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奶酪产业发展大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蒙牛集团执行总裁、妙可蓝多董事长陈易一,妙可蓝多创始人、总裁柴琇等嘉宾出席大会。本次大会由毕美家主持。
奶酪是中国乳业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当下,中国奶酪产业亟待整体突围。奶酪对于中国人而言到底是什么场景之下的一种消费品?对于这一问题,行业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并探索中国特色的奶酪产业发展之路。
毕美家在开场发言中表示,奶酪是乳业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奶酪产业是调整乳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沈建忠表示,奶酪的发展对促进乳制品新消费意义重大。中国奶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在扩大奶业消费,解决供需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奶酪制品。
卫琳介绍了目前我国乳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她认为,产业升级发展需要新动能、新路径和新洞察,奶酪对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具有调节作用,起到“蓄水池”作用。奶酪附加价值高,是解决上游奶源过剩的新路径。
陈易一表示,以妙可蓝多为主的中国奶酪企业提出“用中国奶做中国奶酪”的战略,对改善当下乳业结构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蒙牛集团坚定不移地看好妙可蓝多的发展,坚信妙可蓝多在奶酪赛道上的创新与深耕,一定可以再次实现新的大发展和高增长。随着蒙牛与妙可蓝多融合的进一步加深,蒙牛集团将加强对妙可蓝多的经营赋能,从供应链、渠道、产品研发创新等多个维度给予支持帮助。
利用中国原料奶生产中国好奶酪,妙可蓝多的实践对解决目前整个乳业上游供给过剩与下游需求不足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奶酪作为深加工的乳制品,其储存周期更长,更利于稳定消耗原料供给,这一属性可放大奶制品价值,调节奶制品季节性过剩问题。
中国奶酪产业需要整体突围
近两年,奶酪行业经历震荡,正在寻求新的方向。
柴琇表示,奶酪在中国的发展周期依然很短,如果从2018年妙可蓝多奶酪棒风靡市场算起,迄今不过六年时间。奶酪棒打开了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的大门,而这一独特形式,让奶酪一开始以零食的身份被中国消费者熟知。柴琇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奶酪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奶酪的消费场景更多在餐桌。
接下来,要让奶酪产品更高频次地进入餐桌,需要更为持久的品类教育、产品研发和市场渗透。在新发展阶段,奶酪产品要“从单一大单品到构建多元奶酪爆款产品家族”,奶酪消费人群要覆盖“从儿童到青年、中老年全年龄段人群”。创新多样化的奶酪产品,针对不同人群塑造不同的价值主张,开辟针对性更强的新消费场景渗透,是中国奶酪转型突围的必经之路。
柴琇表示,中国特色的奶酪产业发展之路,在于奶酪开创了三个维度的“并行”——喝奶与吃奶并行的乳制品发展新格局、主食辅食与休闲食品并行的消费新场景、TO C与TO B并行的渠道新特色。
奶酪是具有明确功能性价值的高端营养品。奶酪品类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功能性”标签。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表示,长期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奶酪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等都具有中度的负相关性。
基于奶酪的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柴琇表示,对于特定消费人群,奶酪会成为“离不开,少不了的准刚需性食品”。而这样的“准刚需”属性,更多地对应以下三种消费场景:在早餐消费场景中,让奶酪成为“佐餐必须”;在饮酒场景中,让奶酪成为“佐酒必须”;对于儿童成长、青少年等人群,让奶酪成为“营养必须”。
▲奶酪产业优化升级,引领乳品消费新时尚启动仪式
柴琇建议,第一,整个奶酪行业应该实现“差异化经营”,通过创新发展,将中国奶酪行业做大做强。第二,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国际与国内互补。第三,品类教育方面,让年轻人爱上奶酪。让奶酪成为更时尚的消费品,让奶酪成为具有某种网红属性的健康食品。第四,学习国外奶酪产业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并结合中国饮食文化做创新,小步迭代,不断进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