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种花生豆角黄瓜要等到这个时候?别着急!

时差标本 2025-02-19 09:20:32

春天来了,气温回升,大地复苏,种植户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我家附近有一片农田,张大伯是这儿最早开始准备种花生、豆角和黄瓜的人。

有一天,我看到张大伯在田里忙碌,问了他一句:“这么早就开始播种,不怕发不了芽吗?

”张大伯笑了笑:“哪怕发不出来,早种还有个心理踏实。

”可是,不到一周,张大伯的烦恼就来了,天气突然变冷,种子迟迟没有发芽不说,还有几块田里的种子开始腐烂。

这才感慨,种植时间的把握果然是个大学问。

花生、豆角和黄瓜的最佳种植温度

说到种植时间,这里有个必须了解的关键因素:土壤温度。

花生、豆角和黄瓜的种子能否顺利发芽、出苗,跟土壤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土壤温度低于12度,种子基本不发芽;在13到17度时,虽然种子发芽了,但不一定能长出幼苗;土壤温度达到15到20度左右,发芽出苗才会比较顺利,大概需要10天左右;如果土壤温度达到20度以上,大约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出苗。

因此,种植户们在播种前,最好先测一下土壤温度。

我认识的种植户老王在这方面可有经验了。

每年春天,他都会反复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确认温度稳定在20度以上才会播种。

这几年来,他的花生和豆角不仅出苗率高,长势也特别好。

老王经常感慨:“种早了,种子不仅不容易发芽,还容易腐烂,浪费了不少好种子。

清明前后的温度波动对种植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即便是气温升高了,春天的温度也会有很大的波动。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冷空气时不时会造访。

很多人看到春暖花开,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种植,可往往会忽略了这些突然的降温。

而这恰恰是种植失败的原因之一。

比如清明节前后,虽然温度上升了,但还不够稳定,土壤温度可能会比空气温度更低。

尤其在阴雨天,土壤温度下降得更明显。

在河南的刘大叔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前几年,他赶在清明节一结束就种了黄瓜,结果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气温降了好几度,很多种子都没发芽,甚至发了芽的也被冻死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着急了,每年都会压后半个月再种,确保温度完全稳定。

北方种植户的注意事项

对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种植的确需要耐心和谨慎。

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一般在谷雨前后才是最佳种植时间。

而东北地区,往往需要到5月份才能开始下种。

其实,等土壤温度稳定下来再播种,不仅出苗率高,而且病虫害也会少很多。

每年春天,刘老汉总是在村里的老树下聚集一伙老种植户,大家一起讨论种植时间的问题。

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土壤温度稳定在20度以上,哪怕天气有波动,也不会对种子发芽产生太大影响。

这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上一辈种植户们用时间和失败摸索出来的规律。

提升发芽率的小技巧

当然了,如果种植户们实在等不及,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像覆盖地膜、扣小拱棚等方式,就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温度。

特别是在有了这些设施的帮助下,就算早一些种植,种子也能在比较适宜的温度下发芽生长。

我邻居张大婶就喜欢用这招。

每年她都会在田里铺上塑料薄膜,再搭一个小拱棚,这样不仅保温,还能防止春天的倒春寒。

她的黄瓜往往是村里最早成熟的,大家都羡慕她,说她心灵手巧,其实这是她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

春天种花生、豆角和黄瓜跟秋天种大白菜有些相似的道理。

秋天气温降低得早,种植过早容易腐烂,晚了不包心,同样是需要掌握一个时间节点。

而春天只要稍微晚一些,对发芽和生长其实影响不大。

反而一味着急,容易浪费种子,影响收成。

我们不妨再回到张大伯的故事。

经过这次教训,他不再盲目着急下种,而是耐心等待适宜的温度。

同时,他还在邻居的建议下,尝试了在田里铺上地膜。

这一年,他的花生和黄瓜不仅发芽快,长势也异常喜人。

张大伯感叹:“经验这东西,还真得吃一餐亏才能记住。

种植,无非是和季节、土壤在大自然的一场对话。

耐心等待,恰到好处,才是对土地最好的回应。

希望所有的种植户,能够在最合适的时间播下希望的种子,迎来丰收的喜悦。

0 阅读:11