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因教师考核“一刀切”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快乐看shipin 2025-01-11 10:25:48

风波乍起:江苏大学考核引争议

近日,江苏大学因教师考核 “一刀切” 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本宁静的校园,如今被这一争议性话题打破了平静。

据了解,此前江苏大学的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各岗位各司其职,有着不同的考核侧重点。然而,自 2024 年起,学校打破了这种区分,规定讲师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均需完成每年 32 个本科教学学时,否则绩效将受到影响。这一政策变动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曾经专注于科研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个棘手难题。有理科院系的研究员反映,过去自己以科研为主,如今却要在课程饱和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完成教学学时。为达标的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有的老师新增选修课,有的去二级学院 “找课上”,甚至出现理科老师跨专业教军事理论的奇特现象。即便如此,仍有老师因学生不选课,无奈取消课程,难以完成任务。

教学方面,为吸引学生选课,老师们也是绞尽脑汁。有老师爆料,为了让学生选课,不得不承诺不点名、不挂科,甚至课后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奶茶,只为求得好评,来年能继续开课。这般 “卑微” 求课选的场景,实在令人唏嘘。

再看数据,江苏大学课表显示,2024 - 2025 年 1 学期比上一学期新增了 800 余门课程。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栏从 25 栏激增到 79 栏,汽车工程研究院更是从无到有,开设了 8 个课程栏。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学生仅 61 人,课程的激增与学生数量的对比,愈发凸显出 “学时荒” 下的无奈。

这一场考核变革,初衷或许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师全面发展,却在落地过程中遭遇重重困境。教师们的吐槽、选课的乱象、课程的失衡,都让我们不禁深思:高校考核究竟该如何兼顾各方,做到科学合理?江苏大学又将如何应对这场风波,后续值得持续关注。

考核风云:从多元到 “一刀切”

(一)往昔:岗位各司其职

曾几何时,江苏大学的教师岗位有着清晰且合理的分工。教学岗的教师,犹如知识的播种者,专注于课堂教学,精心备课、授课,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莘莘学子,他们的考核重点自然落在教学质量、学生反馈与教学成果之上;科研岗的教师,则像是探索未知的先锋,一头扎进实验室、学术资料的海洋,致力于科研项目的攻坚、学术论文的发表,为学科前沿探索贡献力量,考核聚焦于科研产出、项目进展与学术影响力;教学科研岗兼顾二者,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寻找平衡,双线发力推动教育与学术共进,考核也综合考量教学、科研两方面的成效。这种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考核模式,契合了不同教师的专长与职业发展路径,让教师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二)如今:统一标准之困

时过境迁,自 2024 年起,学校打破了延续多年的岗位区分传统,推行 “一刀切” 政策,规定讲师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均需完成每年 32 个本科教学学时,否则绩效将受到直接影响。这一转变,看似是为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实则让不少教师陷入困境。对于那些长期扎根科研领域的教师而言,这一要求不啻于一道难题。以理科院系的研究员为例,过去他们的精力几乎全放在科研项目、实验研究上,教学经验相对匮乏,教学资源与渠道也少。如今,面对硬性的教学学时指标,校内课程资源又趋于饱和,为求达标,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教师匆忙上阵,开设全新的选修课,即便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把握未必成熟;有的四处奔走,到二级学院 “求课上”,哪怕课程与自身专业契合度不高;更有甚者,出现理科老师跨界教授军事理论这类跨度极大的课程,教学效果与专业深度令人担忧。即便如此努力,仍有老师因选课学生寥寥无几,无奈取消课程,教学学时达标变得遥不可及,科研与教学的天平在重压之下摇摇欲坠。

乱象丛生:为达标无所不用其极

(一)课程 “大跃进”

为了应对这一硬性考核指标,江苏大学的课程设置在短短一学期内发生了 “大跃进” 式的剧变。对比不同学期的课表,数据令人咋舌:2024 - 2025 年 1 学期相较上一学期,新增课程数量竟高达 800 余门。深入探究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栏从原本的 25 栏,如雨后春笋般激增至 79 栏;汽车工程研究院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一举开设 8 个课程栏。

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专业学生人数仅 61 人。以 “生物化学 (I)”“遗传学” 等课程为例,课表上出现了多达 10 栏课堂,课程号、地点、时间完全相同,仅仅授课教师各异,形同 “一门课程,十位教师” 的奇特景象。这种课程的盲目扩张,使得教学资源被过度稀释,教师疲于应对新开课程的备课、授课,学生面对眼花缭乱的课程选择也陷入迷茫,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愈发堪忧。

(二)“讨好” 选课

选课环节同样乱象丛生。在这场 “教学学时保卫战” 中,学生手中的选课权成了老师们争夺的焦点。为了让自己的课程能够选满学生,顺利开课,老师们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有老师无奈爆料,为吸引学生选课,不得不向学生许下 “不点名、不挂科” 的承诺,甚至自掏腰包,课后给学生买奶茶,只为换取学生在评教系统中的一个 “好评”,以求来年能够继续开课。

这般场景,看似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 “甜蜜互动”,实则暗藏苦涩。老师们放下身段 “讨好” 学生,背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师生关系准则,教学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学生们则在 “福利诱惑” 下,选课的初衷从对知识的追求逐渐偏向对轻松学分的获取,学习风气悄然受到侵蚀,教育的本真意义在这场选课闹剧中被逐渐遗忘。

(三)跨专业 “赶鸭子上架”

在课程激增、原有专业课程饱和的双重压力下,跨专业开课成为部分老师的无奈之举,也由此催生了一批 “赶鸭子上架” 式的教学闹剧。以理科老师跨专业教授军事理论课程为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汽车工程研究院的讲师、农业工程学院的讲师等纷纷登上军事理论的讲台。

这些老师虽在自身专业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但面对军事理论这一陌生领域,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经验欠缺。他们只能在课余时间匆忙备课,照本宣科,难以将课程讲深讲透,更无法像专业教师那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军事战略、国防安全等深层次问题,学生听课也是一头雾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种跨专业开课现象,不仅让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更严重影响了课程的专业性与深度,使得教学质量直线下滑。

教师发声:考核弊端知多少

在这场考核变革引发的风波中,教师们纷纷吐露心声,道出这 “一刀切” 考核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

科研岗教师首当其冲。他们长期专注于科研项目攻坚,实验仪器操作、数据深度剖析、前沿理论钻研是他们的专长,教学经验与技巧却相对薄弱。如今被硬性要求完成教学学时,在课程饱和的校内环境下,困难重重。为达标的种种尝试,打乱了原本的科研节奏,科研项目进展受阻,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下滑,多年积累的科研优势岌岌可危,恰似让善泳者去登山,有劲使不出。

学科之间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不同院系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课时需求本就天差地别。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文学鉴赏、哲学探讨,备课资料繁多、课堂互动耗时,一位教师能承担的课程数量有限;理工科实验课程,从仪器调试、试剂准备到指导学生操作、分析结果,精力耗费巨大。在统一的学时要求下,有的院系老师课程少、学分难挣,有的则疲于奔命、应接不暇,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考核与绩效的生硬挂钩,更是让教师们压力倍增。未完成教学学时,年底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便不予发放,这一 “紧箍咒” 让教师们忧心忡忡。为了保住绩效,教师们无奈将大量精力投入教学学时的 “凑数”,科研投入被迫压缩,学术成长停滞,教学也因功利心作祟,偏离了育人初心,沦为单纯的学时达标任务,师生皆苦不堪言。

从教师们的反馈来看,这 “一刀切” 考核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已与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职业发展路径背道而驰,亟待调整优化,回归教育本真。

校方沉默:问题求解无门?

面对教师们的诸多怨言与外界的质疑,江苏大学的校方却选择了沉默。记者就相关本科教学学时纳入考核的考量,咨询江苏大学人事处人事科,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来意后随即挂断了电话。之后记者联系江苏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称,采访需向校宣传部联系。而当记者向江苏大学党委宣传部咨询对于教学学时考核的考量、课程增加及教师跨专业上课原因、是否会考虑修改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时,截至发稿,暂未收到任何答复。

校方的沉默,无疑加剧了教师们的焦虑与外界的猜测。是在斟酌更妥善的回应方案,还是对问题不够重视?这一态度,让教师们深感诉求无门,也让关注此事的民众对学校能否妥善解决问题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高校管理日益强调民主、沟通的当下,江苏大学校方的沉默,似乎并非明智之举,后续他们又将如何打破僵局,且拭目以待。

破局之思:如何优化考核机制

江苏大学这场考核 “风波”,为高校教师考核管理敲响了警钟,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优化考核机制,实现教育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双赢。

尊重岗位差异是关键。高校教师岗位多元,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各有侧重,就如同交响乐团的不同乐器组,各自发挥独特作用。应摒弃 “一刀切” 模式,依据岗位特性制定考核指标。教学岗聚焦教学创新、学生成长;科研岗着重科研突破、学术引领;教学科研岗平衡二者权重,让教师在擅长领域深耕,做到人尽其才。

合理调配资源不可或缺。一方面,整合校内课程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学院壁垒,使课程需求与教师供给精准对接,避免 “课程荒” 与 “抢课热” 并存;另一方面,加大对教学的支持,设立教学发展基金,用于教师教学培训、课程开发,提升教学吸引力,让教师愿教、乐教。

科学挂钩绩效才能激发动力。绩效工资应成为 “指挥棒”,而非 “枷锁”。将绩效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生反馈深度挂钩,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同行互评、学生评教、专家评审相结合,全面衡量教师贡献。对教学突出者,奖励教学荣誉、晋升机会;对科研卓越者,给予科研经费、团队支持,激励教师各展其长。

同时,强化沟通反馈机制至关重要。校方与教师应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考核政策制定前充分调研、广纳建议;实施中及时答疑、排忧解难;结束后复盘总结、动态调整,让教师从考核 “被动执行者” 变为 “主动参与者”。

江苏大学的困境是挑战,更是高校改革契机。唯有构建科学、人性、动态的考核机制,方能激发教师潜能,铸就教育辉煌,为莘莘学子点亮知识灯塔,为社会发展注入磅礴智力源泉。期待江苏大学及更多高校能以此为鉴,蹚出一条教师考核管理的康庄大道。

结语

江苏大学教师考核 “一刀切” 事件,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高校考核机制中潜藏的诸多问题。这不仅是江苏大学的一场内部风波,更应成为全国高校反思与改进的契机。

对于江苏大学而言,当务之急是打破沉默,直面教师们的诉求。校方需重新审视考核政策,权衡教学与科研的天平,充分考量不同岗位特性,制定出既能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又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细则。倾听教师声音,搭建沟通桥梁,让政策在民主的氛围中落地生根。

而从更宏观的高校发展视角看,优化考核机制刻不容缓。科学合理的考核,应像精准导航的罗盘,引领教师在教育的海洋中驶向卓越。它尊重多元岗位,激发教学热情,点燃科研火种,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

我们期待江苏大学能在这场风波中破浪前行,重塑考核新篇。也盼望着更多高校以此为鉴,打磨出契合教育本质、顺应时代需求的考核利器,让教师安心育人、潜心科研,为高等教育的璀璨明天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不负教育初心与时代使命。这场关于考核的变革与探索,任重而道远,却关乎教育未来,值得全社会持续关注。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