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副“急智”对联,对联中的极品,让人大开眼界!

古典文学与诗词 2024-11-11 01:39:47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 ,有一次,和珅和纪晓岚一起上朝。

听说工部被烧,金尚书组织修建。

和珅听罢,脑光一闪,来了灵感,吟出一个上联:

工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

和珅非常得意,想要为难纪晓岚,缠着让他对下联。

纪晓岚十分看不惯和珅拿正经事开玩笑的样子,胸有成竹地吟出下联:

北人南相,和中堂什么东西。

借着对联,纪晓岚又将和珅狠狠地骂了一番。

这种在紧急情况下,想出来的对联,被人们称为“急智对联”。

你别说,急智对联故事强,对联妙,人人都爱看。

诗词君总结了10副急智对联,对出两个,你也是才子才女。

1.

宋湘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才子。

据说他幼时家贫,曾替人看牛,后来中了进士,一些名流依然看不上出身贫贱的他。

在一次文酒会中,有人特地出一联难他:

北雁南飞,遍地凤凰难下足;

联语中将宋湘比作“北雁”,将在座的名流比作“凤凰”,很是得意。

宋湘看了,不露声色,随手取了一张纸片,写完后搓成一团,以茶碟覆盖,起身就走了。

众人以为他答不出来,很是得意。

有一个人说:“且看他写些什么,于是,揭开茶碟,众人低头看铺平的纸团,只见纸片上写的是:

东龙西跃,满江鱼鳖尽低头。

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正合眼前情景。

本来众人想为难宋湘,不想却反被奚落,真是大快人心。

2.

纪晓岚在上南书房当值,时常入宫奏事。

有一天,一个小太监听说他很有才华,出了一个对子:

三元解会状;

三元,是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

这可难不倒纪晓岚,他不假思索,脱口对出下联:

四季夏秋冬。

3.

宋代时,有一个进士叫蔡襄。

有一天,蔡襄遇见了同僚陈亚,蔡襄有心嘲弄一下对方,便说:

陈亚有心终是恶;

没想到,这陈亚也是一个才华敏捷之人,他应声道:

蔡襄无口便成衰。

这是一副拆字联。恶,拆成“亚”和“心”,很是巧妙。

陈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他还曾拟了一个“亚”字谜: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

4.

明代有一个清官,叫况钟。

二十岁时在江西靖安县衙任职。

一次,县令在庭前纳凉,一手扇风,一手捋胡须,颇为得意。

不一会儿,他出一上联:

一扇千须动;

联语表面讲扇扇子,实际上一语双关,包含着“号令百姓”之意。

看起来容易,也不好对。

况钟沉着应对,对道:

三梳万发齐。

对句以“梳发”为题,与“扇扇”比较般配。

同时,这“梳发”也是个比喻,隐含着“治理天下”的意思,表现了远大的抱负。

5.

明朝时,有一个才子名叫蒋焘。

有一次,有客人前来登门拜访。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蒋焘拿出西瓜招待大家。

在座的都是文人雅士,其中一位吟出一个上联:

冻雨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是拆字格,冻拆成了“东”字加两点,将“洒”字拆成了西字加三点,非常巧妙。

他的上联刚吟出来,蒋焘就吟出下联: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拆分“切”和“分”字,理趣天然,令人叹服。

6.

乾隆三下江南时,见一农家大院内正在操办喜事,他也想凑个热闹,于是送上三个铜钱,在礼账桌前出了一副上联:

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

满以为农家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正在此时一个马童脱口而出:

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者好吃;

众人拍手口叫好,连声称妙,反而让乾隆感到左右为难。

7.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个姓王的太监,蛮横又跋扈,成为乡里的祸害。

一个叫郑堂的秀才看不过去。

这一天,他故意反穿皮袄,手执大纸扇与太监争辩,驳得太监哑口无言。

一气之下,太监说:“我出一个对子,你答得上来,我就服你。”

郑堂同意,太监说:

穿冬衣,热夏扇,不知春秋;

郑堂知道他讽刺自己,不慌不忙吟出下联:

朝北阙,镇南邦,没有东西。

“没有东西”就是讽刺王太监的。

周围百姓听到会意地大笑起来,王太监灰溜溜地认输了。

8.

一个秀才被指认为杀人凶手,公堂之上大呼冤枉。

知县仔细查看了案卷之后,发现他是被诬谄的,却还是想试一试他。

知县说:“我出一个对子,你若对得上,我判你无罪。”

于是,知县吟出上联:

投水屈原真是屈;

这里借用屈原的事迹,一语双关,隐指秀才的遭遇。而且,一联中有两个屈字,更添巧妙。

秀才听了,联想到自己无端被人诬陷杀人,像极了《战国策》中曾参的遭遇。

于是,他脱口而出下联:

杀人曾子又何曾。

战国时,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犯了杀人罪。

邻居听说了,以为曾参杀了人,连忙去告诉曾参的母亲,一次,母亲还不信,可一连有三个人来告知她,母亲也以为曾参真的杀了人。

曾参的遭遇和秀才很是类似。

知县一听,拍案叫绝,连忙释放了无辜的秀才。

9.

何绍基是晚清诗人。

相传,何绍基一次出游,路经湖南浏阳南邦寺时,刚好寺庙里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和尚圆寂了。

住持早闻何绍基大名,便要请他写一副挽联。何绍基提笔就写:

南邦寺死个和尚;

此句一出,和尚们都议论开了,认为何绍基太不尊敬死者了。

但何绍基不动声色,马上又续出下联:

西竺国添一如来。

“西竺国”即印度,佛教中的西天极乐世界。“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

死个和尚,却成了佛祖。下联化平淡为神奇,有扭转乾坤之力。

10.

梁启超是晚清名士。

据说有一次,小小年纪的梁启超去面见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对梁启超的才华早有耳闻,于是就给梁启超出了一个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孰为第一,孰为第二?

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都东流入海,称为“四水”,长江最长,排名第一。春、夏、秋、冬四季,夏排第二。而张之洞此时在湖广做官,正是所谓“居江夏”。

显然,张之洞这个上联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一种自我吹嘘的内容,说自己是天下少有的名臣。

而梁启超不慌不忙,对出了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这个下联也是十分巧妙。所谓三教,乃是儒道释三家,儒排第一。而三才,则是天地人,人排第三。

所以梁启超说自己不敢最后,也不敢第一,不卑不亢,其中有许多自信,有许多自我认识,不只是对对联,还是说自己的志向,真是妙不可言啊。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11-12 01:38

    上联:三元解会状; 下联:一春孟仲季。 对“四季夏秋冬”暗含“春”是不工整的。 对仗必须工整,科举考试在三月份殿试。 春季一二三分别是:孟春,仲春,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