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视频,说的是不要再改古诗词读音了,我深以为然。视频中老师说:“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说这种读法好听吗?这不是石径斜(xié),你把我们语文的读音读过读斜了,都读歪了!"
为什么要读斜(xiá)?
第一是音韵美,古诗讲究押韵(压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押韵一是令诗文读起来顺口、悦耳,二是令诗文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
例如: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鸠、洲、逑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鸦、家、涯、马、下就是互相押韵的文字。
第二,从字义来解释。斜(xié)是一条直线,而斜(xiá)更宽广。这个我就不懂了,有明白的可以科普一下。
古人在作诗时并不是胡乱填词,而是遵循唐诗平仄简表的,讲究的是韵律美。
什么是平仄?按我的理解是平是一声和二声,仄是三声和四声。这样是不是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按着上面的理论来说,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就应该读(jì)。因为它属于七绝平起首句押韵遵守唐诗平仄的规则,读(qí)就不符合规则。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山顶千门次第开。(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一骑红尘妃子笑,(仄仄平平平仄仄)
无人知是荔枝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没错,一读(yì),是仄声。就像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一”一样。如果骑读(qí)是不是就没有平仄了。
还有骑(jì)是一个量词,一人一马为一骑(jì);读“qí”是动词,常见的骑马;
现在某些专家说读音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语言想要发展也不能一成不变,我们应该辩证的科学的看待。听君一席话,还是一席话,跟没说一样。这个专家说的好,建议以后别说了。
如果真不懂古诗中的诗词歌赋音韵和平仄规则,建议专家看下《唐诗百话》这本书,完完全全对唐诗的科普,比这些要与时俱进的专家解释的强多了。
请不要再乱改古诗词读音了,让孩子感受古诗词之美吧。不要想当然认为意思不变读音无所谓了,毫无美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