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后悔晚了!巴拿马翻出一张王牌,不仅交易要凉,港口也要丢

娱签儿 2025-04-11 14:24:53

文| 娱签儿

编辑| 娱签儿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个人媒体”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闹得议论纷纷,在舆论的压力下,港口交易至今没有下文,李嘉诚估计也没想到让自己绝望的还在后头。

原来是巴拿马政府认为关于长和港口的归属权合同存在法律的漏洞。

此话一出无疑是要收回巴拿马港口经营合约,这个行为给李嘉诚直接定了“死罪”,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停止港口交易

1 月 20 日,巴拿马对长和集团下属的巴拿马港口公司运河两端港口特许经营权的续约情况进行了审计。

随着审计结果的公布,果然,巴拿马港口公司的港口特许经营权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长江和记不履行合同,不交合同规定的 12 亿美元欠款,甚至还存在非法逃税、不履行合同续签程序等行为问题。

自从巴拿马政府批准长江和记的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经营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巴港,并随后通过 “自动续约条款 ”获得了这两个港口 25 年的经营权。

巴拿马审计长佛罗雷斯在审计发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后告诉记者,他将在几天内就长江和记子公司未支付特许权费用一事向检察院提出申诉。

其还表示,将对续签 25 年特许经营权的海事局和巴拿马港口官员提起诉讼。

相关专家表示,如果特许权续签被证实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话,或者最高法院也宣布这些合同违宪,李嘉诚所拥有的港口可能将被直接收回。

如果巴拿马一旦收回这两个重要港口的话,长和与美国财团针对运河港口的收购案就没戏了,经济损失也是谁都无法预计的。

作茧自缚

看这情形发展,这笔交易已经很难完成了,因为李嘉诚大概率卖不了巴拿马的港口。

因为中国已经开始行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开始对长江和记港口交易进行审查,审查时间一般都会很久且流程繁琐,没有个一年时间很难结束。

还是巴拿马政府也出手干预,如果和记港口和巴拿马运河的租约在法律上有问题,交易价值会大打折扣,甚至交易可能搁置。

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表示李嘉诚此次的港口交易就是作茧自缚,使自己陷入危机,这笔交易真是得不偿失。

在现在大背景下,巴拿马运河港口对于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李嘉诚根本就没有充分考虑到。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将关键港口出售给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贝莱德集团,必然会引发中方监管部门的介入。

再加上巴拿马政府的审计调查,交易陷入困境这结果应该是提前就能想到的吧。

且交易还干涉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港口,受到各国反垄断等监管政策的关注也毋庸置疑。

估计李嘉诚也没有想到监管的力度和速度,交易会因中国等相关国家的监管审查而暂停。

并且如果交易最终无法完成,按照协议李嘉诚可能需要向贝莱德财团支付天价违约金,这将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继续推进交易又面临诸多阻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美国施压威胁

在李嘉诚港口交易事件中,美国终于忍不住了,对巴拿马政府开始进行一些回击和施压举动。

美国发言人向巴拿马政府传达支持贝莱德的收购案的意愿,话里话外都是暗示巴拿马政府赶紧配合交易,助力美国企业顺利获得控制港口。

美国公开表示,如果中国严厉干预,可能会引发美国的报复,甚至打击国际资本对香港的信心。

这种说法,一方面是威胁中国,另一方面也是间接向巴拿马政府表明,美国在这次事件上的立场是坚定的,如果巴拿马政府不按照美国的意愿去行事,会有一定的后果。

此外,有报道称,在审计结果公布几小时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了巴拿马,显然是要在港口问题上逐步向巴拿马政府施压。

让网友不可思议的是美国竟然还要求与巴拿马加强军事合作,希望向巴拿马增派美国军队,以加强对巴拿马运河控制。

而美国军方已经制定了一个方案,如果巴拿马不同意合作,就将采取军事行动。

看到这里我都气笑了,把明抢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把强盗的姿态也表现得如此淡然,飞机在巴拿马本土上方不知飞了多少圈了。

而对于美国的施压,巴拿马政府也立场坚定,坚决拒绝所谓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的问题。

中方奉陪到底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以经济胁迫和霸权恐吓手段侵犯和损害别国正当权益。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特区政府反对一切胁迫手段和压力,公众应关注这一交易,这些都明确表明了中国对美国霸权行径的立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维护国家对外贸易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战略利益,并对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等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

此外,国务院港澳办的《大公报》也相继转载评论文章,批评长江和记的交易对国家战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缺乏国家和社会责任感,并提醒公众注意该交易对国家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害。

按照《反国外制裁法》,如果认为该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国家有权冻结该公司在中国的资产。

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是国家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确立的法律依据。

这一案例也警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经营决策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国家的战略利益,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国家也必须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在尊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事件背后,是金融资本与国家利益的碰撞,也是在国家在博弈时,将个人命运抛在脑后。

0 阅读:253
娱签儿

娱签儿

一个自由职业的中年男人,喜欢写作,分享一些生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