王维《归辋川作》
暮色中独行,山影渐暗,唯白云如旧友相迎。王维的“归”,不仅是返家,更是回归本心,云山苍茫处,自有归宿。
21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白鹭掠水,桃花逐波,渔翁垂钓不羡仙。此句似江南春色的剪影,烟火与诗意交融,道出“江湖即道场”的禅机。

22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月下杏影斑驳,笛声穿破长夜。往事如烟,唯留笛音与花影共舞,是乱世文人对故园闲情的追忆。
23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唐】王维《终南别业》
兴起时独行山中,看云起花落,乐事不足为外人道。王维的独往,是抛却尘网后的纯粹,天地为知己,寂寞亦成欢。
24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孤舟蓑笠,独钓寒江,千山雪落无声。此句化用柳宗元意境,却更添几分萧散——钓的不是鱼,是满江的寂寥与逍遥。

25
“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
——【宋】释心月《沈兼签记梦》
增加诗文翻译,一粒微尘之中有三千个世界,短暂的瞬间亦有八万个春天。此句以禅意寓言世事瞬息万变,唯有抛开名利得失,方能体悟生命深处的本真。
26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五代】李煜《渔父》
一壶浊酒,一杆钓竿,俯仰江湖,笑问红尘中几人能似我逍遥?李煜以渔父自喻,看似写闲情,实则暗藏对自由的渴望。帝王身、隐士心,扁舟载不动家国情愁,却载得动半江明月。
27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推开窗,稻浪翻涌入眼;举杯时,闲话桑麻年景。田园之乐不在奢华,而在烟火人间的温情。一句“话桑麻”,道尽农耕文明的诗意栖居。

28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细雨沾衣,润物无痕;落花委地,寂然成尘。看似写景,实写心境,真正的闲适,是喧嚣中仍能听见光阴的呼吸。
29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唐】杜牧《洛阳长句二首·其一》
春草萋萋,人心澹澹,是非名利如烟霭消散。杜牧以草色喻世情,道破“闲”的本质:非避世,而是与纷扰保持一隙清明。
30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唐】白居易《池上二绝·其一》
古刹山僧,对弈竹影下,棋子落枰声与蝉鸣相和。白居易写此景,不摹胜负,只写清凉——世间纷争,不如一局无心棋。

31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元】徐贲《写意》
独自静坐山水之间,聆听风雨声声入耳,安然高卧其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忘却世俗纷扰,任凭心灵回归最纯净的状态。
32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斜阳巷陌,梨花纷飞如雪,寂静中自有生机。以空巷写幽独,却因落花添了灵动,寂寞非苦,反成诗意栖居的底色。
33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独行溪畔,见天空倒映水中,恍若漫步云端。稼轩以奇想写闲游,将天地纳入一溪,豪放词人亦有赤子般的澄澈心境。

34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宋】苏轼《春日》
酒醒午后,慵懒倚榻,看晴光漫过窗棂。功名尘土,不如一场春睡来得痛快。
35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宋】辛弃疾《生查子·游雨岩》
稼轩对空谷长啸,唯有山风回应。此句写尽英雄失路的孤独,却因“清音”二字,将悲慨化作与天地对话的豪迈。
36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宋】苏轼《点绛唇·二之一》
苏轼谪居时,斜倚胡床远眺,青山如莲,开谢皆从容。以禅眼观世,贬谪地的荒凉,竟成了心中的千峰画卷。

37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唐】杨巨源《折杨柳》
柳色如烟,驻马折枝,赠春与君共赏。闲适不在避世,而在与万物共情的温柔。
38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竹床石枕,书卷随手抛,夏日午梦酣然。放下执念,方得身心自在。
39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明】王守仁《春晴》
山间晴光初现,残雪将融未融。阳明先生观此景,悟得“心即理”——自然界的从容消长,恰似人心的修养功夫。

40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宋】林景熙《溪亭》
秋夜独步,踏碎枯叶声声;静坐溪亭,细数流萤点点,孤独者的世界,亦可繁星满天。
41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暮色中牛羊归巷,孩童嬉笑不知官场冠冕。王维的田园,是洗净铅华的纯粹——人间至乐,原在无名无位的自由。
42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孤舟夜泊,风雨满江,静观潮水涨落。平静之心,宦海浮沉,不如做天地间的看潮人。

43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宋】寇准《夏日》
暮春长廊,燕语呢喃;微雨沾衣,麦浪初黄。庙堂之高,终不敌人间烟火可亲。
44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仰卧船头,见流云凝滞,殊不知云与己同向而行。闲适者眼中,万物皆与己同心同速。
45
“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唐】李洞《赠僧》
禅僧观水,欲洗衣裳却见本无尘埃。真正的清净不在外物,而在心若流水的通透。

46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高歌佐酒,孤舟钓秋,整幅画面只一人一江。效法古人,却以“一”字连用,将孤独写成了睥睨天地的傲岸。
47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唐】李商隐《忆住一师》
长安晓钟声中,忽忆山中故友。李商隐的闲情,是红尘与青灯的纠缠——最深的宁静,总在回望时浮现。
48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宋】释志璇《偈语》
竹影摇曳似扫阶,月照池沼了无痕。道出“闲”的至高境界:心如明镜台,照见万物却不留尘埃。

49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午梦初醒,忽闻渔笛穿云,不觉莞尔。“独笑”是看破荣辱后的释然——沧浪之水清浊,不如一曲笛音入心。
50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劝客留步:即便无雨,云深之处亦会沾湿衣衫。张旭以山色留人,实则留的是远离尘嚣的心境,真正的闲适,愿与青山同沐云雾。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