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视印度为“中国替代品”,但现实是,印度却越来越依赖中国

雪狼看世界 2025-01-31 17:18:00

美国企业视印度为“中国替代品”,但中国“一出手”,印度企业的“苦日子”就要来了。

据观察者网报道,过去几年在美国政府的操弄下,施压本国企业“减少对华依赖”,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将印度定为新的“制造业中心”,以替代中国的地位。

美国政府的本意,是为了所谓“降低供应链风险”,但几年下来,美国人渐渐发现:印度在贸易上日益依赖中国,并开始对美国贸易战略构成挑战。

根据美国媒体援引相关数据分析,印度在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药品等商品的生产技术上,非常依赖中国的进口。而随着印度扩大这些商品的生产规模,对中国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这对于一心想“降低中国风险”的美国来说,已经成为棘手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印度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行。

首先,尽管印度近些年来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一些关键部件仍然依赖中国的供应商。据悉,随着美国市场对印度太阳能板需求量的激增,但据相关报告显示,印度从中国采购了一半甚至全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例如电池、晶圆片和太阳能玻璃等等。

其次,印度自身基建、熟练工人短缺以及配套产业落后,根本无法生产工厂开工所需的各种电子元件,只能一边从中国进口此类“中间制品”,一边在自家工厂组装后出口到美国。

比如,日前印度最大综合性汽车公司塔塔汽车,被曝出正在向中国制造商采购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这也是自该品牌推出电动汽车产品以来,首次与外部电池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美西方企业只是将工厂转移到了印度,但“国际供应链”却没有跟过来。说白了,印度充其量只能干个“组装”的活,关键部件的生产还要从中国买,这样的案例在印度比比皆是。尽管印度是赚到钱了,但这一来二去对于美国来说,相当于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开始着手出口管制,比如暂缓出口关键领域设备和技术,这一消息对于印度制造业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对此一些印度媒体不服气,纷纷阴阳怪气地表示,中国此举是为了“扼杀”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从而遏制印度经济增长。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印度方面的指责是非常可笑的。先不说中方的管控是不是针对印度,单从印度本身而言,他就耍尽了“流氓手段”。

在国际贸易界一直流传一句话: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说的就是外国企业在印投资,往往会被以各种理由开出巨额罚单,赚的钱还不够交罚款的,中国许多企业就曾在印度吃过这样亏。因此几年来,许多外企纷纷开始“逃离印度”。

印度自己都是这副德行,有什么嘴脸来指责中国?因此就这件事而言,印度需要做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制造业水平,而不是一味地推锅甩责。

0 阅读:21
雪狼看世界

雪狼看世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