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年味叫南阳社科——“讲文化·庆新春”之冯友兰文化(一)

豫经南阳有闻 2024-02-03 05:28:23

冯友兰 中国哲学家,教育家。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

日),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祁仪镇,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哲学史家。

———————

有一种年味叫南阳社科——“讲文化·庆新春”之冯友兰文化(一)

编者按:三松堂下听春声,一年一岁一团圆。新春佳节,为弘扬南阳优秀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市社科联开展“讲文化·庆新春”主题活动,邀请社科界专家学者就南阳文化发展建言建策、献智献力,南阳冯友兰研究会积极响应,推荐部分高质量、有深度的冯友兰文化研究成果,择期陆续刊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兵种部政委、少将田永清:冯友兰是南阳的骄傲,冯友兰一家人都是大学问家。欣闻《哲学大家冯友兰》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我在北京谨向南阳冯友兰研究会致贺,并向冯学研究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南阳出了这么大的哲学家、河南出了这么大的哲学家、中国出了这么大的哲学家,我们要很好地学习、研究、继承。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研究、继承冯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做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博士、冯学研究专家李庚香:贯通、融通,把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怎么样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同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融通贯通起来,这是什么?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方法论。怎么样通过“两个结合”让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结果,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大家看冯友兰的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页,仍写作“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冯友兰弟子陈战国:冯先生在这里所说的“这个好东西”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中的和。和,以和为贵的和,和而不同的和。冯先生说,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最值得继承的就是和的思想。

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瑛:为冯学繁荣全力做好出版服务,为南阳擦亮冯友兰文化名片添砖加瓦,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出版责任。南阳冯友兰研究会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奉献了一本走近冯友兰先生的好书。这是一本有态度、有温度的书,讲清楚了冯友兰先生是如何成为哲学大家的,他的学术人生是如何大放异彩的,他的文化精神为什么能历久弥新。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将这本书宣传好、推广好,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文化支撑、文化动能。期待未来的冯友兰研究能够结出更加甘甜的果实。

南阳冯友兰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振山:我们要紧紧跟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步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观点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结合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际,在学好用好习近平著作的同时,读读冯友兰的书,看看《哲学大家冯友兰》这一普及读本。在真正弄清冯友兰文化的主要内容、精髓要义、爱思想、爱祖国、爱和平、爱人民的高尚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把冯学文化宣传、研究、传承、弘扬好,尤其在家乡生根、开花、结果,为南阳的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文化活力。

(摘编自“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28周年学术会议暨《哲学大家冯友兰》发行仪式”会议发言)

来源:南阳社科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线电话:19137783097 (微信同号)投稿邮箱:50001585@qq.com】

0 阅读:0
豫经南阳有闻

豫经南阳有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