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正面地解读一下刘邦吧!我们能从其身上学到什么?应该学到什么

采蓝说历史 2025-04-29 03:59:35

前言:这段时间大致地梳理了一下楚汉争霸的大致过程,期间多次揭了我们刘邦同志的老底,深深地伤害了很多刘邦小迷弟的玻璃心,在此一并对大家说声对不起哈。事实上,本人也是很佩服刘邦同志的。只不过作为一个历史写作者,“不虚美、不隐恶”这是最起码的原则,所以必须要把刘邦的对与错都说清楚,这一点大家要理解!老易还是很讲良心的,这不,专门写一篇来纯夸刘邦了?希望能弥补对那些刘邦铁粉的伤害。

刘邦这个人,大家永远可以说他渣,但永远不能说他菜。他渣起来确实六亲不认、震碎三观。可纯从搞事的角度来讲,这家伙的是另一维度的天赋怪,在洞悉、拿捏人性这一块,那个时代是没有人能与之媲美的,张良、陈平这些人性管理大师都不行。

刘邦家其实是出身在一个士族家庭,虽然混得不是很好,但比普通平民还是要强上许多的。

比如刘邦年轻时候起码是可以到信陵君魏无忌那里递简历当门客的;比如刘邦他爹好像不止娶了一个老婆;比如刘邦家一直就不缺吃喝用度;比如刘邦自己后来也有雅兴写点诗歌,水平还不错;比如刘邦的小弟弟刘交是当时《诗经》方面的文化专家……

反正这一点大家要理解清楚,别觉得刘邦真的就是一个地痞无赖,然后一路开挂就创造一个伟大的王朝。小说里大家可以这么去意淫,但现实里要学会克制妄想,别没有刘邦的命又得了刘邦的病,到时候害的是自己。

刘邦的早期经历其实记录得是不太详细的。这个大家要理解!毕竟作为大汉高祖,史书上不能记载他早期的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这很不礼貌。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去自我推断。

第一点,刘邦传说是他妈在种地的时候,累了在旁边休息,然后睡着了,被一条龙给盘了,最后生下了刘邦。刘邦长大后还跟个龙一样,什么左边大腿还有72颗痣(72地煞)……这些东西,大家要明白,这是一种包装和宣传。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人物都会构造这样一个背景。咱们需要理解的是,刘邦是一个很懂得为自己造势的人。这就完事了。不甘于平凡,又没啥好门路,不把自己说得不平凡一点,怎么办嘛?!

第二点,大家要关注一下刘邦的朋友圈哈。萧何、曹参、周勃、灌婴、夏侯婴、樊哙、卢绾、雍齿……这帮人谁是平民百姓?其实大家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狐朋狗友也好、酒肉朋友也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其实都是自己的层次决定的。所以,借此大家也能明白刘邦本身是一个什么级别的人。真要是地痞无赖,是当不了秦朝的亭长的,也是结交不了这么多英雄豪杰的。

第三点,希望大家去看一下,刘邦混社会是有套路的,不是瞎混的。首先刘邦喜欢耍钱,输多赢少,但是他是不是从不赖账?被人家上门搬东西也无所谓,老爹打骂也没心没肺地受着。这就是人家刘邦的讲究,混社会嘛,混个啥?不就是混个人设?所以没到最后一刻,人设是不能崩的。还有刘邦喜欢8加1,但又没钱,为什么在曹寡妇的酒馆里蹭酒喝却不讨人厌,还让曹寡妇最后以身相许?其实本质原因是刘邦这货自带流量,虽然他每次没钱,但总能给小酒馆带去巨大的流量。曹寡妇算盘一拨,稳赚不赔呀。相当于请个廉价的市场经理嘛!所以,大多数幸运背后其实都是需要能力托底的。

第四点,刘邦空手套白狼娶得白富美吕雉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刘邦要是没有点真才实学,阅人无数的吕太公是不可能看得上他的。富贵看精神、功名看气概,有些时候,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面相。咱们现在很多人注重外在的装扮,这固然没错,锦上添花嘛。但是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己周围那些真正内心强大和丰富的,很多其实都不怎么注重这些外在形式。刘邦吊儿郎当只是他的外在,舍我其谁的气魄才是他的内在。

综上所述,很多人其实都只看到刘邦前面几十年的吊儿郎当、游手好闲,其实刘邦本身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游士。这一点其实是他后面能多次识别那些同样不得志的士人的关键。大家真的以为刘邦开了天眼,跟人说几句话、见一两次面,就能了解这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识人这种事情,一方面看天赋,一方面看阅历。刘邦其实是天赋异禀、阅历丰富的双优选手。

讲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确一个事情——刘邦这个人的基础条件是相当优秀的。他其实跟我们普通人一样,缺的是机会、缺的舞台。这也是他前面几十年混得比较惨的原因,因为在秦并天下到秦朝崩盘之前,其实大多数六国士族都混得不好。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明白刘邦身上另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坠青云之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生活虽然一直很苟且,但我们心中一直有诗和远方。我们也千万不要把刘邦这种有抱负和我们当下一些无病呻吟的装远大志向混为一谈。理想、追求这种东西,一定要接地气地在生活中沉淀和提炼,要有辩证经历,要经受过考验……没经受过生活毒打的人,今天跟你谈诗和远方,明天可能就迷失在生活的苟且之中了。

刘邦后面不是没有被现实毒打过,这老小子爱惹事,但惹事了又因为平事能力太差,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小老弟项羽吊打。换作其他人,真的早就心理崩溃了,也就刘邦能过几天就调整过来了,跟个没事人一样,嬉皮笑脸、没心没肺,看着挺讨厌,但不得不佩服他。

咱们如果有几个孩子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刘邦跟咱们的小儿子比较类似,爱挑事,闯祸了立马就死皮赖脸的,该认错就认错、该装怂就装怂,能让哥哥姐姐背锅就让哥哥姐姐背锅……反正他会想着法子让爸妈没那么对他来气,会想着法子让父母把气都撒到哥哥姐姐身上去。最后,他还真就比较讨父母欢心了。

但是,早期的刘邦其实都是过家家的搞法,生活不太如意嘛,不舔着个脸怎么办?想创业又没机会、也不知道有什么好项目、更加谈不上启动资金……真正改变刘邦一生命运的人其实是他老婆吕雉一家。所以有时候我说刘邦这个人是个大渣男,真的没有冤枉他,他后面在功成名就之后对吕雉确实过于薄情寡义了。

这个事情咱们不展开说了哈!大家去看咱们今天很多农村出来的小伙子,寒窗苦读然后娶了一个城里的大老板的女儿,在老婆家的资助下开始创业,最后也变成了一个大老板,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变成刘邦最后那个样子。

吕氏家族对刘邦的帮助体现在哪里呢?其实主要就是资本扶持和资源扶持。

大家以为刘邦平时维持那些社交关系不要钱吗?在丰沛两县黑白通吃不要打点吗?在芒砀山起义,招兵买马、广告宣传不要钱吗?武装粮草不要钱吗?被雍齿打得颜面尽失去砀县一趟又刘老三回来了,没有吕家的助力吗?被项羽追得无路可走的时候,难道不是他大舅哥吕泽让他先走,由自己来挡住项羽的吗?

咱们搞过创业的朋友应该都能明白,不管你多么懂市场、产品、运营、技术,你没有启动资金,那都是一个屁!

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刘邦顺势也起义了。这说明刘邦的市场敏锐性还是很高的。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个体户也跟刘邦一样,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来开个店单干。

但是大家明白刘邦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其实是市场认可度的问题,创业的事情,真的不是你拉拢几个人搞个小作坊,然后你的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变现,你得有工商注册、市场报备、税务登记一连串的认证流程,你刘邦当时就是一个小亭长,你说你也是反秦诸侯,谁认可你呢?别说什么陈胜、吴广怎么能闹出那么大动静,因为他们是吹哨人,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就是殉道者,因为他们也打出了“兴楚”的政治旗号……所以想创业的朋友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市场方面的知识,真的不是你拉拢几个人,租个办公室,然后搞个工商注册,你就真的有了自己的公司。

刘邦还是很幸运的,有个丰沛县令给他搭了个台子。这个时候,咱们不得不佩服刘邦,他比项梁叔侄更有主权意识,老大(法人)必须是我,其余我都可以让步,因为法人资格一旦让出去后面再想收回来是很难的。项羽在这一点是吃了大亏的。

但是,刘邦的草创公司一开张,问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就是骨干员工雍齿不认可他的事情。你不能说雍齿的选择错了,你这个草台班子就是不如人家魏国正规平台有前途嘛。

刘邦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呢?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种背叛镇压下去,否则以后就没有人把你当成老板了。所以刘邦跟雍齿拉扯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但从刘邦和雍齿的拉扯过程也可以看得出,刘邦的根基确实是太薄弱了,一个雍齿几乎就成了他难以跨越的障碍。

但问题的背后往往就是机遇,是雍齿逼着刘邦向外去寻求机遇的。结识张良、项羽,加盟项家军,搭上楚怀王这个顶级平台,这些其实都是命运对刘邦的馈赠。

底层人往上爬的每一步其实都是隐藏一些背叛等不道德的行为的。野心极大的刘邦其实能够草鸡变凤凰,是离不开他背叛了项家军的。背叛项家军让他从身份和名义上变成了项家军的兄弟单位而不是附属单位。

然后就是刘邦西进关中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刘邦其实做过很多错事,但咱们今天是为了夸刘邦,所以就不说了。咱们要理解刘邦西进关中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企业发展期的经典示范。

战略方面、战术方面、体系方面、认知方面,刘邦和他的团队一开始都是停留在流民军思维层面,不敢打硬仗、不知道去建立根据地和大后方、不懂得搞统一战线、不知道团结人民群众、不知道构建全局观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如何去整体布局?不知道如何去融资扩大规模?

但是,刘邦这个人特别善于自我纠错、自我克制。比如彭越,之前的刘邦能让这块到嘴的肉又跑了?但是刘邦也没人教他,就是觉得应该让彭越再自主野蛮成长一段时间,所以放彭越走了。比如郦食其,刘邦是出了名的特别讨厌虚头巴脑的读书人的,但是跟郦食其一交流,他能克服自己对读书人那种天然抵触感,放开手脚地大胆使用,从而没花多少本钱赚得盆满钵满。比如颍川屠城,在张良同志的严厉批评下,后面能改就改;比如因为宛城难打所以想绕过宛城直奔武关,但被张良一点醒,立马连夜返回去攻打宛城……

刘邦这个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纠结、不认死理,还自带识别系统能分得清好赖。说句话实在话,很多人活一辈子都达不到刘邦这境界。

其实刘邦这人身上的劣根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只要自己没想明白之前,一般人还拿他没办法。他进入咸阳后,差点就成为“温柔乡、英雄冢”的反面典型了。但是关键时刻,他能醒悟。比如他在约法三章之前,其实也是对三秦父老很不友好的,但是他知道如何去改过自新……这种自我反省能力是非常恐怖的。

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应该都有做错题本的经历。明白人其实是能够明白“改错能力其实比不出错的能力更宝贵”的。人这一辈子不犯错是很难的,但只要犯过错不会再犯,这就很难得了。这里面有个什么问题呢?试错成本的问题!比如项羽一辈子很少犯大错,但是一旦犯了大错就要了他的命;而刘邦这一辈子小错不断,但是他的犯错成本很低,改了就没事了。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从头再来嘛!

张爱玲以一个女人的身份从红颜易老的角度跟大家说“出名要趁早”,这个咱不反驳,但是从一个真正想干大事的男人的角度去讲,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厚积薄发。古往今来,把少年英才这条路走得最好的人是李世民,其实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

咱们很多人都崇拜刘邦,这其实是实至名归的。但千万不要去神化刘邦。刘邦其实是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大家要学会去懂得他的蜕变过程。他的丰功伟业是不可复制的,但是他自我提升的逻辑和方法是可以参考的。

刘邦没灰心丧气过吗?被项羽赶去汉中,手下人大量潜逃,他管了吗?这不就是摆烂吗?

刘邦没畏惧不前过吗?荥阳对峙的时候,被项羽打得怀疑人生,他不也曾死皮赖脸地各种求饶过?

刘邦没有小富即安吗?可以告诉大家,刘邦不止一次想过退回关中,偏安一隅当个富贵王爷?

但是,还是那句话,刘邦这个人特别善于摆脱自身负面情绪、认知误区的纠缠,他从不跟自我进行矛盾对抗。错了就错了,有人跟我讲我就听了;听了之后我觉得对我就改;改了我觉得有效果我就坚持……

最后讲讲刘邦用人的问题。为什么要单独讲这个呢?因为这是很多朋友误解最深的一个问题。

比如很多人说什么刘邦用人大度。他大度个屁!他要真大度,他后面会清除异姓王?那不是给出的东西又收回来了吗?刘邦真的用人秘诀是什么?是从不计较眼前得失,是把利益跟其他东西分得特别清,是特别善于放长线钓大鱼。

咱先给大家吹个牛哈!这篇文章里很多东西,别人一般都不会跟你们讲的!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先自我吹捧一下哈!

刘邦是不是最听张良的话?但是刘邦称帝之后,张良为什么要主动归隐山林?刘邦的江山是不是三分之二都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不断地削弱韩信,然后又会有人恰到好处地举报韩信谋反?萧何是不是对刘邦忠心耿耿,最后为什么要用自污来明哲保身?樊哙是不是刘邦的至亲和死铁?为什么刘邦临死之前还要让陈平和周勃去杀了樊哙……

刘邦这货对人性的掌控已经臻至化境!他其实对陈平、英布、彭越、韩信这些人都拿捏得死死的,你们想要什么而我暂时还需要你,给你们呗!哪天我有能力的时候,心情不愉快了,再找你们要回来呗!讲句实在话,我严重怀疑这货是不是澳门赌场的老板穿越过去的!

云在青天水在瓶,其实万事万物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应有的频道,这就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了。刘邦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云的时候,他在青天;是水的时候,他在各种各样的瓶子里。

我们现代有几本比较出名的书籍,比如《人性的弱点》、《厚黑学》等等。很多人都喜欢那一套,但奉劝大家要慎重。其实里面很多东西在刘邦身上是可以验证的,但是大家要知道,刘邦这种人一千年难得出一个。大汉四百年,其实皇帝的水平都是整体在线的,有谁达到了刘邦这种高度了?没有!最接近的是刘彻和刘秀这两个人。而且刘彻是偏手段、刘秀是偏思维的。

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要学刘邦什么?

第一,我有没有能力过得更好一点?有,我继续坚持,继续等待机会,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没有,我夹着尾巴做人。

第二,我一旦选择一条突破自我的路,那我就没有自我了,该要脸的时候我要脸,不该要脸的时候我要命,千万别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我全要。

第三,我既然选择做孤家寡人了,那么每一个接近我的人,我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评判。该咬人就给我咬人去,咬完了再说。但是我不爽的情况下,你也指定别想爽。

其余的,就不多说了,诸君自便!最后回馈一下广大粉丝,自下往上挣扎,可以参考一下刘邦,但是自上而下去学刘邦,一地鸡毛。

0 阅读:0
采蓝说历史

采蓝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