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敌东荟:学位碰瓷几时休?

黄埔圈圈 2025-03-31 14:54:41

万科东荟城,盘踞黄埔多年,本可称得上一方烟火人间。

然则每逢招生季,此地必生波澜,犹如一出编排精妙的闹剧,年年复年年,竟成了广州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近日,个别东荟城业主一纸《更改对口直升初中的倡议书》又起风波;随之,品秀星樾业主祭出檄文《反对“东荟城倡议书”之倡议书》隔空对垒。

本城吃瓜群众,再次为审丑疲劳所累:

(一)东荟城业主倡议书

我是黄埔区万科东荟城小区居民,孩子目前就读于东荟花园小学南校区。根据国家就近入学政策及实际地理位置,建议将该校对口直升初中由玉泉中学调整为更近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 "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具体理由如下:

一、政策依据明确

1、《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

3、《广州市黄埔区 2024 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亦强调,公办初中招生应严格遵循 "免试就近入学" 原则。

二、实际距离差距显著

1、根据高德地图测距(2025年3月),万科东荟城东1门至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正门步行距离约477米(耗时约7分钟)。

2、至玉泉学校距离达4公里(耗时54分钟)。

3、目前学区划分导致大部分学生需家长接送或选择住宿,与就近入学政策精神存在明显偏差。

三、调整可行性分析

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作为新建公办学校,教学设施先进且学位充足。将东荟花园小学纳入其学区范围,既能满足居民实际需求,也符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

四、建议措施

1、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以实际居住距离为核心标准重新评估学区划分;

2、通过听证会、社区公示、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决策透明;

3、若涉及多校划片调整,建议制定过渡性实施方案,保障学生平稳升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恳请贵局实地考察并研究调整方案,让就近入学政策真正惠及民生。

(二)品秀星樾业主檄文

我们是黄埔区品秀星樾小区业主,针对万科东荟城小区部分业主提议将东荟花园小学对口初中由玉泉中学调整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一事,我们认为该提议严重损害我小区业主合法权益,且违背广州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现结合政策与实际,提出以下反对意见:

一、政策依据与原则性反对

1. 配建学校优先服务本小区业主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为品秀星樾配建学校。 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配建学校应优先满足本小区业主子女入学需求,剩余学位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东荟城非该校配建方,其诉求直接挤占我小区教育资源,违反“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

2.“就近入学”不等同于“最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强调“就近入学”需综合考虑学校规划、承载能力及片区平衡,而非单纯以直线距离为唯一标准。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规划学位已纳入品秀星樾及周边社区需求测算,若强行划入东荟城,将导致学位超负荷,影响教育质量。

二、事实与数据反驳

1.学位承载压力分析。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设计规模为45班,2025年计划招生8班,未来需承接品秀星樾(5284户)及周边新增社区适龄儿童。若向东荟城开放,该校将面临超员风险,直接影响本小区业主子女入学权益。东荟城自身对口初中玉泉中学近年成绩稳步提升,且最短距离符合广州市“3公里范围内统筹”的普遍实践。

2.历史矛盾与资源挤占。东荟城近年多次通过维权占用周边小区教育资源(如幼儿园、小学扩班),导致星樾、合生中央城等小区学位被稀释,此次提议是其“按闹分配”模式的延续,破坏教育公平性。

三、法律与程序性质疑

1.违反“人户一致”优先原则。根据《广州市黄埔区义务教育招生细则》,公办初中录取需优先满足“人户一致”生源,而东荟城业主子女户籍与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无直接关联,强行调整将损害政策严肃性。

2.程序缺失与决策不透明。东荟城提议未经过品秀星樾等利益相关方听证,且无视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已明确的招生范围公示(2024年细则),属单方面诉求,违背公众参与原则。

四、诉求与建议

1.维持现有学区划分。要求严格遵循配建学校服务本小区业主的政策,保障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学位优先用于品秀星樾及原规划覆盖社区。

2.多校划片过渡机制。若需调整学区,应组织多方听证会,并制定3-5年过渡期方案,优先保障配建小区业主权益,避免激化社区矛盾。

3.推动东荟城业主向正确方向努力。建议东荟花园家长推动玉泉中学改善教学质量或增设校车,而非占用星樾学位。

教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东荟城的单方面诉求不仅损害品秀星樾业主权益,更将加剧黄埔区学位分配矛盾。恳请教育厅慎重考虑并不予采纳其提议,维护政策公平性与社区和谐。

01

作为一个6600户大盘,东荟城为诸君展示了生物的复杂多样性。

早有生物学家所言,越是庞大种群,越需警惕“少数极端个体污染整体认知”——东荟城的魔幻,恰在绝大多数沉默者与三五人制造的集体污名之间的撕裂。

然,多数理性平和的业主,仍难抵极少数老鼠屎,以“学位”为旗,行“碰瓷”之实,将“利己”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其行径之荒诞,手段之机巧,倒叫人想起鲁迅笔下“吃人”的礼教——

只不过今日之“礼教”,换作一纸学位房契罢了。

可笑者,个别业主自诩为“教育公平”斗士,实则不过是一群精于算计的市侩——

一面高呼“就近入学”,一面将“近”字曲解为“独享”;一面标榜为小区全体业主请命,一面将他人利益踩作垫脚石。恰如那寓言中分饼的狐狸,嘴上念着“平分”,爪子却死死按住整张饼。

观其近日倡议书,言辞恳切如泣如诉,实则满纸荒唐。

所谓“高德地图测距477米”,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若以直线论“就近”,全广州的学区皆可重划,何独东荟城?

更可笑者,竟搬出《义务教育法》为盾,却全然无视“就近入学”乃统筹之策,非“最近入学”之私器。此等逻辑,与强盗分赃时高呼“公平”何异?

其心昭然若揭:玉泉中学虽远,却是公学;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虽近,却是他人出资的配套。

这班人偏要碰瓷他人资源,美其名曰“优化资源”,实则是将“按闹分配”的伎俩发挥到极致。

02

东荟个别业主所觊觎者,明为图谋他人书包,暗为其一路狂跌的房价张目。

可笑这些人仍做着“保房价”的春秋大梦,殊不知楼市下行如洪流,纵使抢得一时学位,又岂能抵挡大势?

最可悲者,莫过于教育沦为炒房工具。东荟花园小学生源原本优质,小升初渠道多元:超四成学生密考择校,二成置换周边九年制学区房,一成左右入读私立,余者直升玉泉。

本是一条条活路,偏有人要将其堵作独木桥。

有网友评曰:东荟学闹者,非缺学位,实为缺德也!可谓一语中的。

这班人嘴上念着“为了孩子”,心里算着房价涨跌。殊不知,其行径恰是给孩子上了最糟糕的一课:教他们如何以“维权”之名行掠夺之实,如何将公共资源视为私产。

此等“家教”,无异于将孩子推入另一个“吃人”的罗网。

更可叹者,周边小区将其视为“公敌”,连学署亦疲于应付——这“战狼”之名,究竟是勋章,还是枷锁?

奉劝诸君:教育非私产,学区非猎场。强占他人学位,正如寓言中“朝三暮四”的猴群——今日抢得几颗栗子,明日必失整片山林。

且看那玉泉中学,近年成绩稳步上升;再看广外科学城实验学校,本为星樾业主心血所系。若人人效尔等“按闹分配”,则教育何存?公义何存?

东荟城的闹剧,终究是时代的一粒尘埃。然则尘埃落定处,照见人性贪婪,照见制度疮疤,更照见一个群体的集体焦虑。

当这场闹剧终将落幕时,不妨以网友Tony的檄文为镜,与诸君共勉:

嗟乎!闻东X城有霸邻者,何其贪也!居华屋而不足,拥良校而犹嫌。玉泉虽远,尚为公学;星樾之校,岂尔囊中物耶?

尔等但思己便,罔顾他邻。夺人之利,如盗之攫金;损彼之益,若豺之噬肉。房价之念,重于教化;私欲之炽,蔽于公义。岂不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强取豪夺,终招众怒!

夫教育者,非尔独享;择校之权,岂容僭越?若人人效尔,则邻里何安?规矩何存?天道昭昭,损人利己者,终自损也!

速敛贪心,莫贻笑大方;各安其分,庶几可久长!

1 阅读:8
黄埔圈圈

黄埔圈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